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晶片巨擘輝達(NVIDIA)周四(7/10)收盤市值首度突破4兆美元,就在同一天執行長黃仁勳現身白宮。據了解,兩人見面的時間點在黃仁勳即將出發前往中國訪問前,美國白宮及輝達對此均沒有回應。輝達市值突破4兆美元大關,成為全球第1家達到此里程碑的企業,而執行長黃仁勳身價也跟著水漲船高,據《彭博富豪榜》顯示,黃仁勳目前淨資產已來到1420億美元(約新台幣4.15兆),一舉名列全球第10大富豪,次於股神華倫巴菲特,超越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
日期:2025-07-11
(今周刊1490)台燿從太陽眼鏡起家,走過半世紀轉型為銅箔基板業者,如今靠著深耕高速技術,有望切入AI供應鏈,迎來新一波成長契機。
日期:2025-07-09
中華企業研究院與臺大管理學院、臺北商業大學、臺大國際企業學系暨研究所、中華企經會等志同道合的機構,6月21日在臺大管理學院國際會議廳,舉辦《AI新時代的領導與治理》研討會,吸引200多位關心AI新時代多面向的學術、企業、科技、社會等多方面領導人及中高階主管等,共聚一堂熱烈討論。
日期:2025-07-01
由於美股股票價格普遍都較高,讓小資族望而卻步,如果你是喜歡創新科技產業,但很難花時間研究的投資人,中信ARK創新主動式ETF(00983A)是可以考慮的選擇,00983A自6/18掛牌以來漲多於跌,報酬率約4%,以今年才掛牌的主動式ETF來說,算是不錯的開局。財經部落客「股海老牛」認為,00983A適合以下3種投資人:1、偏好「選股不選市」策略;2、對顛覆式創新產業有興趣;3、對美股苦手的投資人。
日期:2025-06-26
在AI浪潮席捲全球、智慧製造成為未來產業核心競爭力之際,台灣正加速投入人工智慧與高階製造的整合應用。繼AI巨頭輝達(NVIDIA)宣布在台北士林北投科技園區設立台灣總部後,行政院於2025年5月15日院會中正式拍板「AI新科技—智慧機器人計畫」,並宣布「智慧機器人產業聚落」將落腳台南柳營,展現中央推動AI發展的決心。
日期:2025-06-19
第八屆《今周刊》「台灣大未來 國際高峰會」6/18(三)登場,面對AI大未來的挑戰,總統賴清德首先特別重申將成立主權基金,要打造國家級投資平台,充分運用台灣產業優勢,布局全球、連接AI時代主要目標市場。賴總統提及3大策略包括:政府將攜手法人機構,建置最先進設備的 AI 試製線,協助企業進行新產品開發,並培育開發或生產線使用AI實作人才,幫助中小企業創新升級。另外,賴總統說,政府將積極促進國際技術合作與標準制定,深化與美國、日本、歐盟等夥伴科技聯盟,共同推動全球AI 技術發展與運用。
日期:2025-06-18
今年4月股市經歷了一波急殺,投資人心中忐忑不安。在這場市場的「壓力測試」下,大家最愛的高股息ETF更顯得格外重要,穩定的配息與持續的填息能力,正是投資人在市場波動中不可或缺的安全港。投資人最關心的兩件事無非是「誰配得多?誰配得穩?」,他們是抵禦風險的關鍵武器。
日期:2025-06-16
台股在歷經4月因川普關稅戰造成股災後,5月投資氛圍轉好,市值型ETF買氣也回來了,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最新規模來到324.28億元,突破300億大關,也躍居全台ETF定期定額交易戶數第13大。為何00922會如此受到小資族、存股族的喜愛?達人認為,00922擁有4大優勢,包括成分股均衡、調降經保費、納入低碳轉型評分,以及成分股有7成是「黃仁勳背板股」,才能擄獲投資人的心。小資理財教主Dr.Selena楊倩琳也曾舉例,00922是小資版0050,想要擁有台股市值型ETF,但是又不用花200至100多元就可以輕鬆入手。
日期:2025-06-07
AI浪潮來襲,有些人擔心工作會被取代,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接受TVBS獨家專訪時,直言不會使用AI的人,才會被其他懂得使用AI的人取代。對於AI未來趨勢,他也暢談看法。黃仁勳在訪談時,被問到AI會讓人變得更聰明,還是反而讓人變得更依賴?他直言:「AI讓我變得更聰明了,原因是我現在有了專屬的導師,我每天都在用AI來學習」!「我有三個AI導師,經常使用ChatGPT、GeminiPro以及Perplexity,這三個AI都非常優秀,最近我也開始用Grok,這些AI都很出色,而且每一個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你需要做的就是學會它們的風格」。
日期:2025-06-01
在地緣政治、供應鏈重組與生成式 AI 崛起的多重浪潮下,全球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轉型壓力,如何在不確定中建立企業韌性?善用 AI 技術升級流程、創造價值成為今年 COMPUTEX 新顯學。由華碩副總裁、開放平台事業群暨基礎設施方案群共同總經理朱培蘭領軍的伺服器事業群,正從硬體供應商轉型全方位 AI 解決方案,聚焦新世代 AI 工廠基礎,攜手下游合作夥伴,全面展示從硬體架構、智慧平台到應用場景整合,橫跨製造、金融與醫療等產業應用領域,協助企業打造可控、可擴展、可落地的 AI 工廠,掌握下一波關鍵競爭力。
日期:2025-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