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搜尋條件:網媒
搜尋指定關鍵字:
搜尋結果排序規則:   最新       最相關
顯示結果筆數:
搜尋結果限定年份 :  
 ~ 

共有98項結果
搜尋日期:
職場生活

人機合一新型態微創手術,外科醫師的第3隻手——精準持鏡機器手臂,穩定內視鏡影像提升手術品質

隨著科技進步,微創手術已成為一般外科治療的趨勢,「精準微創」更是現階段的目標。新型的「內視鏡持鏡機器手臂」彷彿是外科醫師的第3隻手,可以模擬人手多角度操作持鏡,提供穩定的影像畫面,輔助主刀醫師精準切割、縫合患部,提升手術品質、縮短術後恢復時間。

日期:2022-01-21

投資理財

金融股價差賺到10年息該賣嗎?存股達人:一個理由我賣開發金,留玉山金、合庫金

這波金融股的漲幅真的很嗆,從去年的壽險金融股(如富邦金、國泰金、開發金)、到證券金融股(元大金)、再到銀行金融股(兆豐金、合庫金)都輪流漲過一波,金融指數也噴到天際。老牛之前說過,金融股股價便宜、防禦性很高,不少存股族都爽爽買,賺到這波都非常開心。

日期:2022-01-13

投資理財

資金大水漫淹股市的好日子過去了!2022年投資要持盈保泰,關鍵在這2字

「美好的一天從恆大(股價跌了9成)蓋的房子醒來,拿起小米手機(跌4成多)刷起了知乎(跌3成多),騎上小牛電動(跌3成多)去上班,路上順便點上一杯奈雪(跌6成)。」

日期:2022-01-10

投資理財

最新!股海老牛嚴選2022年3檔高利抱緊股:殖利率最高9.8%,連續29年配發股利

新的一年到了,公司陸續公布前一年財報,尤其是眾所期盼的現金股利。此時,也會因為高股利的快訊,而刺激股價上漲。老牛偏好在股價尚未反映,超前佈署「7%高殖利率」抱緊股,才能「先贏價差,再賺股利」。可是要如何挑出7%高殖利率抱緊股呢?老牛建議從「3高1穩」的條件來下手,也就是高獲利、高成長、高股利以及營運穩的方式切入。接下來,老牛將釣竿送給你,手把手帶你一步步精挑細選,並且以3檔實例,準備好在2022年搶得先機!

日期:2022-01-03

產業時事

遭控「煽動罪」!港警大動作搜查《立場新聞》 歌手何韻詩等6名現任、前高層被捕

香港警方國家安全處29日一早拘捕六名網媒公司高層或前高層,指六人涉嫌違反刑事罪行條例第9及10條「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

日期:2021-12-29

產業時事

阻斷「傳染途徑」是防疫關鍵,北歐立淨超紫C光智駕殺菌機器人360度全方位消毒更有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酒精、漂白水只能針對物體表面進行消毒,對於飄散在空氣中經由「飛沫」或「氣膠」途徑傳播的病毒或病菌卻是束手無策。北歐立淨超紫C光智駕殺菌機器人,透過360度的UVC紫外光,破壞空氣中的病菌或病毒核酸結構,使其失去傳染活性,達到全面的清潔及防護效果。

日期:2021-12-13

職場生活

疫情影響民眾心理健康,頭戴式經顱磁刺激系統提供免吃藥治療新選擇

別小看憂鬱症的威脅!WHO曾預估,2030年憂鬱症將超越癌症,成為造成人類「失能」的最大健康殺手。隨著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恐將加速它的發生。新一代「重複式經顱磁刺激治療系統(Deep rTMS System)」透過更精準、無創的方式,成為治療的最新利器。

日期:2021-10-07

職場生活

「神經損傷」與「不必要的組織破壞」是腦部和脊椎手術中需要避免的風險,腦脊椎手術機器人提供「精準微創」新選擇

人體的大腦、脊椎是中樞神經分布最密集的區塊,因此腦部和脊椎手術被視為高難度的手術項目。手術過程中,人工手持導航穩定度、病患呼吸起伏等,都可能影響下刀時的精準度,對患者癒後生活帶來重大影響。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手術機器人在醫院協助醫師開刀的重要性也日益提升。

日期:2021-10-05

投資理財

他抱「這1檔」3年賺300%!股海老牛:21天就填息,7%股利入袋...2時機買到根基(2546)便宜價

20210909編按:2018年底,股海老牛發文「2019年7%高殖利率定存股,搶先抱緊處理」,破百萬點閱率。裡頭提出的13檔抱緊股,更創下30.5%報酬率,超越同期大盤的19.2%,投資組合的平均現金殖利率高達8.2%以上!其中一檔就是營建股「根基(2546)」,老牛2020年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已抱緊「根基」3年了,「我從10元上下買進,一直到現在漲到50元,漲幅高過300%,歷年的殖利率也介於7~8%,我想接下來這檔股票還會持續留在我的投資組合裡。」

日期:2021-09-08

產業時事

NCC對電視新聞的監理原則與實務:以關西機場事件為例

編按: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通傳會委員林麗雲教授以關西機場事件為例,對於NCC對電視新聞的監理原則與實務的寶貴見解。

日期:202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