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11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3
產業時事

張淑芬問黃崇仁 「你3000億公司做這麼大,怎麼開始的?」 原來要從34年前老爸給3000萬本錢說起

力積電(6770)董事長黃崇仁透露,從34年前創立力捷電腦至今,從當初父親給的3000萬元創業本錢,到力晶負債1200億元且股票下櫃的低潮,到如今力積電準備從興櫃轉上市,更在苗栗銅鑼投資近3000億台幣設新晶圓廠,這段人生只能用九死一生形容。他也提到,當初重要日本技術夥伴爾必達(Elpida)破產,是他出面促成好朋友,也是當時記憶體大廠美光的執行長Mark Durcan,取得美光董事會同意買下爾必達,才奠定了如今美光身為全球記憶體前三大巨頭的地位。力積電預計12月上旬,股票從興櫃轉上市,成為台股最新一家股票上市的晶圓代工廠。

日期:2021-11-08

產業時事

「台積電做這麼好,生技業不見得做不到!」 醫學博士黃崇仁:台灣生技醫療大有可為 但這兩大弱點要解決

力晶集團創辦人暨力積電(6770)董事長黃崇仁認為,台灣不僅半導體實力是世界一流,在生技醫療產業的前景同樣可期,「台積電做這麼好,生技業不見得做不到」,並看好科技業及生技醫療業共同發展的未來。但他也直言,與科技業相比,台灣生技醫療產業有兩大弱點,第一是民間研發動能不如政府,大家老想著要去台灣大學、中央研究院等研究機構或學術圈做研究,也就是花政府經費,「產業不太想拿錢出來」,與科技業有很大差別。第二,同樣與科技業相比,國內生技業的研發能力或能量不足,因為台灣在生技醫療產業培養的博士人才數量,遠遠不如在科技業的博士規模。

日期:2021-12-02

財經時事

「全球IC圈瘋搶台灣晶圓產能,已進入恐怖階段!」 為何這位71歲半導體大老認為 晶圓代工業至少再旺5年?

剛過71歲生日的力晶集團創辦人暨力積電(6770)董事長黃崇仁樂觀認為,隨著美國加深對中國的半導體禁運及禁令、全球晶圓代工業的新開產能有限,加上2022年後5G及AI多元化將使得電源管理IC、各式感測器及車用電子晶片的需求躍升,「未來五年所有(晶圓)代工產能將是兵家必爭之地!」他也透露,力積電身為台灣第三大晶圓代工業者,旗下有多座8吋及12吋晶圓廠,總產能達到每個月10萬片左右,「現在想幫朋友的忙,竟然連每月只要做300片都塞不進去!」就因為如此,力積電預計明年在苗栗銅鑼新建的晶圓廠還沒動工,已有多家IC設計商洽談包下產能,「我們最快也要兩年半後才能開始做,可見現在業界的產能有多緊!」

日期:2020-11-30

產業時事

印度花兩年終於追到力積電!為何新晶圓廠3400億台幣投資額 黃崇仁半毛錢都不用出?

力積電(6770)上周宣布獲得印度政府同意,與印度電子業大咖塔塔集團合作,將在印度西部省份古吉拉特邦(Gujarat)共同建立一座12吋晶圓廠,也是印度第一座12吋晶圓廠,投資額約3400億台幣。有趣的是,與台積電赴海外設廠的模式不同,印度合作案是採取製造IP技術授權的方式,也就是印度向力積電購買28奈米製程技術,力積電分階段收取授權金,來幫助印度建廠。黃崇仁提到,力積電已經成立製造IP技術授權的專責部門,而且在日本仙台及印度古吉拉特邦這兩個合作案之外,還有另外1~2個國家正在洽談力積電技術輸出。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合作案在印度政府拍板後,全案快馬加鞭,預計本月12日就舉行動土儀式,黃崇仁可能親自出席,印度速度讓他「也覺得很shock(震驚)!」

日期:2024-03-04

投資理財

台積電跌破500元、力積電6月挫17%》半導體股到底何時止跌? 陸行之提出八大觀察指標

台股今天吃下連續第四根黑K,加權指數終場收黑273點,指標股台積電也正式跌破500元大關,盤中最低跌至495元,創下2020年11月以來新低。聯電也再度失守50元大關,力積電(6770)股價本月也已經下跌17%。由於台積電動見觀瞻,以台積為首的半導體族群更攸關台股走向,大家都想知道台積電或半導體股何時觸底,台股才有在底部整理、蓄積未來反彈的機會。知名半導體業分析師陸行之今(20)日指出,投資人可以觀察半導體股多個可能的止跌指標,從業者庫存天數開始降低、產能利用率下降、資本支出下修等,到通膨或升息何時到頂,都是值得觀察之處。瑞銀證券(UBS)則認為,半導體股短期庫存調整可望在2023上半年觸底,接下來將迎接下一波上行循環。

日期:2022-06-20

投資理財

力積電股價腰斬,黃董卻說市場過度反應「我們也是看著辦」:台積電也從600元跌到400元

晶圓代工廠力積電(6770)近期利空消息不斷,股價也腰斬,董事長黃崇仁週三(9/14)出席國際半導體展開幕式會後表示,台積電(2330)也是從600元跌到400元,市場對股價在產業不好的時候會過度反應,「我們也是看著辦,現在不是談這個的時候」。力積電股價今天收盤31.60元,下跌0.4元。黃崇仁表示,從殖利率來看,力積電的股票是少數殖利率有5%的,台積電僅1.8%,從本益比來看,力積電大概6倍,台積電是20倍,「你要說我的股票不好嗎?大家可以來講公道話。」黃崇仁也說,大家都覺得台積電是明牌,但今天一樣照跌不誤,我們是比較普通的股票,台積電是國際股票,外資很多,金融市場一改變,外資需要錢就把賣掉了,跟台積電基本面好壞沒關係。而力積電是較普通的股票,但公司營運上也已做到該做的。(原文刊載於2022/9/6,更新時間為2022/9/14)

日期:2022-09-14

財經時事

「台積電很難合作 優越感很重!」 力晶下市8年怎能重返IPO? 黃崇仁:Apple、護國神山都幫了一把

力晶科技股票從台股下市又重新上市,堪稱過去八年來台灣資本市場的大事,甚至是奇蹟。在力晶集團董事長黃崇仁操刀下,力晶先在去年把晶圓代工事業獨立出來,命名為力積電(6770),力積電也三度增資至310億元台幣,今年則獲得櫃買中心核准公開發行,並預定本月登錄興櫃,可望在2021下半年轉為上市。2012年12月力晶股票下市,讓27萬小股東慘套,如今捲土重來、大有重返榮耀之姿,黃崇仁怎麼辦到的?根據他本周一(30日)在興櫃前法說會上的說法,過去八年力晶從敗部復活的兩大關鍵,第一是從價格波動劇烈的記憶體產品,轉進利潤較高的邏輯晶片產品;第二是從設計到生產都自己一手包的IDM(整合元件製造)模式,轉為晶圓代工模式。有趣的是,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及台積重要客戶美國蘋果,都在這八年的不同時期,幫了力晶一把。

日期:2020-12-04

品味人生

西班牙火熱滋味

多數人對西班牙料理的第一印象,大抵就是西班牙海鮮飯,但若把這位近期興起的歐陸菜系新霸主看得如此無聊,那就是吃貨們的莫大損失。西班牙料理之所以能在美食界撐起一定聲量,得歸功地中海氣候的「推波助瀾」,為當地帶來豐饒的物產,而天生熱情的西班牙人更把此項優勢發揮到最極致,對「吃」絕不馬虎,甚至可說是隆重對待,小至家家戶戶必備的伊比利火腿,大至隱世山林的米其林餐廳,無一不投注所有熱情,只為讓各種美味,誘惑著你的味蕾。

日期:2020-06-03

產業時事

「大家都在搶半導體材料廠!」 力積電總座:客戶長約已簽到2024年 產能操到100% 哪來成熟製程供過於求?

晶圓代工廠力積電(6770)繳出亮麗的2021年財報,去年第四季毛利率達到48%,不僅超越聯電(2303)同期的39.1%,今年下半年更可望站上50%,直逼台積電的獲利水準。2021全年力積電的自結每股純益(EPS)為4.92元,等於賺了半個股本,董事長黃崇仁樂觀預期,2022年的營收及獲利表現都可望再創新猷。不僅如此,正在興建中的力積電銅鑼廠,預計今年第三季開始裝機,土木工程在年底前完工;2023上半年產線試產,希望同年第四季開始投產,估計初期月產能1~1.5萬片,目標是2024上半年逐漸拉到每月3萬片。黃崇仁樂觀認為,隨著銅鑼新廠按時程量產,力積電「2024年將會大爆發」。對於有外資示警,2022下半年全球晶圓代工業的成熟製程恐供過於求,力積電總經理謝再居直言,若外資認為台積電瘋狂擴產沒有問題,一顆CPU等先進製程的產品又需要搭配5~7顆的成熟製程晶片,大家應該擔心「成熟產能供不應求,怎麼會是供過於求?」

日期:2022-01-25

投資理財

台股守得住萬三?國安基金操盤人拿「股神名言」當定心丸:持續監控兩大焦點發展

編按:美股4大指數上周五收黑,道瓊跌破30000點,台股週一(10/17)開低走低,以12988點開出,大跌139點,過不久後跌幅擴大至逾230點,指數摜破12900關卡。台積電(2330)以400元開出,大跌12元;鴻海(2317)則以104元開出,下跌1元。而新台幣開盤報32.93元,雖僅小貶4.6分,隨後貶勢擴大至1角以上,不到半小時貶破32元整數關卡,創近6年新低。台股上周創低後隨美股反彈,但周線仍大跌574點,而上周五(10/14)美股續跌,加上近期利空不斷,使得台股本周將面臨萬三保衛戰。此外,三大法人上周合計賣超502.13億元,其中,外資賣超達501.9億元,自營商賣超42.38億元,投信則買超42.68億元。唯獨上周五(10/14),外資逆勢買超103.5億元,將資金集中在台積電(2330)、聯電(2303)、力積電(6770)與友達 (2409)及群創 (3481) 。面對大環境仍有很多不利因素,台股是否能保萬三無虞?國安基金執行秘書阮清華以巴菲特名言「別人恐懼,我貪婪」來降低投資人的恐懼。阮清華指出,包括台積電(2330)法說會、中共20大皆是國安基金的關注焦點;台積電方面,儘管短期內受到晶片法的影響,但就產業長期來看,前景還算是穩定,外資給予台積電的看法與評價也還蠻高;至於中共20大,阮清華僅表示會持續關注地緣政治的發展。他提醒股民不必過度恐慌,在股市下跌時考量巴菲特精神,總會接到最理想的股價。

日期:202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