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58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5-06-16
產業時事

OpenAI 跨入硬體 追求終極聖杯挑戰科技一哥 一份價值兩千億元的夢幻聘金

OpenAI執行長阿特曼豪砸新台幣二千億元買下成立未滿兩年、只有概念的新創公司io,他是能打造出顛覆性AI裝置的創新者,還是有錢就任性的霸道總裁?

日期:2025-06-04

產業時事

持續創新研發 領航全球通訊 穩懋半導體深耕ESG 成為永續領頭羊

創立於一九九九年,穩懋半導體以「WIN」為企業英文名,展現強烈的企圖心與使命感!而回首過往廿五年戮力經營的輝煌成果,恰恰印證了創立時的雄心壯志!

日期:2025-06-03

投資理財

谷歌、Meta、蘋果都參戰 台供應鏈掌握關鍵元件 AI眼鏡新時代來臨 台廠受惠股出列

不讓Ray-Ban Meta專美於前,Google也推出新產品「Android XR」搶攻AI 眼鏡市場,就連蘋果也傳出有意參戰,AI眼鏡正邁入「Glasses 2.0」新時代,哪些台廠可望成為這波浪潮下的受惠股?

日期:2025-05-28

產業時事

黃仁勳Computex主題演講登場,料揭AI新前景與台廠夥伴關係...投資人最關切輝達「這兩訊息」│全球瞭望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19日將發表主題演講,為今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拉開序幕,預料將談及輝達在生成式人工智慧(AI)的擴張、與鴻海和廣達等台廠持續深化的夥伴關係,及如何應對日益加劇的關稅憂慮。投資人更關注他是否會透露進軍PC領域及台灣總部落腳地等訊息。

日期:2025-05-18

職場生活

2025世壯運懶人包|大巨蛋免費看棒球!賽程項目、索票資訊、轉播平台、快閃活動一次看

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世壯運)周六(5/17)盛大開幕!不僅有多位明星藝人參賽,還有退役球員重回賽場。執委會更驚喜宣布壓軸聖火代表將由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擔任出席!聖火象徵著傳承與精神的象徵,此次聖火代表分別為「運動、年輕、共融、文化、科技」,並且由台灣棒球傳奇彭政閔、奧運金牌得主林郁婷、全台最年長羽球員林友茂、金馬影后張艾嘉及黃仁勳作為代表。更多精彩亮點、矚目賽事、轉播平台本篇通通告訴你!

日期:2025-05-16

職場生活

2025大阪萬博在「夢洲」登場!世博展期184天必看亮點、交通動線、各種門票怎麼買全攻略

2025年「日本世界博覽會」(又稱大阪世博、大阪萬博、Expo 2025 Osaka),已經在4/13正式開展,展期將到今年10月13日截止,地點就在日本大阪人工島「夢洲」舉行。《今周刊》整理大阪世博會資訊,包括展館主題、交通路線、門票怎麼買,一次看清楚如何前進「大阪關西萬博」!

日期:2025-05-01

信義房屋·永續好生活

AI房仲是什麼?4大優勢改變不動產產業,信義房屋開創智能選屋新革命!

隨著AI(人工智慧)技術日新月異,就連房仲業也推出「AI房仲」來迎接這前所未有的變革。從智能化物件篩選、自動化數據分析、善用AI聊天機器人快速回答並分類客戶問題、整合虛擬賞屋技術等,多項創新應用宛如房仲從業人員的「第二大腦」。

日期:2025-04-18

產業時事

未來已來:AI賦能AR,重塑先進通訊與元宇宙產業發展新藍圖

在元宇宙(Metaverse) 逐步推動和發展下,Apple在2023年推出Vision Pro,在VR眼鏡架構下以Video-passthrough方式建立新的MR眼鏡產業規格,並以Spatial computing (空間運算)開啟人機介面改朝換代的序曲;而近一年生成式AI的快速發展則讓穿戴式AI應用方式更為具體,催化國際產業加速投入結合AI與AR的智慧眼鏡產品,XR科技開始進入新一波發展。

日期:2025-04-08

職場生活

達人教戰如何買票、最佳動線、加碼玩周邊… 「世博迷」順遊日本關西全攻略

(今周刊1476)玩世博看熱鬧更要懂門道,自由行搞懂世博票券抽選規則、預訂交通日遊券省時間;團體行跟著導遊走,搭飛機賞櫻花、坐海上郵輪享沉浸式體驗。

日期:2025-04-01

產業時事

ESG永續台灣高峰會》重複卻期待不同結果就是「瘋狂」!劉文雄談「輕推理論」如何讓人們做淨零減碳

《今周刊》週三(3/19)舉行「ESG永續台灣 第五屆國際高峰會」,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在專題演講中,強調在淨零減碳中,「沒有人是局外人、沒有一件事可以被忽略」,全方位的淨零策略,包括了供給、需求、製造、環境、經貿法規五大面向。劉文雄說明「輕推理論」(Nudge Theory)表示,可運用簡單化、即時性、具吸引力、具社交性等四大推力,來影響群體或個人的行為和決策,進而改變人們的行為、思維,以促進淨零減碳的實行。劉文雄也引用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名言:「瘋狂,就是重複做同樣的事,還期待會出現不同結果。」 他強調要推動淨零減碳,除要有科技創新,更重要的是人們行為、思維的改變,才是人類能走入永續新生活一個重要因素。

日期: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