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17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4
產業時事

缺電真被郭董說中? 鴻海首輛電動巴士今交車 巧遇全台大停電 但他說「這狀況」已準備好了

鴻海(2317)旗下鴻華先進開發出的首款國產電動巴士,今(3)日在高雄市政府前舉行交車儀式,由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將一個巴士駕駛盤,象徵性的交給高雄客運母公司三地集團執行長鍾育霖。高雄客運預定本月中開始,在市區試行這款由鴻華設計、順益集團生產的Model T電動巴士,未來視測視情況及市府規畫時程,擇期擴大上路,且同為三地集團旗下的台南府城客運及嘉義客運,未來也不排除引進。劉揚偉表示,鴻海的電動巴士從設計、生產,以及儲能系統及電池等整套生態鏈,都規畫將落腳高雄的橋頭及和發工業園區。鴻海預計今年交車30輛給三地集團,全年電動巴士預計生產100輛。巧合的是,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在去年12月中公投後隔天警告,「明年一定會缺電,大家既然做了決定,將來就不要埋怨」,今天就發生全台大停電。劉揚偉並未直接回應這個巧合,三地集團執行長鍾育霖則表示,集團目前聚焦儲電及綠能,有助未來因應停電衝擊,且依據目前規畫,即使再發生停電,也不至於影響電動巴士的運作。

日期:2022-03-03

產業時事

新創篇 不讓老牌大廠專美於前 德日大咖看上 兩新秀搶建廠

台灣電池廠後浪推前浪,除了你我熟知的幾家大廠,兩家新秀正悄悄在桃園興建超級電池工廠。輝能與德國車廠賓士合作,格斯則手握日本老牌上市公司鐘淵化學訂單,新興勢力不可小覷。

日期:2022-02-23

產業時事

轉機篇 站穩亞洲市場 迎電動車熱潮 兩老兵乘風起飛

近兩年電動車銷量大成長,也接連帶動相關電池供應鏈訂單滿手、營運起飛,而台灣也有兩家業者,在苦熬多年後,分別卡位日本、泰國電動車供應鏈,未來營運後市看漲。

日期:2022-02-23

產業時事

全球電池荒》台泥擲百億搶市占、台塑組艦隊拼商機、鴻海也想大幹一場…一文讀懂三大咖超前部署

高雄小港有一條長春街,這條路的盡頭,過去10年都是一座荒廢工廠;4個月前,一輛又一輛工程車開始日夜駛入。本刊造訪當天,這塊1萬多坪的土地正大興土木,三座巨型吊車同時作業,未來只要進度順利,台灣第一座超級電池工廠,明年就會在此誕生。

日期:2022-02-23

產業時事

全球電池荒》台泥擲百億搶市占、台塑組艦隊拼商機、鴻海也想大幹一場…一文讀懂三大咖超前部署

許多人都知道,整個台灣都在蓋晶圓廠,但你知道嗎?現在全台從北到南,也在搶建電池廠。電池,這個未來世代的新石油,已成為全球車廠與政府,搶拚自主化的戰略物資,孵了25年電池夢的台灣,正被捲入這場電池大戰。

日期:2022-02-23

麥克連 ─ 給想以法人角度思考投資的你:看懂法人佈局

【麥克連】20220214券商彙整報告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2-14

產業時事

眺望2022年產業大趨勢

疫情、暖化、科技戰;塞港、通膨、晶片荒,送走不平靜的2021年,2022年的產業前景如何?工研院「眺望2022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日前登場,因應全球2050淨零碳排目標,大會以環境永續為題,點出四大國際趨勢,並提出全球三大價值鏈重組方向,指引產業掌握嶄新年度的重要趨勢,以利全球策略布局。

日期:2022-02-11

財經時事

台積電為何決定赴高雄設廠?陳其邁揭2大關鍵 主要目的和「這件事」有關

台積電於去年11月宣布,規劃在中油高雄煉油廠舊址,設立生產7奈米和28奈米製程的晶圓廠,預計2022年動工,2024年開始量產。對於台積電決定赴高雄設廠一事,高雄市長陳其邁日前於《數字台灣》節目,接受主持人、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專訪時表示,半導體產業的投資金額相當大,因此,在投資前,業者都會針對土地、水電、人才等條件,加以審視,判斷各方資源是否到位,才能決定要不要投資。

日期:2022-01-24

產業時事

好羨慕!鴻海尾牙一個下午誕生20個百萬富翁 劉揚偉點出三大挑戰「鴻海正在華麗轉型」

因應疫情,全球EMS龍頭廠鴻海今(23)日第二次舉辦線上尾牙,其中首度發表集團全球形象主題曲「鴻海之歌」外,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也強調,鴻海正在華麗轉型,要向外界再次證明鴻海「垂直整合」的核心能力。

日期:2022-01-23

產業時事

馬斯克登上時代風雲人物,電動車百兆商機噴發!台灣的下一個機會在哪?

電動車崛起勢不可擋,除特斯拉外,傳統汽車大廠德國BMW、日本豐田、福斯,或科技巨頭蘋果、雅馬遜都宣示要進軍電動車。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今年更同時登上《時代雜誌》與《金融時報》兩大外媒風雲人物封面,堪稱時代最有影響力者,更象徵電動車時代即將來臨。搭上電動車全球百兆產值,台灣電動車發展到底有沒有優勢?台灣電動綠能協會理事長蔡裕慶分析,電動車需求有一半是軟體與電子零組件,而半導體與電子零組件正是台灣的強項。

日期:20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