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搜尋條件:外資投資
搜尋指定關鍵字:
搜尋結果排序規則:   最新       最相關
顯示結果筆數:
搜尋結果限定年份 :  
 ~ 

共有189項結果
搜尋日期:
產業時事

賴清德上任後,台灣能否維持現狀?台美日中4位專家:若川普勝選,將成台海局勢關鍵變數

台灣總統大選落幕,民進黨雖成功取得連續三度執政,但立法院卻形成了民進黨與國民黨分庭抗禮,民眾黨佔據關鍵少數的三分天下局面,在朝小野大的情況下,新總統賴清德能否貫徹蔡英文路線,不屈從中共的威脅,變數仍大。

日期:2024-01-31

產業時事

新壽增資承諾第1年就跳票!吳東進:現在不是我在擋…外資賣壓讓他喊話新團隊「我也會心急」

新光金2023年6月董事改選,經營權變天,背後牽涉吳家兄弟間的角力,新壽增資時程亦因此增添不確定性,新光金大股東吳東進呼籲,新經營團隊應盡速增資,避免影響外資投資信心,他是全力支持增資,增資不順原因並非在他。

日期:2024-01-14

產業時事

台積電600元不敢上車?新機會來了!供應鏈本土化正興起,「護國群山」未來成長空間將超越「護國神山」

2024年開年首個交易日,美股的那指與費半都出現重挫,也引發台積電重挫15元及台股大跌近300點。不過,根據寬量國際(QIC)的研究,台積電在全球晶圓代工產業影響力持續不斷,相關的半導體供應鏈也將持續成長,預估十年內,與台積電密切合作的49家半導體供應商,市值有機會成長10倍,從249億美元成長到2500億美元,將成為台灣資本市場中最值得關注的投資標的。

日期:2024-01-03

產業時事

經濟展望論壇》台灣經濟、貿易、股市表現都搶眼!王美花:要用「投資三大方案」擴大優勢

《今周刊》周一(12/4)舉行第二屆經濟展望論壇,今年以「穩局中的契機」為題,邀來經濟部部長王美花與聯博投信固定收益資深投資策略師江常維,以先台灣、後全球的順序解析在2024年可能的產經走勢,期能提前布局、掌握投資致勝關鍵。

日期:2023-12-04

產業時事

供應鏈移轉熱區成形 他山之石系列市調為你敲開大門

美中科技與貿易戰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供應鏈重新洗牌,從長鏈快速向短鏈發展的趨勢明顯,許多區域供應鏈中心因此崛起,供應鏈移轉成為各行各業眾所關注且不得不面對的熱門議題。

日期:2023-11-15

產業時事

永續臺北好企機 北市府全台首創協助中小企業ESG轉型

ESG浪潮來襲,全球超過140 個國家和地區宣布2050 年實現「淨零排放」,各產業無不積極尋找創新解決方案。臺北市產業局在今年率先全台推出「永續臺北好企機」計畫,輔導中小企業ESG轉型,受到產官學界好評。

日期:2023-11-08

投資理財

退休後最可怕是錢花完人卻還沒死!離職老前輩教會我的人生智慧:投資並不是選擇,而是生存

我從2004年開始投資,把能讀的相關書籍和論文都讀過了,我也寫了投資相關書籍,也曾和別人共同翻譯過外國的投資書籍。不久之前,我仍能把投資當成興趣,就算周圍的人對投資沒有興趣,我也不在乎。畢竟,每個人的興趣不可能都一模一樣。

日期:2023-11-08

產業時事

中國船隻29次破壞馬祖海底電纜、政府官網遭攻擊…學者:應「事前防範」,保護關鍵基礎設施與科技

在資訊戰興起、地緣政治影響下,關鍵基礎設施的維護早已涉及國家安全。在今年10月初舉行的台灣網路治理論壇中,屏東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張雁翔分享了美國從法制面上保護關鍵基礎設施的經驗。他也指出,台灣偏向以「事後處罰」來嚇阻竊取關鍵科技、關鍵基礎設施的行為,但如何運用更多行政手段來達到「事前防範」,是應多加思考的方向。

日期:2023-10-16

投資理財

「台積電不是很會賺,債務為何一路攀升」手握幾百張台積電,陸行之拋5提問:是否已偏離張忠謀「財務保守」原則

地緣政治問題讓許多半導體大廠不得不擴大全球布局,像是台積電、三星以及英特爾。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表示,台積電在過去12個月,受到地緣政治因素影響而被客戶要求採取高成本地區(美國、歐洲、日本)擴產策略。然而,在受到台幣貶值影響被外資當提款機、受到全球升息影響被部分追求較高利率的長期外資投資人賣超(台積電現金股利12/532=2.3% vs. 美國10年公債4.5-5%的殖利率)、在終端客戶需求轉弱庫存飆高的去年下半年為了怕影響本身及客戶的股價大幅波動而開始提供擠牙膏式的營收指引下修,這3大因素下造成台積電今年表現很普通,「只比台灣股市大盤好個2個百分點。」

日期:2023-10-08

產業時事

第一銀行新南向耕耘開花結果!「在地發展」、「持續開拓」策略奏效,疫情間獲利逆勢增溫

近年來因為美中陷入貿易與科技戰,加上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供應鏈經歷斷鏈、洗牌,東協國家成為外資投資新寵;在海外深耕逾40年的第一銀行也搭上此波浪潮,靠著「在地發展」與「持續開拓」的策略,創下疫情間獲利逆勢增溫的佳績。

日期:202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