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搜尋條件:保本
搜尋指定關鍵字:
搜尋結果排序規則:   最新       最相關
顯示結果筆數:
搜尋結果限定年份 :  
 ~ 

共有445項結果
搜尋日期:
投資理財

「能提早還清貸款就不要拖欠!」為什麼軍公教家庭,往往教不出懂得跟銀行借錢的小孩?

撰文|成昀達會計師「軍公教」一個傳統且給人印象深刻的「族群」,不同於以往我們曾經學習過的「漢滿蒙回藏苗傜」,也不同於現在身邊日常生活所理解的台灣人、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 或是原住民等,「軍公教」是一個以工作屬性或是職務類型進行區分及界定的概念,因此我們對於「軍公教」一詞,曾有著不同的認知及理解,也有著不同的嚮往跟追求。

日期:2022-08-15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209期︱精誠獲利表面不如預期,卻大大贏了裡子

存股池中的精誠科技(6214)第2季EPS年衰退率高達53.7%,看了讓人心驚膽跳,但深入瞭解這家公司的話,精誠獲利狀況可說輸了面子,卻大大贏了裡子。儘管我們著手下修該公司今年EPS期望值,但仍預估2023年精誠將配出每股5元現金股利,而且已經脫胎換骨變成一家以本業獲利為企業。

日期:2022-08-15

職場生活

北市開出第一槍!12月起手搖飲禁用「一次性塑膠杯」 網美最愛「漸層系」飲料恐難再見

未來台北市視覺系飲料恐怕「喝得到但看不見」。台北市政府環保局向環保署提報,今年12月起禁止轄內連鎖或非連鎖飲料店、咖啡廳使用一次性塑膠杯,違者最高罰6000元;不過就有業者表示,紙杯比塑膠杯成本貴3元,還有部分飲品不適合紙杯,例如「漸層系」飲料就會失去美感。

日期:2022-08-07

投資理財

想用贈與財富傳承,卻擔心子女拿到錢就不管父母死活?律師推薦1招:就算人在墳裡也能掌控家產

台灣已進入高齡社會,必須正視老人問題。老人面臨生活、醫療、安養等需求,都需要錢。窮苦的下流老人固然需要國家社會的保護,有錢的上流老人也要能自我保護,好好管理畢生累積的財富,小心黑道、白道及灰道都在留意誰是有錢的老人。老人若能善用信託制度,將部分財產移轉給忠心且專業的受託人管理,實有助於晚年身體安養與死後財產繼承!

日期:2022-08-03

職場生活

「拎著LV包包,裡面裝的都是藥」退休後生活簡單,每月2萬夠用吧?輕忽5大風險,老年恐一毛不剩

很多人談到退休金,大概都是報章媒體常出現的數字:至少3,000萬元。其實退休的生活規劃豐儉由人,不一而足,如果能夠符合心中的安全數值或是能夠算出每個月的現金流入,這樣才能夠舒心地過著退休生活。

日期:2022-07-27

保險稅制

10年來父親保費繳了600萬,解約加已領配息卻只能拿回500萬...盤點!虧錢投資型保單3大特色

如果仔細分析許多投資型保單的保戶之所以虧錢的特色,不外乎以下幾種類型。

日期:2022-07-21

職場生活

獨家》219位精神科醫師大調查,教你如何面對自己與親友的情緒地雷 當憂鬱症來敲門

編按:歌手李玟晚間驚傳過世,享年48歲。她的親姐在臉書發文證實,李玟數年前罹患抑鬱症,長時間和病魔抗爭,近日病情卻急轉直下,7月2日在家中輕生,送院後一直處於昏迷狀態,經醫院團隊努力搶救及治療3天,仍然今(7/5)與世長辭。今周刊於1350期即以憂鬱症為封面故事,完整報導這個疾病。(原文刊載於2022/11/2,更新時間為2023/7/5)

日期:2022-07-05

產業時事

台積電掉到4字頭「美債殖利率」害的?「不要拿蘋果跟橘子比」,他點出投資人常犯的理財盲點

台積電(2330)股價一路走跌滑落至4字頭,市場上有諸多的講法,甚至將台積電股價500元關卡守不住的原因指向美國公債殖利率的飆升,認為已超過台積電的現金殖利率,因此加重台積電股價下跌的壓力;科克蘭資本董事長楊應超則是直言,拿股票與債券比,基本上是拿蘋果跟橘子跟比,是兩個不一樣的東西,怎麼比呢?

日期:2022-07-04

產業時事

癥結探討》不賠錢?不會挑?怕被騙! 勞團三疑慮 制度面如何化解?

勞動部長一句「可討論」,讓不少關注勞退自選投資議題的學者再度翻出舊資料。因為,勞團目前對於勞退自選的許多疑慮,他們已經研究許久,也備妥了制度面的建議解方。

日期:2022-06-08

產業時事

我想讓勞退金變大!「自選標的」論辯17年、反對勞工剩沒2成,為何不開放?理由是這個

增進勞工退休生活保障,是「勞退新制」的核心精神。但讓勞工決定如何運用自行提撥的退休金,是否有助於上述目標,17年來,各方始終爭論不休。隨著國際間的成功經驗廣為人知,國內的私校退撫儲金與好享退專案等實驗也表現不俗,過去幾年,強烈反對的聲音似乎小了些 ; 而自明年起,新進公教人員也將採取確定提撥、並開放個人將退休金專戶資產自選投資組合的退撫新制,屆時,在各種職業別中的退休金制度中,僅剩勞工獨缺「自選」。眼見其他職業別相繼跨出第一步,雖仍有勞工團體對勞退自選深感疑慮,但也有人願拋開既定印象,以開放態度討論。當勞退自選日益受到關注,利弊得失勢必越辯越明,跨出第一步時機,或許即將到來。

日期:2022-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