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12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5-07
職場生活

臺大EMBA提供企業家多元共學平台,開創新機邁向國際化。

自1997年創立的臺大「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EMBA)」,2010年因應國際趨勢發展增辦「臺大-復旦EMBA境外專班」,是兩岸首度頒發雙聯學位的EMBA專班。由臺大、復旦兩校管理學院名師共同授課,帶領企業菁英洞察兩岸發展及管理議題,現今臺大EMBA儼然成為臺灣高階管理教育的先驅。

日期:2023-05-24

產業時事

不是台積電美國薪水不夠高,是這點不夠好!鄭宇庭:誰先掌握文化,才能優先搶下入場券

「台灣不缺有才華的事業家,但往往野心、格局太小。」以熙國際創辦人兼執行長鄭宇庭(Madeleine Cheng )犀利剖析,身為美國華裔第三代的她,對美國的社會、企業文化再熟稔不過,她洞悉到當前美國相當歡迎製造業進駐,台灣企業只要掌握當地文化,趁勢拓展美國市場絕不是夢。「為什麼要去美國市場?」在2月底的一場講座上,鄭宇庭首先拋出問題,試圖幫有「美國夢」的創業家們釐清美國市場的重要性,她接著點出3大原因:

日期:2023-02-24

職場生活

找百萬年薪工作?機會都在這!聯發科、中信金、國壽…投信圈最年輕董座紀錄者教你「怎麼上班」

「我能文能武又知書達禮,為什麼薪水還是這麼低呢?」你常有這樣懷才不遇的感覺嗎?

日期:2023-01-09

產業時事

工研院啟動綠色數位雙軸學習 跨域知識創新贏向淨零賽局

地球只有一個,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已成全球共同目標,歐盟即將在4年後啟動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讓淨零不再停留於道德勸說,轉而成為強烈有感的經濟手段。台灣產業要在這波生死存亡的淨零賽局中站穩腳步,唯有啟動綠色與數位雙軸轉型,才是企業超前部署的有效解方。

日期:2022-12-07

產業時事

工研院啟動綠色數位雙軸學習 跨域知識創新贏向淨零賽局

地球只有一個,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已成全球共同目標,歐盟即將在4年後啟動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讓淨零不再停留於道德勸說,轉而成為強烈有感的經濟手段。台灣產業要在這波生死存亡的淨零賽局中站穩腳步,唯有啟動綠色與數位雙軸轉型,才是企業超前部署的有效解方。

日期:2022-12-07

產業時事

裴洛西訪台的地緣政治新衝擊,老謝洞悉台灣必須正視的重要課題!

2022年8月1日,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展開亞洲行,首站抵達新加坡。由於這趟行程包含台灣,中國戰狼持續拉高分貝,威脅擊落裴洛西座機和美國戰機;而美國國防部也回嗆,裴洛西若是受傷,形同對美宣戰。雙方劍拔弩張,台海情勢異常緊繃。

日期:2022-11-24

財經時事

半導體產業如何做ESG?聯發科拼綠色創新、台積電造減廢效益...國際大廠力推永續實踐「碳手印」!

台灣IC產業具彈性、速度及低成本的競爭優勢,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有重要地位,不論是IC製造還是封測市占皆是全球第一。去年美國半導體協會研究報告也指出,「若台灣有一整年無法生產晶片,全球電子業營收將會減少約5000億美元」,顯示台灣半導體產業對世界的影響。雖然半導體發展為我們帶來國際競爭力與經濟效益,但生產過程會消耗大量的水電資源,同時排放過多二氧化碳與產生廢棄物影響環境。要如何兼顧環境永續因應ESG要求,成為台灣半導體產業未來發展的計劃方向。

日期:2022-11-22

產業時事

半導體根留台灣 晶片先進製程廠落腳桃園龍潭「準備好了」

美國《晶片法案》通過,促使全球半導體廠得在美中角力戰間選邊站,加上台積電再斥資數十億美元到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立先進晶圓廠,讓外界擔心半導體業有「去台化」的憂慮,然而隨著政府拍板桃園龍潭科學園區三期擴建計畫,台積電1奈米廠傳出可能落腳龍潭,半導體牢牢地「根留台灣」讓去台化的疑慮煙消雲散。

日期:2022-11-21

產業時事

台灣為何成為美光EUV首座基地,故事要從2003年說起…董座:「4大優勢」美國無法取代

儘管加碼美國動作不斷,台灣美光董事長盧東暉接受專訪表示,不影響台灣布局,更不會因此降低台灣美光產能,台灣將成為首個導入EUV的生產基地。根據《財訊》報導,全球第3大記憶體廠美光總裁暨執行長桑賈伊.梅洛特拉(Sanjay Mehrotra)於8月10日,與美國總統拜登一同宣布了愛達荷州總部150億美元建廠計畫,隨即在9月14日舉行了動土。緊接著,10月12日美光又宣布,將在紐約州打造全新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巨型工廠,為期長達20年的1000億美元計畫,這不但是美國史上最大記憶體廠的投資案,未來也將是美國先進DRAM的製造重鎮。

日期:2022-11-16

產業時事

陳泰銘告訴你 為何國巨早已不是你以為的國巨? 「我們有45000人,八成是外國人!」

成立45年的企業,該如何避免「中年危機」,轉而成為市場炸子雞,甚至是在國際市場上數一數二的強棒?國巨給了答案:跨國併購,並且好好運用洋將!經歷過去四年的四宗跨國併購案後,2022年的被動元件龍頭國巨(2327),早已與1977年成立的國巨,或是1993年股票上市的國巨,面貌大不相同。其中最大差別,就是主要事業部的一把手,大多數是外國人,而且外國員工佔員工總數高達八成!

日期:2022-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