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64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8
投資理財

台中千萬捷運宅這一站最夯 生活機能便利拉抬房價站穩7字頭

台中房市近一年加快反彈,因重大建設多、生活機能完善,吸引人口移居,帶動房價上揚,值得關注的是,台中捷運綠線全線通車滿三年,購屋需求仍維持強勁,從北屯機捷特區到烏日高鐵站,捷運站點周邊房價翻倍成長,最少也都有三成以上的增值。

日期:2024-06-07

投資理財

不只台積電,輝達也來了!高雄房價Q1漲近1成「晚3個月買要多掏百萬」…楠梓中古屋更是翻倍漲

台積電(2330)在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替股價喊屈下,週四股價最高來到899元,就要衝破900元大關。台股熱,帶動房價上漲,最近全台都出現民眾搭帳篷搶買房的新聞,不只台積電影響房價,輝達(Nvidia)將成為下一個房市紅利。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才說要在台灣成立AI超級電腦中心及研發中心,招募上千名工程等專業人才,其中超級電腦中心就選在高雄。而此利多還沒宣布前,高雄房市在5月買氣就已經爆熱,買賣移轉棟數首度衝破5千棟,刷破歷史新高,房價也衝高。

日期:2024-06-06

投資理財

一圖看懂他說的:存房勝過存股

電商名人謝銘元(艾克斯)把品牌iFit賣給郭台銘的永悅健康集團之後,研究投入房地產,上遍知名的房地產課程、投入資金買賣房子快速累積實戰經驗。電商的效率、財金圈的眼光,讓他打磨出自有的投資策略。

日期:2024-06-03

投資理財

擔心「晚買會更貴」,南部預售屋頻傳排隊…房市最強5月天!交易量雙位數成長,不到2千萬「購夯」

信義房屋統計全台門市前29天交易狀況,今年5月房市交易寫下近4年的同期最高,交易量有雙位數年增表現,其中,總價1000萬至2000萬元是交易量最多的區間,首購買氣穩定;總價2500~5000萬的交易量也增溫,反映出5月換屋族出籠跡象。永慶房屋指出,5月全台交易量較4月成長9%,與3月交易量相當。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統計:台北月增10%,新北、桃園與台南都成長8%,新竹縣市量增11%,台中成長9%,高雄月增5%。台灣房屋集團統計內部成交行情,觀察2024年5月價量變化,六都和新竹縣市交易量仍熱,高雄月增最多,25%,台南月增15.2%,七都整體交易量月增13.1%,年增24.1%。

日期:2024-05-31

投資理財

股市站穩2萬點,60年老字號國建拚出最高推案量!為何董座說不希望大家「這樣買房」?

國泰建設今年適逢60周年,遇到台灣經濟榮景、股市站穩2萬點,也創下有史以來最高推案量的一年。國泰建設董事長張清櫆表示,今年將在北中南各地區推出7案,總推案金額約600億元左右,其中國泰建設分回約300多億元,營收有望創下歷年新高。

日期:2024-05-27

投資理財

40年老公寓可以買嗎?優缺點一次看!看過1千間房子達人:4大評估重點「不怕以後賣不出去」

在房市熱絡時,不只預售屋、新成屋熱,就連屋齡高的老房子,價格也屢創新高。到底老房子可不可以買?會不會不好貸款?甚至未來不好脫手呢?

日期:2024-05-23

投資理財

股市好房市就會好?雙開紅盤16年首見…一表檢視新政府上任連動表現!預售屋旺到什麼程度?

520新政府就職,台灣房屋彙整近5次大選年度,年初至520後首個交易日的股市累計漲幅,以及520當季的買賣移轉年增率,觀察股市與房市的「慶祝行情」表現,2008~2020年4次大選中,僅2008年的股市、房市聯袂開紅盤。今年股市及房市的景氣都相對熱絡,520當日台股收在21,271點,累計今年以來漲幅約2成,有機會睽違16年,再度出現「股房雙飛」。

日期:2024-05-20

產業時事

法官被爆勾結「詐團律師」,藏300萬在法官辦公室!北檢搜索橋頭地院、宿舍,約談石育恩到案說明

替詐團辯護的鄭鴻威律師本周一(13日)因涉洩密遭台北地檢署起訴,當移審台北法院召開羈押庭時,公訴檢提及鄭暗藏300萬元贓款,放置在橋頭地方法院法官石育恩的辦公室內。台北地檢署今天(17日)指揮廉政署與調查局搜索,並約談石育恩到案說明。

日期:2024-05-17

保險稅制

近247萬戶今年免繳房屋稅…賣屋該繳「房地合一稅」還是「財產交易所得稅」?專家:取決1關鍵

5月繳稅季,納稅人的荷包都大失血,不過,約247萬戶住宅竟然不用繳房屋稅!根據財政部2022年開徵房屋稅資料,住家用房屋現值免稅案件將近247萬件,年增約5.9萬件。其中,最多免稅住家縣市為新北市,約27.5萬件、年增約1.3萬戶,成長數量為全台最多。

日期:2024-05-16

投資理財

00878、00751B、0050...手頭有200萬如何存股ETF?金融業老手這樣搭:美股台股兩邊賺

如果我有200萬,我該怎麼投資?最近一個朋友這樣問我,希望我給他意見。但其實每個人可以接受的風險根本不一樣,所以我想了很久,依據不同的風險屬性,給了一些建議。

日期: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