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搜尋條件:1920
搜尋指定關鍵字:
搜尋結果排序規則:   最新       最相關
顯示結果筆數:
搜尋結果限定年份 :  
 ~ 

共有128項結果
搜尋日期:
職場生活

富二代在法國成名,和畢卡索齊名...回到日本卻成戰犯,被麥克阿瑟救出,消失90年裸女首現拍場

藤田嗣治(Foujita Tsuguharu)是日本當代最早成名於西方的藝術家,他於1929年完成的一幅油畫巨構《坐着的裸女》,在當時被收藏家買進後,長達90年未曾曝光。現在,這件作品將於邦瀚斯拍賣登場,這是市場歷來尺幅最大的藤田嗣治裸女油畫之一,起拍價為800萬至1,200萬英鎊(約2.8億至4.2億台幣)。

日期:2022-10-03

產業時事

中共解體後的中國長什麼樣?范疇解析全光譜十種大幅改變

全光譜的十種大幅改變,目前為止,各方人士觸及國體的大幅改變的類型大約包括以下:

日期:2022-09-30

職場生活

減稅好康250萬戶受惠!基本生活費拉高到19.6萬、四口之家明年報稅能省「這麼多」

主計總處今天公布2021年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增至新台幣32.6萬元,牽動以此為調整基礎的納保法「基本生活費」,可望提高至19.6萬元,並於明年5月報稅適用,若以四口之家、適用稅率12%試算,將可省稅1920元。

日期:2022-08-12

投資理財

0050、006208…「ETF簡單投資法」賺到千萬退休金,傻傻存也能提早退休

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曾問過股神巴菲特一個問題:「你的投資理念如此簡單,為何大家不直接複製你的做法呢?」 巴菲特的回答是:「因為沒有人想慢慢致富。」 本書沒有快速致富的祕訣,也沒有華麗炫目的投資技巧,相反地,作者卡爾森要告訴你的是:最簡單的儲蓄與複利,就能創造極大化的財富與資產!

日期:2022-06-27

產業時事

解封後全力保增長,小心「逃命波」!當企業只想裁員、百姓不買車買房,中國經濟恐在劫難逃

以前在日本開會時遇到一位在1990年入行的同事,他說從進入市場以來,每年底收盤日經指數都比前一年低,他這樣度過了快20年從業經歷,我還記得他訴說職業生涯的黃金歲月苦澀流逝時的苦笑面孔,這人內心夠強大的!

日期:2022-06-07

投資理財

別相信任何人

美股創下192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的最長跌勢,現在投資人想要進場,務必先選擇好股,以低價位掛單買進。

日期:2022-05-25

投資理財

曾窮到得為富人遛狗圖溫飽... 42歲無業工程師花4年致富,錢多到子孫繼續領:一款遊戲改變一生

查爾斯.達洛(Charles Darrow)是一名 42 歲的供暖工程師,1933 年住在賓夕法尼亞州日耳曼敦(Germantown),日子過得很艱難。達洛已經3年沒有穩定的工作了。他的妻子懷上了他們的第2個孩子,為了使餐桌上有肉和馬鈴薯,他想盡一切辦法打零工。他修補混凝土、修理電器,甚至幫富人遛狗。然後,不知從哪裡冒出來一個想法,讓他像火箭一樣一飛沖天。

日期:2022-04-12

產業時事

6.6強震後又狂搖逾50次…專家示警恐現「規模8↑強震」:海溝型地震超過百年週期必發生

全台半夜都被震醒!花蓮近海凌晨發生芮氏規模6.6強震,深度30.6公里,最大震度台東6弱、花蓮5強,全台震度幾乎都在3級以上,截至上午8時10分,已累計逾50起餘震。專家警告,接下來除了餘震不斷,也有可能發生規模8以上的強震,大家一定要格外留意,做好耐震準備。

日期:2022-03-23

今選頻道

台灣成為國家第一步:「不讓歷史被遺忘」 熱血加拿大阿伯花半輩子守護台灣古蹟

「台灣要成為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就是保存國家的歷史,如果沒有這些歷史,你為什麼要保護台灣呢?」曾在戒嚴時期因為「說太多」被趕出台灣,遊歷了亞洲十年後,還是回到了最想念的台灣,也種下他想守護台灣的決心!那就是花上半輩子,拯救台灣的古蹟!他直言:「保存古蹟,是因為我想為台灣的未來努力。」

日期:2022-03-17

職場生活

美國疫情死亡進逼100萬人》新冠肺炎第三年 苦難該結束了? 或許該看看1918大流感的經驗

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COVID-19)進入第三年,全世界累計確診超過4億人,但曙光要出現了嗎?以重災區美國為例,累計死亡人數在2021年12月中超過80萬人,上周春節連假期間更突破90萬人。照這種速度來看,幾乎可以確定,今年上半年美國累計死亡將突破100萬人!然而,從美國、歐洲到亞洲,一些國家紛紛開始降低防疫管制,或準備有條件開放國門。部分美國專家認為,造成全球數千萬人死亡的1918全球流感大流行(又稱西班牙流感)經驗,特別是其進入第三年在美國的狀況,或許可從中看出新冠肺炎進入第三年的可能變化。簡單來說,未來新冠肺炎可能變得更溫和,朝向流感化的方向前進,但若大家輕敵、沒做好該做的防疫措施,疫情仍可能出現區域性的反撲。

日期:20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