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57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3
職場生活

4月電價拍板調漲,想省荷包看過來!6類「設備汰換補助」,最高可拿50萬...哪些可申請、資格一次看

電價審議會週五(3/22)下午登場,拍板4月電價漲幅平均為11%。住宅330度以下、小商店700度以下電價調幅3%,住宅331到700度、小商店701到1500度電價調幅5%;住宅701到1000度、小商店1501到3,000度則調漲7%,而住宅用電1,001度以上、小商店3,001度以上調漲10%。民眾憂心荷包縮水,而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推出「設備汰換補助」自今年2月1日開始,一直到12月31日,只要符合資格行業,就能獲得6大類電器的節能汰換補助,每一申請單位最高可達到50萬元。《今周刊》整理相關懶人包,提供讀者參考。

日期:2024-03-22

產業時事

誰讓他們來不及長大?兒虐隱憂比你想得更嚴重…1歲男童那晚的哭喊,戳出兒少安全網5大殘酷真相

今周刊編按:1歲童被保母虐死事件震驚社會,殘忍行徑讓外界質疑具有高社會信任度的兒福聯盟、社工,這層保護兒少的安全網是否出了問題。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心痛不捨,該處理的都會處理,也呼籲中央、地方精進相關措施,像是提高醫療專責醫師制度涵蓋率、過渡時期安置的保母需比照寄養家庭標準,及建置保母推薦評鑑平台。行政院長陳建仁周四(3/14)也向家屬及全國人民道歉,表示會要求中央、地方提出改善措施。早在2017年7月,《今周刊》即以封面故事「誰讓他們來不及長大」探討虐童問題,雖引起迴響,然而令人鼻酸的事件仍一再發生。以下為《今周刊》2017年報導。

日期:2024-03-14

產業時事

下游心聲》「20年心血20秒全毀,沒人願意鋌而走險」 調味粉大廠揭進貨受害真相

(今周刊1421)蘇丹紅風暴延燒全台,國內食品、餐飲業者紛紛淪陷。受害者之一的調味粉代工廠百鮮告白,剖析台灣食安失靈原因。

日期:2024-03-13

產業時事

機捷15分鐘才一班有夠慢...TPASS載客量大增,桃園機捷60億增購10列車廂,鄭文燦:政府補助一半

桃園機場捷運受惠政院通勤月票TPASS,載客量大增,不只成為機場返北桃市區的路網,成為不少通勤通勤族上班的交通工具。只是,由於桃園捷運的列車僅有31列,班距間隔15分鐘,不少民眾希望能增加班次。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周二(3/12)視察機場捷運時說:「購置10列車廂大概要60億,中央會補助一半30億元。」只是桃市府、機捷公司原本打算爭取15列車,對於,對地方政府出資半數也有疑慮,桃園市長張善政表示,會盡快研究、與交通部溝通,盡快完成列車增購。

日期:2024-03-12

職場生活

掛號費不再有上限,看醫師一次得掏快300元翻倍...300多家醫院齊漲,衛福部:得給彈性才行

今周刊編按:掛號費將「回歸市場機制」,衛福部3月4日發文醫界,取消「掛號費」調整備查制度,部長薛瑞元表示,「必須要讓醫療機構有這樣的彈性空間。」讓收費回歸市場機制,醫療院所可自行調整掛號費,無需再送衛生局備查,減輕經營壓力。不過他也說,掛號費屬行政費用,醫院可以自行調整掛號費,但「聯合調漲這個是不容許的,公平會會介入調查」。

日期:2024-03-06

投資理財

「你繳太多錢給你房東了!」房租太貴還能要補償?移居荷蘭遇黑心仲介,她才知當地3種出租房差異

記得入住舊水管區後的某一天,一名政府派來的調查員來到我家說要看看我租用房子的情況。這位調查員到處看過後,慢條斯理地拿出一張這棟房子老舊泛黃的建築平面圖,問道:「你這房子每個月租金是多少?」「670歐元。」

日期:2024-02-23

職場生活

4月電價不分級距全調漲!「凍漲家庭」每月至少多付2位數 防堵破產命運,經部:台電是大家的

4月起電價就要全面調漲了,而這次不只工業用電大幅調升,長期凍漲330度以下的民生用電,也擬不分級距全面調漲!經濟部長王美花週二(2/20)表示,台電這幾年承擔了減緩通膨的任務,如果沒有政府預算撥補或漲電價,年底會有財務危機。行政院長陳建仁也強調,發電原料大漲,台電調幅相較其他國家偏低,台電已盡最大努力,所有電價調漲一定會透明公開的跟國人做報告。

日期:2024-02-20

產業時事

「賣一度電就虧1元」台電4月漲價急解財務危機 這些「超級大戶」被點名:漲幅估逾1成全台最多

四月起電價全面上漲!據了解,依據經濟部正在研擬的電價調整方案,為避免虧損擴大,擬不分級距全部調漲。其中,凍漲20年的330度以下民生用電約908萬戶,擬取消凍漲;半導體業等特高壓用電大戶,漲幅估逾1成最大。經濟部將於三月電價費率審議會定案,合計住家及小商家共有1,462萬民生用戶調升電價。

日期:2024-02-20

職場生活

「看病要貴180-350元」這3家大型醫院升格醫學中心!為何本次醫院評鑑是史上最難評?

衛福部週二(2/6)公布睽違7年醫學中心評鑑結果,台北區(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及宜蘭縣)評定醫學中心共10家,增額評定2家,分別為台北慈濟醫院以及部立雙和醫院;北區(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則因為區域人口增加,新增台大醫院新竹分院1家醫學中心。原先傳出醫學中心地位不保的萬芳醫院仍在榜上,此評鑑結果也打破原先醫學中心的家數限制。健保署預估,新增的這3家醫院每日門診總數約有1萬名病人、急診每日總數約500多人,部分負擔將受影響。自3月1日起,門診從新台幣240元漲為420元、急診400元漲為750元。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行政副院長洪子仁針也針對醫學中心評鑑結果發表4點看法,也說學會會員反映結果讓人出乎意料,建議若能在去年評鑑申請作業程序上,醫學中心新增容額說明清楚會更妥善。只不過,什麼是醫院評鑑?對民眾就醫有何影響?為何這次評鑑又會被認為「史上最難評」?

日期:2024-02-06

產業時事

iPhone二手機只有新機一半價格,造成換機需求下降!「AI應用」「舊換新」成為蘋果、三星的突圍策略

根據IDC市調機構的估算,2023年全球二手智慧型手機出貨達3.094億台,年度成長9.5%,預估2027年達4.311億台,持續成長的市場。

日期: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