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18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職場生活

身體有10種警訊恐罹癌!不抽菸、沒家族病史...「社會菁英」得肺腺癌:別以為人生跟癌症是平行線

癌症連續41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占每年總死亡人數約3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指出,若在不明原因下,身體出現10個警訊,務必前往醫院接受癌症篩檢。

日期:2024-05-28

職場生活

懶人包/口罩令全面解禁,台灣「後疫情」6情境還是要戴!到醫院看病有何規定,4大QA總整理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1千多天以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持續實施口罩佩戴規定,隨著疫情走向,最終宣告解除。疾管署調整口罩佩戴規範,建議「6大戴口罩時機」,但新冠肺炎未完全消失、如今與人類共存,面對後疫情時代,民眾該如何保護自己?《今周刊》整理相關QA,提供民眾參考。

日期:2024-05-20

職場生活

女性癌症防護指南:定期篩檢早發現早治療

近來國外專家開始深入探討,為何年輕的癌症患者數有增加趨勢,其實癌症不是絕症,不只要平時多留意,就有機會即早治療。

日期:2024-05-08

職場生活

「2024人資長論壇」延伸中台灣-為員工健康與退休財富做準備 打造企業隱形的翅膀

你做好退休準備了嗎?退休前做最重要的兩大功課,一件是健康、另一件是理財,企業要永續發展、人盡其才,就必須幫員工在這兩件事上做到「足夠的積蓄」,員工才能發揮所長,安心做到退休、且健康優雅地終老,進而成為企業背後「隱形的翅膀」,創造雙贏。

日期:2024-04-22

產業時事

咳嗽、喉嚨痛以為小感冒,他血氧掉到90%才知確診…不打疫苗、不快篩「雙低」成疫情隱憂

國內新冠疫情雖然逐漸下降,但併發症個案仍多,疫情傳播風險持續,隨著國內外旅遊興盛,將可能增加病毒傳播風險。只是,隨著疫情趨緩,民眾快篩意願低,導致許多感染黑數錯失投藥黃金期。

日期:2024-04-10

產業時事

抗病毒藥庫存見底!新冠併發症65歲以上占近8成,高齡族、肝腎病患用藥問題怎麼解?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緩降,但併發症個案仍多,在進入4月之前,每周死亡病例甚至都超過50人,傳播風險不容小覷。尤其歷經3年多抗疫,民眾已對疫情來襲感到麻木,不僅疫苗施打意願低落,出現症狀也懶得快篩,導致許多感染黑數錯失投藥黃金期。另一方面,抗病毒藥「莫納皮拉韋」即將用罄,政府尚未決定是否繼續採購;而莫納皮拉韋雖已申請藥品查驗登記審查,目前卻仍未見審查結果,一旦藥品用罄,恐在銜接上出現空窗期。由於另一抗病毒藥「倍拉維」藥物交互作用多,且不適用於肝腎病患身上,屆時全台眾多無法換藥的患者怎麼辦?面對迫在眉睫的缺藥危機,亟需政府思考因應。食藥署則在3月底證實,默沙東的莫納皮拉韋,已經申請藥品查驗登記審查,目前尚未有審查結果,但藥證何時通過仍不確定。

日期:2024-04-10

產業時事

高階醫材僅限醫院 「一刀切」不利離島偏鄉醫療 診所禁設斷層儀器 安全規範無虞能鬆綁?

檢查癌症、心血管疾病的高階醫療儀器,衛福部規定只能設在醫院,變相加劇了醫療資源的城鄉差距。若診所、健檢中心能符合專業與安全規範,這項以醫療機構層級「一刀切」的限制,是否有鬆綁空間?

日期:2024-04-10

產業時事

寶林茶室2死/不到幾小時就走了…健康的人中毒「不是巨量、就是劇毒」:1指標判斷毒素來源

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的素食餐廳「寶林茶室」爆發大規模食物中毒,截至週三(3/27)為止已有11人中毒,造成2死、4人搶救中,這起集體食物中毒案引發人心惶惶,民眾迫切想知道「致命元凶」,衛福部晚間初判米酵菌酸可能性大。針對有民眾從用餐時間,到發病的時間僅數小時,台灣流行病學專家、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推測,「健康年輕人因食物中毒往生,則所食用的毒素不是巨量、就是劇毒。」她強烈建議,衛生單位在調查食安事件時,隨時要保留有可能是「人為蓄意破壞」的思維,直言這並非危言聳聽,以免發展成國安事件。

日期:2024-03-27

產業時事

小S公公突猝逝享壽84歲 身家累積數十億!從醫生成為「台灣巴菲特」:光買鴻海賺到2戶帝寶

藝人「小S」徐熙娣公公許慶祥,3/1一早傳出在家中突然因心肌梗塞猝逝,享壽84歲。對此,經紀人僅對外表示「謝謝關心,請先給他們時間處理。」小S先生許雅鈞(Mike)則在社群上Po文說「昨天是我最傷心的一天。」悲吐失去至親的痛。有「台灣巴菲特」之稱的許慶祥,從中山醫專畢業後在台東開診所,賺到第一桶金後全心鑽研股市,更靠著靈敏投資嗅覺,靠長抱鴻海一戰成名,甚至因此賺到2戶帝寶,連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每每在尾牙、股東會提起此事,都藏不住得意之情。唯捲入胖達人案,最終判處1年10月、緩刑4年,算是投資生涯中唯一失手。

日期:2024-03-02

職場生活

麻疹群聚案爆發,散布力強到「2小時空氣都還有病毒」!傳染途徑、症狀一次看,3族群快打疫苗

疾管署周三(2/28)公布今年首起麻疹群聚,是1名30多歲的醫護人員,於工作時接觸到2/19發布的本土個案確診,目前已匡列個案接觸者共306人。由於麻疹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傳染力極高,醫師黃軒就指出,目前最好的預防方法是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也提醒3大高風險族群,盡速施打疫苗。

日期:2024-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