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搜尋條件:黃軒
搜尋指定關鍵字:
搜尋結果排序規則:   最新       最相關
顯示結果筆數:
搜尋結果限定年份 :  
 ~ 

共有79項結果
搜尋日期:
職場生活

打完疫苗後,副作用越大,保護力越強?不幸的是,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樣...重症醫師曝真相

「副作用愈大,保護力愈好?」這是存在一般民眾的觀感。不幸的,科學研究卻不是如此的……

日期:2021-07-23

全台防疫報導

50歲以上7/16開打疫苗,AZ為主、莫德納「等此時」!常見肌肉酸痛學1招緩解

新冠疫苗大規模接種速度再加快,目前開放民國92年以前出生(18歲以上)民眾,可在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上登記接種意願,而先前已登記意願的50歲以上成人,7月13日至7月15日收到簡訊通知後就能進行預約,7/16起開打,不過,未來3週均為AZ疫苗,第4輪或以後才會接種到莫德納疫苗。

日期:2021-07-12

職場生活

鳳山「恐怖毒電梯」5人染疫》重症醫師揭:電梯一啟動,病毒就亂噴!進電梯前一定要做這件事

高雄市鳳山區某棟大樓累計5人確診新冠肺炎(COVID-19),經疫調研判,應是先後搭乘同一部電梯造成互相感染。聽到電梯染疫,很多人會刻板的以為都是透過電梯按鈕傳染的,但其實電梯的感染源比你想的更無孔不入,胸腔重症醫師黃軒提醒,只要電梯風扇一啟動,病毒根本像是「群魔亂舞」,那麼搭電梯時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日期:2021-07-01

職場生活

感染新冠病毒看指甲就知道?快看看你有嗎!重症醫師:指甲會出現「清楚的線」

一個病人看門診,我問他有沒有抽菸,他身上沒有菸味,他自己也說沒有,但我從他右食指及中指的指甲判斷,我說「你常用右手抽菸,幾十年了」,他一臉疑惑看著我,竟然把他的謊言看穿了!在臨床上,除了一般民眾的症狀,或身體狀況的表徵,還有指甲的細微變化,都可以協助我「破案」的,你們相信嗎?紀錄一下,那些跟COVID-19 有關的指甲變化,這些變化,不是COVID-19 専屬的,但是很多重病患者或曾經生病的人,有過這些指甲床上的變化,只是平常不會有人注意到......。

日期:2021-06-30

全台防疫報導

雙層口罩較安全?醫曝關鍵「不在戴幾層」 2種人小心戴太多層反更糟!

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日前公布最新研究,指出民眾若戴雙層口罩可有效減緩COVID-19(新冠肺炎)病毒傳播,不過台灣重症科醫師黃軒表示,大家都把重點放在「可以戴2層口罩」,但其實關鍵是在「口罩的密合度」,並提醒有2種人不適合戴雙層口罩,戴了反而增加身體負擔。

日期:2021-06-29

全台防疫報導

快篩試劑開賣!重症醫曝「這5種人不適合」 偽陽性80%↑ 「出去人擠人搶買風險更大」

因應國內疫情嚴峻,食藥署已核准5款居家快篩試劑,於昨(23)日開始在四大超商、藥局、藥妝店等通路開賣,讓民眾在家就能進行初步檢測。開賣當日吸引人潮爭相搶買,不過,有重症醫師提醒,快篩試劑雖能快速輔助降低社區傳播盛行率,但並非人人都適合!

日期:2021-06-24

產業時事

北投水流屍、壹電視攝影師...一日5起「死後確診案」恐怖連環爆!胸腔重症醫師分析死亡真相

目前臺灣已有破萬人確診,累計至今已有308人因染疫死亡。

日期:2021-06-09

職場生活

阿伯活跳跳來掛號,一量血氧驚呆「即將呼吸衰竭」...輕症、無症狀感染者做這件事,比量體溫重要太多了

編按:新光醫院侯勝文醫師在臉書分享,最近看到血氧70%的阿伯自己跨越紅龍靠近戶外檢傷站說要掛號,護理師本來想勸退的,沒想到一量血氧才發現事態嚴重。 侯勝文醫師提到,COVID-19特別之處就在於,無論是WHO的成人COVID-19肺炎嚴重度分類還是ACEP的分類,SpO2(血氧飽和度)小於94%直接就是嚴重等級。這樣的病人看起來幾乎沒有不舒服,但往往胸部X光攝影已經很明顯地變差了,很可能迅速轉變為呼吸衰竭。 侯勝文醫師認為,COVID-19確診者無論在任何地點(居家、檢疫所或加強版檢疫旅館),都應該固定頻率接受血氧機監測,這比體溫監測重要太多了。 重症醫療醫師黃軒也數度提醒,很多輕症/無症狀感染者最近屢屢傳出在家中猝死消息,很可能是因為發生「隱形缺氧」而不自知,這些患者往往意識完全清醒,甚至還能滑手機,但等到發現自己呼吸困難時,其實已經病危了,那麼,輕症/無症狀感染者該如何偵測,自己的病情突然惡化了呢?黃軒醫師的建議如下:

日期:2021-05-26

產業時事

除了輕微發燒沒別的症狀,卻差點送命...一個從鬼門關回來的新冠故事,讀完可能會救回你一命

編按:曾獲「華人楷模年度人物」、馬來西亞拿督鄭博見不幸罹患新冠肺炎,原本症狀輕微、在家自我隔離的他,染疫14天後病情急轉直下一度命危。從鬼門關走一遭回來,拿督鄭博見公開染病全過程,他以自身經歷奉勸確診病患一定要做血液和肺部X光檢驗,了解自己的真實病情。 事實上,台灣與國外都曾發生多起COVID-19 患者,猝死在家中的悲劇,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說明,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如果合併「隱形缺氧(Silent Hypoxia)」,該患者的症狀會讓許多醫師大感驚訝,原本認為這些缺氧的人應該已經處於休克狀態,但他們往往卻意識清楚可以正常應答,甚至還能滑手機。由於沒有明顯症狀,等到發現不對勁要送進急診時,往往已經太遲了。 然而,在疫情延燒時期,冒然衝急診是很危險的舉措,那麼,在家自我隔離的確診者,該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出現「隱形缺氧」呢? 黃軒醫師強調,民眾不必過度恐慌,德國研究顯示,COVID-19確診者中,只有32%會出現「隱藏缺氧」症狀。另外,出現合併隱藏缺氧症狀的染疫者死亡率只有18%,甚至比出現合併典型呼吸困難衰竭症狀的染疫患者死亡率約30%,還要來得更低。 黃軒醫師建議, 若是輕症或無症狀患者不安心,可以考慮購買「血氧濃度計」或是有些智慧手錶就有提供血氧偵測功能,若低於90%就要提高警覺。 美國的作法也很值得參考,一開始由醫護人員確認輕重症、分艙分流後,輕症或無症狀患者在家自我隔離期間,由家庭醫師遠端視訊看診、隨時掌握病情,這也值得台灣借鏡。 最後,再次提醒,此時千萬不要輕易衝急診室,不但讓醫療量能負擔加劇,由於急診室可能充滿各種變異病毒,不小心帶病毒回家就得不償失囉。 以下是大馬拿督鄭博見染疫的親身告白:

日期:202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