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89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5-17
財經時事

勞退新制讓勞資市場變臉 P.33

退休金新制完成立法,除了讓台灣朝先進國家福利制度跨了一大步,對於國內的企業、勞工、產業,甚至資本市場,更是產生了兩好兩壞的影響…… 紛紛擾擾爭議了十四年的勞工退休金條例,六月十一日終於完成立法,受雇勞工未來的退休金將由同一雇主給付改成個人可攜帶帳戶制,這也是新制與舊制最大的不同處,按新制條例所言,退休金帳戶可以隨著勞工轉換工作帶著走,這讓原本看得到、吃不到的牛肉,一夕之間變得可以賞味,也讓台灣朝向先進國家福利制度跨了一大步。(本文轉載自391期今周刊)

日期:2004-06-17

投資理財

勞退基金不敢再買三商銀? P.88

請下載附件

日期:1997-07-30

保險稅制

勞保14筆補貼、給付最新入帳行事曆!勞保年金、勞保退休金…182萬人這天超開心,平均領1.8萬

5月中下旬將有多筆款項將入帳,有申請且符合資格的人,記得刷簿子確認!從勞保局行事曆中可看見,5月中下旬將會有14種款項陸續進帳,包括最多人領的勞保年金,以及勞退月退休金、國民年金、生育補貼等各項給付,可說是從月中領到月底。

日期:2024-05-16

保險稅制

60歲女請領老年年金「少領1個月」,問題竟是生日日期?勞保局親解關鍵!退休金計算眉角曝光

當你是2月29日出生,除了生日4年過1次,未來要申請勞保老年年金也會少領1個月嗎?台中市一名陳姓女子於今年2月29日年滿60歲,在生日前夕就向勞保局請領老年年金,勞保局卻從3月1日起算請領資格,直到4月底才能領到這筆年金,等於硬生生少領一個月。辦事人員竟以「電腦系統沒有113年2月29日」為由回應民眾的疑慮,她氣得向議員陳情以爭取自身權益;對此,勞保局出面解釋了。勞保局表示,對方在2月15日就送件申請,當天並不符合資格,只是體諒民眾奔波辛勞,還是予以收件,對於前述「電腦系統沒有113年2月29日」應屬誤會,該民眾沒有少領1個月老年年金的問題,而是依規定「原本就該是3月起具備請領資格」。

日期:2024-05-16

保險稅制

為了領勞保月退,拼命工作到65歲值得嗎?爸爸69歲就過世、只領8年退休金給我的人生啟示

在辦理父親後事的過程中,恰好得知有50初歲的同事表示工作年資可以領一次退休金了,於是她決定退休。當然,也有別的同事堅持要65歲才屆齡退休。

日期:2024-05-16

保險稅制

月領18600元和一次領老年給付180萬哪個好?勞退、勞保年金我能領多少,請領條件、算式一次看

不少人會為了退休後如何生活感到擔憂,也會問究竟能在勞保局領到幾筆退休金?事實上,政府提供3筆退優金,包括勞保老年給付(勞保年金)、勞工退休金(勞退),以及國民年金。其中,最多人關注的就是勞保老年給付,由於可以選擇月領或一次領,就得清楚計算哪個划算。以平均投保薪資4萬、年資30年來算,月領算式取高的是18600元,一次領為180萬,其實只要領97個月、也就是8年1個月,就會超過180萬了。今周刊帶您一次搞懂勞保老年給付(勞保年金)、勞工退休金(勞退)新舊制、請領條件和申辦流程為何。

日期:2024-05-14

保險稅制

勞保年金+勞退月領5萬「免延退」怎麼辦到?達人4招教戰!手上沒1000萬退休金也能安心退

很多人瀕臨退休的年紀才開始擔心,退休金夠不夠用?根據勞保局最新年金統計,全台只有「唯二」可月領5萬元以上,月領4萬元以上老年給付的也只有4千人,達人分享拉高投保薪資等4訣竅,而退休後想樂活度日,即使年資只有35年,搭配勞退自提6%與雇主強制提撥的6%後,每月合計約有4.7萬元入袋,若年金再展延5年,還可輕鬆飛越月領5萬元的高門檻。

日期:2024-05-08

保險稅制

勞保局通知有退休金可領,他以為詐騙...勞退舊制「1盲點」44萬差點拿不回!「這時效」很關鍵

勞動部最新公布勞動基金績效,今(2024)年第一季就賺近5,000億元,來到4,949.6億元,其中新制勞退基金規模為4兆1,838億元,收益率8.22%,舊制勞退基金規模為1兆184億元,收益率也有10.11%的水準。

日期:2024-05-05

保險稅制

勞保4月「14筆補貼、給付」入帳行事曆公布!勞保年金調升85萬人受惠,這年度調幅新高「領錢日曝」

勞保年金給付調升了!為了抵禦通貨膨脹,勞動部決議,自2024年5月起調升「8個年度」請領的勞保年金,據統計顯示,總計超過85萬人受惠,調幅最高上看7.59%,不但創下調整最多年份的一次,也創史上最高調幅。

日期:2024-04-26

保險稅制

修法篇〉史上最艱難的任務 攸關千萬勞工權益 尋改革共識 朝野須啟動溝通

(今周刊1427)未來四年,勞保改革是新政府、新國會責無旁貸的任務,三大黨必須具體提出主張,拋開政治精算,尋求朝野與社會最大共識,才能讓國家重大改革工程向前推動。

日期:2024-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