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下一波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下一波共有740項結果
科技

經濟關鍵報告論壇》張忠謀說自由貿易已死,和碩童子賢喊「我不同意」!背後的原因是…

在台積電赴美設新廠之際,創辦人張忠謀一句:「自由貿易已死」,引起社會大眾熱議。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周五(12/9)在《今周刊》舉辦的2023年全球經濟關鍵報告論壇上分析:「自由貿易短期受挫,是不是永遠不能恢復了還有待觀察。」

日期:2022-12-09

台股

台股歷史正在重演?從2015年微星(2377)、技嘉(2376)看ABF載板股:符合2條件是大多頭回歸訊號

台股今年出現 2011 年之後最長的下跌,指數從萬八一路下殺到 12600 點,過去無論是 2015 年或是 2011 年,指數都在修正 27 ~ 28% 之後,出現強力反彈,但今年 9 月底開始,指數失手國安基金防線後,市場信心崩潰,一路下探了兩千多點,累積跌幅超過 28% 之後,仍看不到止跌跡象,整體而言很像 2000 年走勢的重現,然而 10 月底美國公告優於預期 CPI 數字後,台股上演大反彈,短短一個月強彈 2000 點,指數重新站上季線,且隨著強彈後遲遲沒有拉回,月線逐漸跟上季線,並在近期月線與季線黃金交叉,也就是說,雖然 10 月份下殺看不到止跌訊號,但這個止跌訊號在 10 月底出現,整體走勢變得比較像 2015 年而不是 2000 年,筆者假設接下來的走勢會趨近 2015Q4 ~ 2016Q3,台股可能會上演怎麼樣的劇本?

日期:2022-12-08

台股

2023高通膨環境下,產業隊長張捷建議關注受影響較小的兩大族群

投資理財,若能洞察產業趨勢,就能提前佈局,享受題材發酵後帶來的可觀獲利,但產業研究是門艱深學問,從事產業分析多年的產業隊長張捷,在《毛利小姐變有錢》節目中,提供投資人產業研究五大方法,同時展望2023趨勢,將聚焦在受高通膨影響較小的政府支出概念股、綠能概念股。

日期:2022-12-05

台股

股市獲利動輒數億卻敗在一次大跌!股神級人物破產給我們的前車之鑑:股市賭博的勝率比賭場還低

以前的人很喜歡說,你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那是發生在過去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各行各業正蓬勃發展,只要認真努力,敢出來開店做生意的,很多都可以獲得不錯的財富。但是現在的年代已經不同了,做事情講究方法與方向,如果方向不對,方法錯誤,那麼越努力反而會越失敗。

日期:2022-12-04

國際總經

比起股票,黃金是安全的投資標的嗎?

很久以前,有些人會喝下黃金,企求青春常駐。真是蠢!這麼做可能中毒。

日期:2022-11-24

國際總經

被動投資很簡單?

被動型投資(passive investing),是指你追求跟某個指數相同的績效—可以藉由投資指數基金或指數ETF達致,又或者是按比例買進指數中的個股(你必須很有錢,又或者指數的成分股數目不多,才能這麼做)。

日期:2022-11-24

台股

巴菲特罕見押注台積電成第5大股東,從7面向分析背後原因!現在跟著股神上車有賺頭嗎?

這個絕對是今日的重磅新聞「股神巴菲特買入護國神山台積電」。根據波克夏於本(11)月14日盤後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13F季度報告,第三季(7-9月)期間,首度買進約6,010萬單位台積電ADR,價值 41.2 億美元,持股比重近 1.4%,躍居台積電第五大股東。消息一出投資人都傻眼了,一向不太投資高科技股的巴菲特,過去曾經承認錯過亞馬遜、臉書(現改名為Meta)等高科技股,直到2016年5月才第一次購入蘋果的股票,這一次出手買入台積電,而且一口氣買入1.4%持股,的確讓人聯想:「難道波克夏的投資策略已經改變了嗎?」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波克夏最新提交的Q3主要持股變動來一探究竟。

日期:2022-11-16

產業個股追蹤報告

【麥克連】20221113產業個股追蹤:反彈號角響起,年底作帳行情啟動了嗎?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11-13

品味收藏

邀準爸爸陪產的狂醫 中年半工半讀考上律師…… 最熟衛福部業務的首長 薛瑞元想改變哪些事?

編按:立法院國民黨團週三(11/9)到台北地檢署告發衛福部長薛瑞元與疾管署長周志浩圖利,批2人違法失職涉嫌違反貪污治罪條例,薛瑞元週四(11/10)出席立院委員會時,直接狂嗆國民黨團書記長李德維!針對李德維提告他圖利高端,薛瑞元回擊說,「這種選舉操作我本來是不用太理會,但李德維委員可能不清楚他惹到什麼樣的人,我不是一個可以任人欺負的公務員」!他說,國民黨指涉內容錯誤、更直接公開說:「反正我們2個有一個人會被抓去關,我一定跟他搞到底」。究竟薛瑞元是怎麼樣的一個人?今周刊於2022年8月專訪他,當時他就任衛福部長滿一個月,專精醫學、法律的他,其實早在衛生行政體系服務長達20年,薛瑞元承諾「不會把事情搞砸」,將務實推動衛福相關政策。以下為專訪全文。(原文刊載於2022/8/17,更新時間為2022/11/10)

日期:2022-11-10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243期︱超豐、生達、敦陽科第3季獲利分析

存股池所追蹤的企業中,超豐(2441)、生達(1720)與敦陽科(2480)已經率先公布第3季獲利數字,我們一一來檢視與分析。

日期:2022-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