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搜尋條件:隨時隨地
搜尋指定關鍵字:
搜尋結果排序規則:   最新       最相關
顯示結果筆數:
搜尋結果限定年份 :  
 ~ 

共有327項結果
搜尋日期:
投資理財

鉅亨買基金,要當創新金融領頭羊

到基金交易平台下單,很多人看重的是便宜的手續費,但歷經這一波投資市場劇烈波動後,客戶要的不只是費用低廉,還要更專業詳盡的投資建議與一站購足的介面。「鉅亨買基金」總經理張榮仁分析,隨著金融科技與智能服務逐漸普及化,投資人在自主理財觀念上也有了明顯的轉變。

日期:2022-06-17

職場生活

商務人士最愛 最接近完美的真無線降噪耳機Sony WF-1000XM4

Sony推出了最符合商務人士需求的真無線降噪耳機WF-1000XM4,各方面都訴求超高品質,在遠距上班趨勢下,精準收音、大幅降低環境噪音功能,隨時隨地都享有超高通話品質,且續航力高、體積輕巧,結合智能科技可以因應各種應用情境做調整,已成為商務人士的耳機首選。

日期:2022-05-18

財經時事

百萬股東看過來!中鋼股東會紀念品出爐 鈦製環保餐具…匙面不碰手、方便拆洗設計 網友暴動:被鋼鐵耽誤的紀念品公司

中鋼(2002)將在6月17日舉行股東會,按照往例,最受矚目的還是股東會紀念品,今年的股東會紀念品為「精緻鈦ONE戶外型環保餐具」,中鋼也特別錄製宣傳影片說明餐具特色,在實用性外,也加了不少時尚感的設計。

日期:2022-04-18

產業時事

植入ESG意識,從簡單綠行動開始

ESG成為全球企業經營的絕對關鍵字,但生活中落實到企業最快的辦法,就是在同仁心中埋下一顆綠色種子,從環境方面養成習慣,一起對世界更好。

日期:2022-04-13

投資理財

VIP客戶身價好幾億,氣切插管出院繼續喊單!當了20年證券營業員,3個客戶教會我比賺錢更重要的事

我職涯中有95%的時間皆與股市相關,離開職場之後在部落格分享文章、受邀到保險公司和校園演講、出書、以及媒體邀訪⋯⋯等,也都跟股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一般人想到股市,應該都是跟賺錢作連結,在這趟尚未完結的股市旅程,我來談談幾位客戶的故事,和他們教我「在股市,比賺錢更重要的事」!

日期:2022-03-28

產業時事

歡迎來到下一站:元宇宙

「元宇宙」一詞於去年底倏地竄紅,然此概念盛行於影視已近30年。從1993年的《超級戰警》、1999年的《駭客任務》,到2018年的《一級玩家》,我們從網路萌芽期即揣想的虛擬世界,在科技與疫情催化下,已逐步實現。這必然是一場人類的全新冒險,而我們是否已邁向新的未知而一去不回頭?科技又將如何型塑這個美麗新世界?

日期:2022-03-17

產業時事

習近平今秋「全面接管台灣」?俄羅斯機密文件揭露他的盤算…吳釗燮:無論何時我們都要做好防衛

編按:一份俄羅斯聯邦安全局機密文件顯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考慮在今年秋天全面接管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到立院報告時表示,目前還不確定文件是否屬實,但無論中國是否攻擊台灣,台灣隨時都會做好自我防衛的準備。「相信國防部與國安相關單位都在密切關注,不管中國是不是要攻擊台灣,或者什麼時候攻擊我們,隨時隨地都要做好自我防衛的準備」。而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則是表示,如果「台獨」分裂勢力挑釁逼迫,甚至突破紅線,將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

日期:2022-03-16

職場生活

用75%酒精取代「肥皂洗手」會怎樣? 醫揭恐怖後果:對這些病菌根本無效

受到新冠(COVID-19)疫情影響,現在幾乎人手一罐75%濃度酒精,以便隨時隨地消毒,防止病毒上身。不過,一樣都是消毒,想要擺脫手部病菌,是否可以噴酒精或乾洗手就好,不必大費周章用肥皂洗?對此,有醫師表明,千萬不可以這樣做,75%消毒液僅是應急用,不能取代肥皂洗手!

日期:2022-02-23

產業時事

你有聽過新台幣、美元的聲音嗎?這家銀行推「數鈔專輯」 上線三週30萬人搶聽激發「腦內芬多金」

你聽過新臺幣的聲音嗎?為了搶串流影響力,現在連銀行都不缺席,近日線上音樂平台出現一張各國鈔票數鈔聲組成的音樂專輯,竟爆紅登上排行榜,該官方YouTube頻道今(20)日證實,上線三週已逼近30萬收聽次數。

日期:2022-02-20

產業時事

路殺台灣人

編按:台南一名孕婦日前駕車不慎輾過正在過馬路的一對母女,導致婦人肋骨骨折,才3歲的女童傷重不治,肇事者聲稱遭到A柱遮擋視線,因此左轉時未減速。然而她事後竟稱,要將肚裡尚未出世的孩子「賠」給當事人,讓家屬聽了氣炸。交通部長王國材周三(5/10)表示,對於這起憾事深感愧疚抱歉,同時也下令全台即刻起,全面推動行人專用時相、行人早開時相,維護行人的安全。今周刊曾在2021年底報導,單是2020年,台灣馬路上就失去了3000條人命,傷亡總人數更高達50萬,等於平均一天約有1380人在路上非死即傷。本刊報導指出,這背後有長期的結構性因素,必須審視道路的死角,阻止交通繼續路殺台灣人。(原文刊載於2021年12月29日,更新時間2023年5月10日)

日期: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