根據《華爾街日報》周五 (20 日) 獨家報導,美國官員告知全球主要半導體製造商,擬撤銷其在中國使用美國技術的豁免權。此舉可能對三星電子、SK 海力士及台積電 (TSM-US)(2330-TW) 等廠商在中國的營運造成衝擊,並加劇美中貿易緊張關係。消息傳出後,半導體類股周五應聲下跌,台積電ADR收在每股209.51美元,下跌1.87%,半導體設備商應用材料 (AMAT-US) 跌幅1.96%,艾司摩爾 (ASML) 也下跌 0.41%。
日期:2025-06-21
經濟部周五(6/20)公布5月份外銷訂單金額衝上579.3億美元、年增率18.5%,創下歷年同期新高,連4個月正常成長,更是外銷訂單史上單月第十強!2025年累績前5月外銷訂單金額,已達263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則為歷史第二。經濟部統計處代理處長黃偉傑指出,受惠美國高額對等關稅暫緩期,廠商積極拉貨,加上AI伺服器、半導體需求不墜,推升我國5月外銷訂單創同期歷史新高。值得留意的是,據官員指出,已有部分傳產廠商反映,對等關稅提前拉貨潮已見減緩。按接單金額計算之動向指數則為48.9,已低於50,預期6月份整體外銷訂單金額將較5月份減少。
日期:2025-06-20
防災議題近期網路熱度提高,主要是日本漫畫家竜樹諒描述其夢境,預言7/5大地震將發生比311震災更嚴重的地球級大災難,其二,是美國政府與國會議員已多次提及,中國要求在2027年前做好攻打台灣準備。值此天災頻仍、全球地緣政治情勢緊張之際,全民要如何備妥各種緊急避難、維生物資,成為當務之急。《今周刊》根據國防部、內政部、各縣市消防局、黑熊學院等官方、民間單位提供的公開資訊,彙整出避難包、防災包的整理要點與清單,提供參考與準備。
日期:2025-06-12
群光(2385)近來股價走弱,每當手上持股套牢時,我總是會切換至「站在高崗上」的思考模式。盱衡企業的前景以及整體價值,檢討自己會不會買太貴?由於「站在高崗上」的投資思考讓我這十幾年來賺了不少錢,就利用群光的例子與大家分享。
日期:2025-06-06
台積電近期接受美國一家新創公司投片,生產光學傳輸接收器。這麼一個小小的動作,為何讓沉寂多年的台灣光電業者,大為振奮?
日期:2025-06-04
本周,國內最受關注的財經大事非台積電股東會莫屬。尤其,在川普對等關稅風暴仍未落幕,美國商務部對半導體、晶片關稅的細節仍未公布,各界都好奇未來台積電將如何出招,首次主持股東會的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會如何應對挑戰。此外,股東會前,外媒披露台積電正評估是否前往中東設廠,且場區規模接近亞利桑那州,讓國內大為震驚。同時,外媒也披露,阿聯酋曾為此事與拜登、川普政府商談。1、台積電股東會登場!股民緊盯晶片關稅衝擊與中東布局2、誰是下一任南韓總統?自由派李在明對決保守派金文洙
日期:2025-06-02
從光碟機產品出發,聯發科花了10年時間摸索,靠著高速傳輸技術SerDes打進谷歌、輝達供應鏈,搶攻ASIC市場。
日期:2025-05-28
長年以來,日本企業深信「只要技術夠好,顧客自然會買單」──但這種信仰正在崩解。無論是手機、家電還是鋰電池與半導體,當全球產業趨向開放、市場導向與標準化,日本過度追求技術領先卻忽略用戶體驗與商業模式,反成為產業發展的絆腳石。這一波來自JASM、台積電合作與新能源車市場的警鐘,提醒著日本企業:掌握市場,不一定靠最強技術,而是靠最懂需求的技術。
日期:2025-05-26
面對半導體產業的全球競爭,日本不再執著於「最先進製程」的技術光環,而是選擇與台積電攜手合作,聚焦市場需求最強烈的成熟製程。從過去封閉的技術優越感,到今日以開放、務實的姿態迎向國際夥伴,日本在熊本設廠的決策,不只是產業策略的轉向,更標誌著國家意識的一次重大革新。
日期:2025-05-26
國票金(2889)週五(5/23)舉行股東常會,會中通過配發0.587元股利,其中,0.3元以現金股利方式發放、0.287元以股票股利形式發放。展望2025年國票金營運,董事長魏啟林表示:「仍以穩健經營為首要目標,最重要是讓轉投資的樂天國際商業銀行儘速獲利。」
日期:2025-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