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部分投資人認為,ESG投資就是意味著較低的報酬率。然而Covid-19疫情爆發,卻顛覆了這種看法。近日各國投資機構相繼證實,永續指數於疫情期間相較於一般指數,表現得更為出色,而其中最大的關鍵就在於企業展現出韌性(Resilience),讓投資人相信企業更具能耐可度過ESG危機。
日期:2020-09-01
近年隨著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投資概念的漸趨普及,企業在ESG上的相關政策及作為,已成機構法人在進行投資決策時的重要參考依據。只是,目前市場上的各家ESG評估報告,大多只能付費取得,一般投資人若想了解一家公司的ESG細節分數,難免感到無所適從。
日期:2018-11-30
ESG責任投資已成為全球投資顯學,順應此一趨勢,集保結算所於近日宣布,已與全球4大ESG研究機構:富時羅素(FTSE Russell)、ISS ESG、MSCI及Sustainalytics達成合作,於公司投資人關係整合平台(IR平台),推出全球第一個多元ESG資訊及責任投資服務,可便利投資人將ESG納入投資流程。機構投資人亦可參考ESG資訊,與被投資公司就ESG議題進行關注、對話及互動,藉此改善臺灣公司ESG表現,提升我國資本市場吸引力。
日期:2020-08-27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台灣區總裁曹世綸對於國內業者的ESG評鑑甚具信心。他指出,半導體業者多半接軌國際客戶,進行ESG相關評鑑都是一步到位依循國際標準,且半導體協會早自十多年前就開始成立小組討論相關議題,「業者都希望獲得客戶信任,而且,這對企業本身形象也有幫助,企業營運風險也可以被控制。」
日期:2018-11-30
全球疫情蔓延和深不見底的恐懼,許多人開始反思人類對待自然的關係,讓投資者更加確信非金融因素的風險正在增加,這個體認也是驅動對於 ESG (環境、社會、治理) 更為關注的原因。最近幾項對於機構投資者的調查,發現 ESG 投資正在大幅增加,且越來越多機構投資者參與其中!
日期:2020-05-19
就在ESG已成國內企業轉型新顯學,也開始翻轉投資人對一家好公司既有的「認知」之際,《今周刊》獨家取得ISS對台灣企業所做的ESG評比。在這份龍虎榜中,誰是最耀眼的明日之星?
日期:2020-09-16
除了財務分析之外,投資機構也越來越重視ESG等非財務因子所衍伸的投資風險,因此檢視公司的ESG績效以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尤為關鍵。
日期:2020-05-21
今年,國內多家投信接連發行與ESG相關商品,國外投信也密集宣傳投資ESG公司的效益,這股注重企業營運與永續平衡的浪潮,已成為投資界重視的話題。
日期:2019-08-15
雖然因應ESG這類的評鑑必須勞心費力,但台達電企業永續發展部資深協理周志宏也對這個趨勢表示肯定,「ESG紅利,有點像是企業遭遇『黑天鵝』時的保護傘,」他解釋,「天有不測風雲,企業難免遇到低谷,甚至員工不當行為,公司也得概括承受。平時若ESG表現較佳,長線資金持股穩定,遇到意外時,資本市場給予的包容也會較高,股價波動相對較緩。」
日期:2018-11-30
近年隨著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投資概念的漸趨普及,企業在ESG上的相關政策及作為,已成機構法人在進行投資決策時的重要參考依據。只是,目前市場上的各家ESG評估報告,大多只能付費取得,一般投資人若想了解一家公司的ESG細節分數,難免感到無所適從。
日期:201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