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搜尋條件: 
搜尋指定關鍵字:
共有38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搜尋日期: 最新 最舊

棄公職當全職媽曾被說「沒出息」 超狂阿嬤自己賺旅費環遊世界!

80歲的人,該怎麼過人生?林瓊姿曾是熱愛教職的職場媽媽,年輕時在家庭、工作兩難下,卻讓她放棄理想。原本以為就要這樣過一生,生命的磨難卻狠狠的扭轉她的人生觀。 走過生死關頭,她現身說法談如何突破傳統框架,學會愛自己?

眼淚失守! 全台第一隻安寧病房輔助治療犬 陪末期病患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

「也許該來的還是會來,但至少這段時間,我不是孤單一人,我還能感覺到自己是被關心的。」李大哥已經住進安寧病房好一段時間了,面對即將來臨的死亡,讓他卸下心房、陪伴他的不只是醫療團隊,還有牠-Oba,一隻黑色的拉不拉多,也是全台灣第一隻「安寧病房輔助治療犬」。

被宣判活不過3歲 他抗癌40年:沒有人該被遺棄

今年42歲的陳偉霖,出生香港,6個月大就確診罹患黑色素細胞癌,醫生說他「活不過3歲」,得承受皮膚每秒如針扎,還被笑是「斑點狗」,出門就要承受大家的異樣眼光。 但他打破死亡預言,積極為癌友募款治療,也以自己的死亡經驗,鼓勵其他人勇敢活下去! 反送中後他移居台灣,用撿回的生命,幫助搬到台灣居住的人,一起來看他如何擁抱死亡,找回生命意義。

扭轉小鎮!守護候鳥的家 廢棄鹽田照亮「他們」返鄉路

「黑面琵鷺在最瀕危時,全球只剩約300隻,但義竹在2023就破記錄觀察到1000多隻。」義竹鄉鄉長黃政傑開心的表示。 氣候變遷讓候鳥、物種面臨生存威脅,而綠能無疑是在延緩氣候變遷行動中的重要關鍵;但許多人也擔心綠能與生態該如何兩全? 沒想到有人辦到了!光電廠商在嘉義義竹鄉利用荒廢的鹽田開發太陽能光電案場,還積極守護當地的候鳥生態,讓綠能與生態找到平衡點,讓當地居民也大讚:「做了最好的示範」! 不只守護候鳥聖地,也為當地帶來更多工作機會,幫年輕人照亮他們的返鄉之路,一起來看看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吧!

【扭轉小鎮!守護候鳥的家 廢棄鹽田照亮「他們」返鄉路】

「黑面琵鷺在最瀕危時,全球只剩約300隻,但義竹在2023就破記錄觀察到1000多隻。」義竹鄉鄉長黃政傑開心的表示。 氣候變遷讓候鳥、物種面臨生存威脅,而綠能無疑是在延緩氣候變遷行動中的重要關鍵;但許多人也擔心綠能與生態該如何兩全? 沒想到有人辦到了!光電廠商在嘉義義竹鄉利用荒廢的鹽田開發太陽能光電案場,還積極守護當地的候鳥生態,讓綠能與生態找到平衡點,讓當地居民也大讚:「做了最好的示範」! 不只守護候鳥聖地,也為當地帶來更多工作機會,幫年輕人照亮他們的返鄉之路,一起來看看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吧!

【小漁港變身台灣之光! 他們用「工程奇蹟」守護下一代】

彰化擁有廣闊的潮間帶和豐富的魚獲資源,但你一定沒想到,一項「世界最大」的工程奇蹟也在彰化! 近年來汙染和氣候變遷問題,彰化漁民收成大減而影響生計,彰化漁會主任心痛表示:「能源轉型是必要的,要阻止海洋繼續暖化,我們的後代才能繼續有魚吃。」 發展綠能是能源轉型的重要關鍵,但要克服台灣「土地有限」的問題,《和暄綠能》透過「這設計不僅突破環境限制,更運用工程實力,參與打造出「全世界最大的海上太陽能發電案場,一起來看他們如何用「工程奇蹟」守護下一代!

【曾被汙染的土地 因為「它」變彰化小鎮最美風景!】

你知道嗎?彰化曾是全台土地遭鎘汙染面積最多的縣市,再加上氣候持續暖化,導致植物生長期錯亂、收成降低,農民生計越來越困難,也讓務農超過60年的農民心疼喊話:「有幸生在台灣這麼好的地方,更應該好好愛護我們的土地。」 《森崴能源》秉持和農民們相同的理念,向農民承租鎘汙染的不利耕作地,不僅打造出「小鎮最美」的太陽光電案場、為氣候變遷盡一份心力外,更配合政府土地整治計畫,讓土地休息、恢復生機! 他們做了哪些努力,又是如何辦到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暴雨、高溫讓漁民慘賠千萬? 靠「這個」不只養魚還能發電! 】

極端氣候下,暴雨、高溫越來越頻繁,看天吃飯的漁民非常有感, 甚至造成收成損失慘重,一次慘賠近千萬! 其實,現在台南的魚塭不只養魚,還靠太陽能發電增加收入, 一地多用!業者進駐後投入資源、改善魚塭環境, 希望更多年輕人返鄉參與養殖工作, 一起來看台南的漁電共生,怎麼做到土地共好的目標?

【漁民不再看天吃飯? 「靠這招」讓魚塭多用、降低養殖成本!】

暴雨、酷暑高溫的頻率增加,讓漁民只能看天吃飯?台南將軍區的養殖戶夏耀麟無奈表示,「暴雨造成龍膽石斑苗死光,一次損失高達600萬。」 戶外魚塭更容易受到極端氣候的影響,誠新綠能在台南將軍區開發室內漁電共生案場,透過AI智能管理,讓白蝦收成更穩定,魚塭上方建置太陽能板發電,降低漁民的養殖成本,讓土地多用達到雙贏!

【魚塭摸蛤仔兼「發電」? 還能幫地球降溫!】

台南北門區是海埔新生地,有8成土地都用來養殖文蛤,因為「純海水」讓文蛤長得又大又肥美,更是北門區主要的養殖作物! 一開始雲豹能源來到北門開發時,永續長暨發言人張建偉每星期親自南下,跟漁民們「話家常、搏感情」,與他們建立信任感,堅持原地原養,更配合漁民需求設計漁電共生案場,讓魚塭不只養文蛤,還能兼具發電,一舉兩得,張建偉更喊話,「不只為了台灣好,而是要幫地球降溫!」一起來看他們怎麼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