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14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5-18
產業時事

「衝著台積電來的!」英特爾CEO投書美媒 陸行之4點揭「假合作」真相:沒把對方當夥伴

美國半導體龍頭英特爾(Intel)執行長Pat Gelsinger日前投書外媒《POLITICO》,直指美國政府的520億美元半導體補助,勿撥發給僅在美設廠製造,但製程技術、IP 專利權不屬於美國的公司。Pat Gelsinger表示,聯邦政府應將寶貴知識產權留在本國,確保最有利可圖和最尖端的製造業留在本國。這一席話讓資深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在臉書指出,這篇文章簡直是針對台積電而來,英特爾並未將其視為真正的夥伴,未來代工服務甚至會大搶客戶。

日期:2021-07-06

全台防疫報導

揭密聯亞生技》70歲王長怡人脈、金脈驚人號召力!旗下興櫃聯亞藥股價30元衝220元,一文解讀投資人沒看清的真相

6月27日周日傍晚,對台灣防疫來說是至關重大時刻。繼高端疫苗後,另一支國產疫苗——聯亞生技舉行COVID-19疫苗(UB-612)二期臨床試驗期中分析報告記者會,攸關台灣政府預採購500萬劑新冠疫苗的結果。

日期:2021-06-30

產業時事

揭密聯亞生技》70歲王長怡人脈、金脈驚人號召力!旗下興櫃聯亞藥股價30元衝220元,一文解讀投資人沒看清的真相

2021.8.16編按:聯亞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審查未通過,食藥署指出,聯亞疫苗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該疫苗安全性可接受,具細胞免疫反應趨勢,惟中和抗體數據與國人接種AZ疫苗外部對照組的中和抗體數據相比,未能達到食藥署所訂定的2項國產疫苗EUA療效評估基準。與會22位專家,除了主席不參與投票外,21人投票結果為4人補件再議,17人不同意通過,建議不予核准專案製造。此外,聯亞公司已規劃於印度展開第三期臨床試驗。究竟聯亞集團背後真正的面貌為何...?核心的靈魂人物王長怡,她又是誰?以下為今周1280期封面故事獨家揭密:

日期:2021-06-30

產業時事

有能耐,有爭議

它不能算是台股市場的重量級角色,在產業地位上也還稱不上是一方之霸,但在過去1個禮拜的時間內,聯亞生技,卻絕對是台灣上下討論熱度最高的關鍵字之一。

日期:2021-06-30

投資理財

鴻海、華碩、金寶入列2021年百大創新機構 還有哪四大明日之星即將入列?

2021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名單(Top 100 Global Innovators)出爐,工研院、鴻海、廣達、華碩、金寶等5間台灣機構入榜,優異表現與韓國並列第三,僅次於美國和日本。電子五哥中,鴻海、廣達入列,研調機構科睿唯安預估,台灣仍有四大企業頗具潛力,未來有機會入選全球百大創新機構,這四家企業分別是友達光電、中強光電、台達電子與緯創資通。

日期:2021-04-20

產業時事

父母皆來自台灣,白宮唯一台裔女學者,為何敢批評美國專利法「過於嚴格」?

近日在美國總統大選相關的新聞報導中,眼尖的讀者也許注意到,在拜登的商務部(Department of Commerce)交接團隊中,有一位台灣女性面孔。她是錢為德(Colleen V. Chien),聖塔克拉拉大學(Santa Clara University)法學教授。

日期:2020-12-07

產業時事

敦泰搶回18項專利!經歷對手抄襲、員工背叛...胡正大走出5年低潮,再戰高峰

歷經員工背叛、供應商惡意相向的危機,今年,敦泰重啟引擎,交出營收成長5成的成績單。本刊專訪董事長胡正大,談敦泰走出低潮的布局。

日期:2020-09-24

產業時事

遭美法院判賠惠普131億!廣明重訊:不接受判決結果 將提兩措施因應

廣明 (6188-TW) 今 (7) 日召開重訊,針對美國法院判決,總經理何世池表示,不能接受判決結果,下周將與會計師、律師商討,再提出複審請願書 (Petition for Rehearing)、聯席更審 (Rehearing En Banc),另外針對惠普並未提供具體採購數據也將提出舉發。

日期:2020-06-07

產業時事

光碟機案交鋒 美上訴法院裁定惠普可取得廣明所有資產

廣明 (6188-TW) 遭惠普 (HPQ-US) 指控意圖非法限制光碟機價格,雙方戰火持續延燒,據《彭博》報導,美國聯邦上訴法院裁定出爐,依一審結果裁定廣明需賠償惠普約 4.39 億美元 (約新台幣 131.88 億元) 賠償金,也宣告惠普可取得廣明所有現金、工廠及專利權

日期:2020-06-06

產業時事

台灣新冠疫苗發光!國光生技:全部自主開發 明年準備上市 還可以外銷

國光生技今(6日)日對外說明新冠肺炎候選疫苗最新開發進度,董事長詹啟賢表示,目前動物小鼠試驗疫苗抗體反應佳,目標下半年啟動人體試驗,並希望明年第四季可以上市,首要目標是先滿足台灣2300萬人的需求。

日期:20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