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下限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下限共有286項結果
台股

揪藏鏡人立院三讀過關!防大股東默默吃貨,持股申報門檻降至5%...券商罰鍰最低門檻提高

立法院立法院院會周五(4/21)三讀通過《證券交易稅》部分條文修正案,將股東持股申報門檻降到 5%,證券相關事業最高罰鍰也將由 480 萬元拉高到 600 萬元。修法說明中指出,為讓公司股權重大異動資訊更公開透明,符合國際趨勢,同時強化證券商等機構的法令遵循,健全資本市場發展及保障投資人權益,行政院會於2022年12月22日通過證券交易法第43條之1、第178條之1、第183條條文修正草案,函請立法院審議。本次修正第43條之1條文及第183條條文,針對持股大戶,申報門檻從10%調降為5%。另外為加強對證券商、證券服務事業及證券相關機構的法令遵循,修正第178條之1條文,上述機構違反規定的罰鍰上限由現行新台幣480萬元提高為600萬元。(原文刊載於2023/4/6,更新時間為2023/4/21)

日期:2023-04-21

理財

「日本柏南克」新官上任,寬鬆政策再添三把火?

植田和男接任日銀總裁,即便政策藍圖未定,但YCC勢必面臨調整

日期:2023-04-12

房地產

房價反轉下修?政府4招改變風向,業者恐「滿血復活」...專家解讀:1制度反釀價格續漲

過去一年在央行升息,政經情勢不佳下,房市逐漸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近期立法院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各界更是普遍預期今年房價將反轉下修,購屋民眾有機會買到相對合理價位的房子。不過,房市專家張欣民表示,這一個逐漸形成、有利於買方的完美風暴,因近期政府態度急轉連續拋出四招,現正快速退散中,房市風向正在轉變,說好的買方市場可能煙消雲散,房市又回到賣方市場。

日期:2023-03-27

政治社會

病人難受到自行掙扎「拔管」又被插回...《病主法》施行4年全國預立率僅千分之2,問題出在哪?

《病主法》施行滿4年,預立醫療決定書簽署人數卻成長緩慢,問題可能卡在三道門檻,政府須協助醫院端和民眾端逐一破除。

日期:2023-03-08

職場

「職務說明書是什麼?外商來的總經理說很重要...」勞動律師解析為何中大型企業不可或缺?

「從外商來的總經理要求我建立職務說明書制度,因為她以前任職的公司都有,他覺得我們公司沒有職務說明書制度非常的奇怪,但我沒有相關的經驗,請問律師職務說明書是必要的嗎?要怎麼樣建立?必須要有哪些內容?」一位本土廠商人資主管問我上述問題。

日期:2023-02-22

ETF

存股買下3間房,70歲理科阿伯曝ETF投資「3選3買2賣法則」:加速獲利、避免長期套牢

編按:本業是冷凍空調工程技師的股素人,曾在1998年進入股市,當時只會「憑感覺」買賣股票,3年不到即因嚴重虧損套牢而黯然退場。2008年,悟出「買股的3個15準則」與「3個先決條件」的原型理念後,重返股市,從此不再虧損、安穩獲利。股素人現在處於半退休狀態,不僅每年領穩定股息,靠著土法煉鋼篩選股票,還在同一社區買下三間房與家人同住。

日期:2023-02-10

台股

買200張台泥套牢認賠,錯過隨後噴發行情領悟:「寧可太晚買」追高更能賺錢,他12年把5千萬翻10億

輸家買股票用購買打折商品的心態,買黑不買紅;贏家等股票漲勢形成、變成增值品時大舉進場,買貴但買對。

日期:2023-02-09

全球股市

「同事都不知道,我早就財務自由了!」43歲上班族靠5招選股攢4千萬:這個時代無法指望勞保退休金

作者貳億貯男27歲因為工作太辛苦,所以立志在年滿45 歲以前,要賺到當時上班族一輩子的薪水2億日圓,因此從股市小白開始學投資,結果在2019年43歲時即賺到2億資產(約4千7百萬新台幣)。起初只是想實踐現在最流行的FIRE.財務自由,提早退休。但目前資產已累積超過2億仍繼續上班,他認為人還是要上班才不會與社會脫節,再加上為了保持穩定收入,並以年化報酬率10%為目標,期許在2024年達成3億、2029年達成5 億日圓的目標,繼續投資股票。

日期:2023-02-08

科技

晉華遭美制裁產線停擺...靠2招起死回生!華為花4年秘密布局,採「游擊戰略」力甩晶片禁令

過去4年,華為祕密布局,透過投資半導體設備,成立合資公司,取得半導體設備技術,試圖繞過美國實體清單限制,美中科技戰將再次升溫。根據《財訊》報導,過去4年,中國半導體廠福建晉華因為美國制裁而一度陷入停工,但幾個月前又悄悄復工。2018年10月,美國商務部認為福建晉華有危及美國國家安全的風險,將福建晉華列入實體管制清單,禁令實施後,美系半導體設備廠相關人員撤出晉華,導致晉華產線停擺。

日期:2023-01-11

焦點新聞

賣全家股份引爆戰火 大股東龍邦喊告掏空公司 泰山回擊:多數董事支持專注本業

泰山 去 (2021) 年才經歷經營權之爭,昨晚間發布重訊記者會,確認已處分大部分全家股份,遭大股東龍邦國際發出聲明質疑掏空公司,研擬依法提告。對此,泰山晚間發布書面聲明強調,出售業外轉投資,經營團隊可以更專注於本業經營,故獲得董事會絕對多數董事之支持。

日期:202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