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15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守護弱勢共同抗疫!台東發放弱勢家戶快篩劑補助500元 5/20凌晨自動入帳

為照顧弱勢需求、減輕購買快篩劑負擔,台東縣政府除公費安置者外,縣長饒慶鈴宣布補助全縣約1萬2,000名中低收入戶及低收入戶每人500元購買快篩劑,無需申請,補助款將於5月20日直接匯入帳戶,盼助弱勢家戶一臂之力,共度抗疫難關,並呼籲鄉親應儘速施打疫苗,提升自我防疫力。

日期:2022-05-19

保險稅制

確診數暴增,防疫神單難再現?網傳4-6月防疫保單不算數…金管會說話了

隨著台灣COVID-19疫情逐步升温,各家產險業者保單簡直賣翻天,不少民眾開始搶買防疫保單。然而,有不少保險公司眼見確診數走升,開始停售防疫保單,或更改保單內容,甚至今天還傳出各產險公司將發聯合聲明,稱今年4至6月防疫險保單不算數,讓輿論譁然。對此,業者紛紛自清,指目前尚未收到消息。

日期:2022-04-21

保險稅制

全因阿中一句話,防疫保單嚇到全下架!改推9張新保單...但隔離、確診補償「掰了」

國內確診人數不斷創新高,防疫保單太夯,賣到產險公司提前下架,雖然保險局預估,本周有9張新防疫保單改版上市,但產險業者透露,被指揮中心台灣未來染疫率達15%、約350萬人口數字「嚇傻」,面對每天暴增的保單進件量,「不賠死才怪」,下架停售才是「上策」;主管坦言,改版的防疫保單「隔離」、「確診」補償將成絕跡。

日期:2022-04-19

產業時事

這竟是2022上海灘…「給你吃什麼就吃什麼」!李立群搶到沒肉的饃和一顆白菜「已經是盛宴」

上海單日確診數衝破兩萬例,而封城的亂象在時間一點一滴過去後,顯得更為難以控制。堅持清零的中國當局實施強硬封城,讓糧食短缺、物資缺乏,不少社區居民為了搶物資,與防疫人員對槓,而近年移居當地的金鐘影帝李立群,也在抖音上無奈地說,雖然有團購服務,但也不是想買什麼就能買什麼,只能「給你吃什麼,就吃什麼」!

日期:2022-04-09

產業時事

中國就是最好的前車之鑑!前衛生署長涂醒哲:假清零是有害的

清零是不可能的,假清零是有害的!和Omicron共存是必然的,問題是如何共存?

日期:2022-04-07

財經時事

2050淨零減碳「沒有人是局外人」!台灣正在轉型之路,經部提2x2低碳架構,強調電網穩定很重要

氣候變遷已是全球關注議題,今周刊今(21)日舉辦2022「ESG永續台灣」第二屆國際高峰會,邀請國際講者與多個部會、企業共同與會,強調淨零減碳之路上「沒有人是局外人」,國際合作至關重要,能源轉型更是淨零基礎。

日期:2022-03-21

產業時事

新創篇 領跑進軍國際市場 三家亮點新創秀本事

全球AI醫療產業近年發展風風火火,台灣三家亮點新創也趁勢崛起。它們究竟有何競爭優勢、如何思考商業模式?又有何進軍國際的本事?

日期:2022-01-12

產業時事

路殺台灣人

編按:台南一名孕婦日前駕車不慎輾過正在過馬路的一對母女,導致婦人肋骨骨折,才3歲的女童傷重不治,肇事者聲稱遭到A柱遮擋視線,因此左轉時未減速。然而她事後竟稱,要將肚裡尚未出世的孩子「賠」給當事人,讓家屬聽了氣炸。交通部長王國材周三(5/10)表示,對於這起憾事深感愧疚抱歉,同時也下令全台即刻起,全面推動行人專用時相、行人早開時相,維護行人的安全。今周刊曾在2021年底報導,單是2020年,台灣馬路上就失去了3000條人命,傷亡總人數更高達50萬,等於平均一天約有1380人在路上非死即傷。本刊報導指出,這背後有長期的結構性因素,必須審視道路的死角,阻止交通繼續路殺台灣人。(原文刊載於2021年12月29日,更新時間2023年5月10日)

日期:2021-12-29

產業時事

一文讀懂2022全球經濟3個關鍵字》面對通膨升息壓境、疫情干擾、中國經濟失速,你的錢要放在哪裡?

展望2022年,有別於過去一年的V型反彈,超量寬鬆的財政與貨幣政策,有望接續退場,「溫和復甦」將成為全球經濟的主旋律。但,復甦的路上風雨未停,在通膨、疫情、貨幣政策分歧,乃至中國經濟失速的種種風險干擾下,這趟回歸「正常化」之路,或將注定走得忐忑。

日期:2021-12-22

投資理財

預估平均EPS成長超過16%!2022台股、美股投資布局 這4種題材強過一般科技產業

2021年,受惠於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下的「重啟行情」,金融市場牛氣沖天,估計台股全年累計漲幅,可達2成;接下來,在美國聯準會(Fed)對升息有所表態、通膨率居高不下的情況下,2022年,投資人該如何布局,才能持盈保泰?

日期:20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