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74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4
產業時事

疫苗受害首例 台中6旬男打AZ出現「毛細血管滲漏」獲賠40萬救濟金

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公布最新結果,台中市一名60多歲男子施打AZ疫苗後發生毛細血管滲漏症候群,核予40萬元救濟金,為已審議案件中,首例毛細血管滲漏症候群個案。

日期:2022-10-15

職場生活

最新國人平均壽命出爐,10大死因之首竟減壽3.84歲!如何揪出致命殺手「靠這工具」

內政部今(14)日公布「110年特定死因除外簡易生命表」,內政部表示,110年國人一般平均壽命為80.86歲,如排除10大死因前3位的惡性腫瘤、心臟疾病及肺炎,平均壽命將可分別提高3.84歲、1.56歲及0.91歲,顯示惡性腫瘤對平均壽命的影響最為明顯。

日期:2022-10-14

職場生活

男昏迷「急性腦中風」亡,竟是煮菜習慣加「這一物」害的?食藥署給答案:3種人應少吃

中國一名男子患有高血壓及高血脂,某天頭暈倒地後昏迷不醒,送醫急救出現急性腦梗塞(俗稱腦中風),雖有立即施救,但仍宣告不治。男子的女兒說,父親平常吃飯比較重口味,而且煮菜也都會加味精,陸媒也報導,醫生提醒炒菜長期放味精,比抽菸喝酒還傷血管。究竟長期吃味精真的會對身體產生不好的影響嗎?食藥署給了答案!

日期:2022-10-13

職場生活

她一次拔4顆智齒全身麻醉身亡…「惡性高熱」多可怕?潛藏遺傳基因,難預防短時間易致死

新加坡一名女子決定拔4顆智齒,選擇全身麻醉,沒想到手術快要結束時卻引發「惡性高熱」,發燒到42度,搶救最後仍宣告不治。女子因為牙齒痛前去看診,發現有顆智齒長歪了,怕其他3顆也會長歪引發疼痛,於是她選擇全身麻醉來拔掉這4顆智齒。手術快要結束時,她卻出現高燒、心跳加速和體內含氧量下降狀況,手術結束後情況也沒有改善,後來轉到大醫院急救還是身亡。

日期:2022-10-07

產業時事

聚焦資安、醫療應用 臺灣軟實力獲國際肯定! 經濟部輔導資策會研發兩技術勇奪R&D 100 Awards大獎

享譽國際的科技界奧斯卡賽事2022年R&D 100 Awards,匯集全球年度百項革命性技術,於今(5)日在臺正式公布獲獎技術,來自十幾個國家眾多的參賽作品中,在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支持下,由臺灣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策會)研發的「乳攝品質AI輔助評量系統」、「勒索軟體智能獵捕平台」深獲50位專家評審肯定,於軟體/服務類別(Software/Services category)勇奪兩項大獎、「半導體自動化設備元服務專家維護系統」亦同時入圍的好成績,展現臺灣資安、醫療革命性科技軟實力。

日期:2022-10-05

職場生活

她感冒打點滴竟成植物人…護理師2動作成疏失!第三代抗生素和「這藥物」48小時內千萬勿混打

一名女大生因為感冒發燒到醫院就醫,經過檢查後,醫師認定是右側急性腎盂腎炎合併敗血症,要她趕快住院並施打第三代抗生素治療。在抽血過程中,因為發現女大生有低血鈣情形,於是醫師又叫護理師替她打葡萄糖酸鈣,沒想到女大生最後缺氧性腦病變、終身癱瘓,形同植物人,家屬憤怒提告,近日判決出爐,認定醫師、護理師與醫院皆有疏失,須賠償家屬1551萬1722元,全案仍可上訴。

日期:2022-09-29

職場生活

煮排骨湯常加1食材,夫妻「以為高溫就沒事」竟臉色發黃罹肝癌…醫:觀念錯最可怕

吃進身體內的東西一定要謹慎小心,以免「病從口入」!一對夫妻因工作勞累,經常燉煮排骨湯來補身體,不料卻因加了不適當的食材,導致越補越慘,開始出現臉色變差、腹瀉、噁心等症狀後,就醫才檢查出雙雙罹患了肝癌,究竟為什麼會這樣?有哪些地雷一定要特別注意?

日期:2022-09-28

產業時事

大貓熊「團團」9天3度癲癇...驚傳腦液化病變!動物園曝死亡風險…中國網友:是感染新冠?

台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團團」、「圓圓」深受大小朋友喜愛,從2008年來台至今圈粉無數,還生下「圓仔」和「圓寶」,上個月底才歡度18歲生日。今(9/23)日卻傳出團團行為出現異常,甚至曾口吐白沫。

日期:2022-09-23

職場生活

比吃太鹹還恐怖!這口味更容易洗腎、「6成活不過十年」…醫警告:害腎臟報銷的兇手是它

台灣洗腎人口超過9萬人,堪稱是「洗腎王國」,甚至每年都在虧損的健保,花最多錢就是洗腎,可說是最燒錢的疾病,相較於癌症花費來得更多,不少人以為這是跟台灣人嗜吃重鹹、重口味食物有關,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有家醫科醫師直言,吃太鹹固然會影響腎功能,但吃甜的更容易步上洗腎的後塵,到後來10年的存活率僅剩35%。

日期:2022-09-21

職場生活

獨子車禍身故雙親驟逝,她悲傷心痛到差點猝死、卻不是心肌梗塞!女性「這4症狀」出現要小心

民眾嘴裡常說「心碎了」不是形容詞,實際上真的有「心碎症候群」,甚至差點猝死!

日期:2022-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