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124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3
財經時事

2021永續城市大調查》嘉義市奪特優獎! 黃敏惠打造「小城市、大能量」全齡共享都市

由《今周刊》舉辦的全台最大規模「SDGs永續城市調查」中,嘉義市榮獲「2021永續城市(非六都)特優獎」,嘉義市長黃敏惠對此表示,嘉義市僅60平方公里大小,人口密度還是全國第二高,但人口素質卻是僅次於台北市的好地方,對於能獲得此殊榮,感到相當榮幸。

日期:2021-10-27

財經時事

2021永續城市大調查》獲「最佳首長信任獎」!嘉義縣長翁章梁:不再只扮演糧倉角色,將轉型成農工大縣

由《今周刊》舉辦的全台最大規模「SDGs永續城市調查」中,嘉義縣長翁章梁以高達85.1%的高滿意度,榮獲「2021永續城市最佳首長(非六都)信任獎」。翁章梁對此示,嘉義縣在這50、60年間都扮演台灣重要的糧倉角色,老年人口比例也最高,但在他上任之後,持續以經濟發展及提升縣民生活環境,做為施政的兩大主軸。

日期:2021-10-27

產業時事

病毒重創全球SDGs進程,地方政府、草根團體、熱血公民如何展現台灣韌性? 大疫之下 永續城市戰鬥記

瘟神肆虐,新冠肺炎無聲卻殘酷地踐踏全球,聯合國標榜的SDGs目標也首次出現指數倒退。在這樣的風險中,一座城市,如何展現它的韌性?在萬華社福中心樓下排隊的是一群物資匱乏的無家者,疫病中,他們不只被政府接住,更因在地綿密的社福網絡倖免於難。政府無法單打獨鬥,只有更多夥伴齊心協力,才能成為疾風下的勁草,度過危機。

日期:2021-10-27

保險稅制

南山醫務社工獎肯定助人價值,傳遞影響生命的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散,面對疫情衝擊與挑戰,除了醫護人員站在防疫最前線,還有一群默默奉獻的社工守護著病人與家屬,以無私精神作為醫護人員的後盾。為鼓勵一線工作者的付出與辛勞,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自2017年起舉辦「南山醫務社工獎」,希望讓社會大眾看見醫務社工的努力,也支持他們將這份力量往外傳遞,為社會帶來更多正面影響力。

日期:2021-10-27

產業時事

臺灣產業大啖運動科技商機

疫情催化在宅運動風潮,東京奧運大量採用創新科技,科技不止讓運動更高、更快、更強,產生的多元運動服務與創新商業模式,正改變運動產業風貌!

日期:2021-10-18

產業時事

「陽台上、一塊木板、月繳3千就是一個家」 貧窮蝸居城中城不是唯一,無房獨老與街友僅一線之隔

高雄鹽埕區「城中城」日前深夜惡火噬46條生命,這場老舊危樓的大火,不僅重掀社會對老舊危樓消防安全的重視,更燒出的是社會底層貧窮蝸居的困境。爬梳近年台灣的都會地區,如台北內湖地區老舊公寓地下室「地下穴居」、南港貨櫃屋、新北市正義北路宅等個案屢見不鮮,許多獨居長者、身心障礙者等弱勢,因為經濟能力差、付不起都市昂貴的租金,仍堅持租房在環境惡劣的地方。貧窮弱勢者在都市邊緣掙扎,居住問題該如何解?

日期:2021-10-15

產業時事

挨批執政黨應聲蟲!陳柏惟直球對決回「沒有對不起台灣」 一文掌握罷免說明會攻防重點

台灣基進黨立委陳柏惟罷免案將於下週六(23日)投票,台中選舉委員會今晚舉辦「公辦電視罷免說明會」,陳柏惟與刪Q總部提案領銜人楊文元正面交鋒,雙方針對火力發電廠、藻礁公投與缺水爭議正面交鋒。刪Q團體控陳柏惟以各種話術欺騙台中人,各項公共政策還一味護航執政黨;陳柏惟面對各項指控不僅一一反駁,更強調「我的所作所為絕對沒有對不起台灣」!

日期:2021-10-13

幸福熟齡

「熟齡」不是「老了」,而是一項「禮物」!「我說自己幾歲就是幾歲」 張育美如何讓自己的熟齡更精采?

人若被說是「熟齡」族群,或許民眾第一反應會是「我已經老了」,但實際上,所謂「熟齡」應該是能完成更多年輕時候想做卻沒做的事。立法委員、天成醫療體系創辦人張育美就說,若把人生以每20歲做為一個階段,她自己也已來到第4階段,也是大家所說的「熟齡」階段。

日期:2021-10-07

財經時事

用社區部分替代家庭功能、照顧嘉義長輩們!翁章梁推「不老運動」:讓長輩不臥床幸福健康老

《今周刊》今天周四(10/7)舉辦第五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邀請嘉義縣縣長翁章梁以「友善高齡 在地老化」為題,分享在面對嘉義高齡化人口比率偏高等問題,透過推動各項社區服務,來部分替代家庭功能,大幅提升長輩照護的村里服務涵蓋率,讓住在嘉義的長輩們,能夠幸福且健康老。

日期:2021-10-07

職場生活

「真正好的老人照顧,可以改變一個家庭!」 台灣正邁向超高齡社會 銀髮樂齡可以怎麼做?

《今周刊》今天舉行第五屆「幸福熟齡台日論壇」,在主題為「創新共享、打造樂齡生活」的對談中,從地方首長、醫療體系創辦人到醫院院長都提到,做好老人照護不能只靠政府,宜推動照護產業化,讓商業機制補足政府力有未逮之處,不僅有助打造樂齡台灣,更可以降低年輕人負擔,促進經濟發展。其次,若商業化的照護服務做得好,也能讓久居國外的長者願意返台定居,在台灣終老。另外,隨著台灣成為進入高齡化社會,未來更將步入日本經驗成為超高齡社會,國人可以及早改造家中環境,先一步打造適合老年的生活環境,而不是等到真正變老才動手。

日期:2021-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