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7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7
投資理財

你也曾經想成為航海王、天國一輝聖鬥士嗎?投資如何不盲從?5帖良藥助你打造富足體質

聰明主婦在他的第一本著作《盤點致富》中分享,內外兼修、養成富足體質的五帖良藥。富足體質說來有些抽象,但其實是非常務實的概念,強調的是一種內外兼修的平衡狀態。外在可見、可量化的資源包括工作收入、資產或是副業斜槓產出的價值等,這些條件支應著我們的生活、行動、欲望與夢想;而內在的資源則是一種無法量化卻真實的力量,支持我們依循著內心找到人生真正的目標 並且實現可能。

日期:2024-06-03

投資理財

網紅搭配ETF行銷,不可再用「心得分享」!金管會祭2管理準則…未來ETF成分股也不能太集中

台灣近年來投資市場掀起ETF熱潮,金管會為維護投資人權益,週二(4/30)公布將出兩招加強管理:第一招、規範網紅與投信業者合作須揭露並加註警語;第二招、未來新ETF追蹤指數須經證交所或櫃買中心審查認可,強化評估成分股之集中度及流動性。

日期:2024-04-30

保險稅制

勞退篇〉補退休金缺口 勞保、勞退須雙軌並進 為何剩勞工還不能自提自選

(今周刊1427)隨著勞保破產危機加深,支持勞退自選自提的聲浪漸增。這讓勞工有機會提升投資收益,進而補足退休金缺口,被視為勞保改革的關鍵配套。

日期:2024-04-24

保險稅制

勞退自提他專戶一口氣入帳38萬!勞保局最新統計,「這群人」超狠自提率近5成,自提有什麼好處?

據勞保局統計,截至今年1月底,勞工退休金全體提繳人數754.58萬人,個人自願提繳人數108.08萬人,自提比率14.32%。值得注意的是,全體提繳薪資平均為44,771元,但個人提繳者平均提繳薪資為65,222元,顯示勞退自願提繳者,多為收入較高的勞工。

日期:2024-04-15

保險稅制

勞工退休金VS勞保老年給付,有什麼不一樣?拆解勞退新制的計算方式:簡單1招,最大化自己的退休金

什麼是勞退新制?如何最大化自己的退休金?

日期:2024-04-08

保險稅制

勞退自提6%,我月薪6萬5該跟進還是買ETF?百萬人參與提撥「好處有4個」:這樣搭賺更多

6.5萬的薪水該自提6%嗎?有網友在Dcard詢問,近期換工作因為大多數的同事都自提,所以沒多考慮就勾了,但後來想想勞退應該無法打敗市值型ETF,他問該反悔嗎?有網友指出,年薪超過133萬、稅率超過12%才需要自提;另有網友則表示,自己稅率20%沒自提,年輕時買房、買車,自提錢會卡在那裏,等到接近退休時,資產和金流都穩定了再來提。

日期:2024-03-21

產業時事

建立永續、充足、公正的退休金制度, 國家退休基金永續轉型刻不容緩

為年輕世代謀取更好的生活!「退休基金制度的改革,影響到個人和家庭未來的穩定和幸福,及世代公平性。如何以具前瞻性和永續的思維,實踐對人民尤其是年輕世代的承諾至關重要。更是領導人應有的責任、義務及職責!」在22日的記者會上,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以下簡稱退協)向三黨候選人疾呼,人口結構急劇轉變,少子化、高齡化和超單身世代,我國退休金制度已面臨重大挑戰,應正視困境、儘早啟動轉型改革。

日期:2024-01-04

保險稅制

勞保月退60歲提早領,少奮鬥5年退休金還更多?達人以投保薪資4.5萬、年資25年試算「幾歲領最划算」

根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我國已於 2018 年轉為高齡社會(65 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 14%),預計會在 2025 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 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 20%)。人口結構的轉變,造成勞保老年給付件數及金額快速增加,政府退休年金的財務壓力升高,想要退休後的生活無須擔心經濟問題,規畫退休金是第二人生的重要課題。

日期:2023-11-27

保險稅制

成長痛

在執行本期封面故事期間,一直想起《今周刊》多年前曾經製作過的另一套封面報導,標題是「戒掉你的呆保單」。時間過得好快,查了一下,竟然已是12年前的事了。

日期:2023-10-04

保險稅制

新制勞退基金大賺3067億,勞工有望領2.4萬!廣達(2382)成操盤人新寵,前10大持股曝光

勞動基金運用局最新公布,新制勞退基金今(2023)年上半年大賺3,067億元,以目前1,251萬個有效帳戶計算,平均每個勞工有望分紅逾2.4萬元。受惠AI題材發酵,勞金局公布前10大持股,今年爆紅的AI概念股廣達(2382)擠進前4名,占比3.08%,成為新制勞退的新寵兒。

日期: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