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業大老杜俊元周三(10/25)離世,享壽85歲。曾名列台灣富豪排行榜上的他,1971年創立台灣首家半導體封測公司華泰電子,不僅是台灣半導體先鋒,對於慈善事業經營也是不遺餘力。他的大體也依其生前遺願,捐贈給慈濟大學醫學院解剖研究。回顧杜俊元一生,他為台灣科技半導體付出許多心力,杜俊元和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為研究所學長學弟關係,而宏碁創辦人施振榮是他的學生,聯電創辦人曹興誠也曾當過杜俊元的副手。
日期:2023-10-26
蘋果新機發表會日前結束,iPhone 15亮相、系列全換Type-C與動態島,並發表兩款Apple Watch。相較蘋果第一支iPhone整合所有最新科技橫空出世,如今每一代新機創新呈「擠牙膏」、還越來越貴,如最新一代機皇iPhone 15 Pro Max 1TB要價1599美元,台灣售價58,900元接近6萬元,令人咋舌。攤開蘋果公布的第三季財報,雖然iPhone、Mac等產品營收下滑,但服務營收卻比去年同期成長8.2%,刷新蘋果紀錄。蘋果今年股價漲逾40%,為何市場仍願意買單?這就要從蘋果近年的收購案中,一窺商業模式的策略來解答——併購。
日期:2023-10-19
2018年12月,筆者有事情到北京,那時擔任美國總統的川普對中國的貨物課很高的關稅,我當時觀察到中國的高層每一個人都很焦急,氣氛非常沉悶。其實,這就是一個時代的轉捩點。
日期:2023-10-12
編按:本書作者「阿福の投資馬拉松」版主詹英哲,在這波ETF熱潮之初,鑑於國際經濟局勢波動,降低單一個股操作比重,改買ETF。他之前持有日友(8341)、大地(8437)和鮮活果汁(1256)等中國概念股,但因中美持續對抗,中國逐漸失去製造大國的優勢,經濟陷入困境,他決定改尋新目標,而ETF的特色:分散市場,管理費用低,長期持有,更適合正在追求FIRE人生、無法承受高度投資風險的自己。他從43歲開始分批買進台股0050、0056、006208和美債00720B、00751B,5年即達到月領10萬的目標,48歲時就從IBM退休,開啟第二人生。
日期:2023-10-12
近年金融情勢詭譎多變,投資操作難度也跟著大增,進入「什麼都不太確定的年代」,投資人更需要充實自己。《今周刊》導讀三本投資書,從股市大泡沫的故事,到如何解讀聯準會,再到不燒腦的無痛理財術,希望能讓讀者有所收穫。
日期:2023-10-04
上周三(9/6)在SEMICON TAIWAN 2023國際半導體展的量子台灣論壇,可說是未演先轟動,在官網售票的早鳥優惠在8月24日結束前,140個位子幾乎已經被買光,而且每個位子即使早鳥價最低也超過1100元,非主辦單位會員購票甚至超過2000元!到了論壇當天,位於南港展覽館一館五樓的論壇現場,還沒有開場就幾乎坐滿,從大學的研究生、相關領域的老師,到國內關心量子科技的科技業者都來了。由此看來,台灣雖然是量子科技的後進國,學界跟業界依然高度關心這方面的發展。
日期:2023-09-13
華為「Mate 60 Pro」新機在中國造成搶購潮,雖然被認為過度膨風,但外界直指Mate 60 Pro 的5G晶片是中芯國際代工;資深分析師陸行之甚至認為,中芯在梁孟松帶領下,7奈米製程技術及產能都有重大突破,不可輕忽。
日期:2023-09-07
以海外市場為主的鏈通,曾在疫情期間因國界封鎖而碰壁,他們究竟是如何趁機練兵,做出串聯台灣與日本的跨境支付應用?
日期:202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