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下限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下限共有286項結果
公投專區

公投4案「不同意完封」!學者:國民黨荒謬到爆,但這並不是民進黨的勝利

經歷短時間內的各種高強度資訊衝擊(這次公投案有三案涉及高度專業的科學討論),現在總算可以喘口氣。​ 雖說本文是公投短評,但李靚蕾女士的文章帶來的討論,絕對值得排在最重要的事,她所寫的這些關於家庭、女性角色、家務分工等議題,實在太值得整個社會一起繼續關注。希望這樣子的家庭悲劇、對女性的剝削與打壓,可以愈來愈少。​ 其實我只是想要轉傳網路笑話​,公投過了、海水退了,就可以知道誰沒穿褲子。​不是兩大黨,而是力宏。​

日期:2021-12-19

房地產

央行第四波打炒房 打不到口袋深的大咖投資客 專家:「這個現象」不除,建商還是虛胖

台灣房價持續推高,政府自去年底連續推出三波打炒房限貸政策,成果仍相當有限。中央銀行昨(16日)召開第4季理監事會議,一如市場預期:再祭第四波房市信用管制措施。吉家網董事長暨房仲全聯會榮譽理事長李同榮直言,限貸政策一點一點慢慢限縮,如擠牙膏的策略「只打到心理,卻打不到骨裡」,效果將會相當有限。

日期:2021-12-17

全球股市

專挑1年漲3倍的小型股!月薪3萬上班族股海狠撈3千萬:進場沒做4功課最容易被當韭菜

編按:作者遠藤洋在大學三年級時就開始投資,卻因沒做功課馬上賠光;後續再度投入投資市場,雖有獲利、他卻感覺花的時間太多;直到他開始集中投資雪球小型股,發現這是最適合小資族的投資法:本金少、集中投資,不用花大錢跟大把時間盯盤。 遠藤洋分享他的獲利技巧,結合股市投資人兩大流派的優點:先用基本面挑出好股票,再用技術面篩選出「上流股」,並精準選對買賣時機點。

日期:2021-12-09

房地產

圖多》台積電高雄設廠,讓楠梓新建案直逼3字頭!專家:預計「這裡」會是日後最精華的地段

台積電!台積電!台積電!因為很重要所以講3遍,現在整個高雄房市3句話不離台積電!楠梓房市在10月台積電法說會後稍微降溫沒多久,沒想到台積電在11/9號晚間,證實即將到高雄設廠,將設立生產7奈米及28奈米製程的晶圓廠,預計於2022年動工,2024年開始量產,這個大事件馬上引爆高雄房市,幾乎讓高雄所有建商馬上調漲價格,2021年變成是高雄房價的生涯年,楠梓的新建案,從年初原本1字頭房價,年底已經跳升到坐二望三,穩三字頭看來只是時間的問題,但楠梓真的值這個價格嗎?

日期:2021-12-02

股債前線

3招找出高股息股票!這檔ETF的追蹤指數 憑什麼讓平均殖利率直逼10%?

近年來,高股息ETF已成台灣投資人新寵,以人稱「國民ETF」的元大高股息(0056)為例,截至今年10月,受益人數已接近50萬人,由此可見高股息ETF受歡迎的程度。除了0056之外,目前市場上,另有數檔高股息ETF商品,提供投資人更多元的選擇,而近期討論度最高的,莫過於標榜追蹤指數平均殖利率達9.99%的「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

日期:2021-12-01

理財

通膨風險不散,聯準會如履薄冰

聯準會宣布減債,並未引起市場大幅震盪,但在通膨風險偏高的情形下,管理利率預期將會是一大挑戰。PIMCO(品浩)認為高通膨只是暫時的,預期美國通膨將在2022年底前重回聯準會目標值,而聯準會將在2023年第一季實行疫後首次升息,但也不排除提前升息的可能性。

日期:2021-11-18

科技線上

庫藏股夠威!大立光射二箭 成功飆漲停

買庫藏股,秀出新年度的半年股利,大立光(3008)射二箭,成功中的,早盤罕見股價亮紅燈,雖然只是曇花一現,但也讓人氣回籠的大立光得以宣布二千元整數關卡保衛戰成功有守。

日期:2021-10-26

理財

通膨來襲「退休金4%法則」失效?擔心老本提前被吃光淪窮忙族 你得換這「理財策略」

通膨警報響起,讓許多人重新思考,退休金該如何規劃,才不會讓辛苦攢存的積蓄,被通膨吃光。曾提出「退休金4%法則」的麻省理工學院學者William Bengen近期坦言,「4%法則」恐怕已難因應與日俱增的通膨壓力。

日期:2021-10-15

政治社會

只靠國內市場,根本吃不飽!一文帶你看懂:高端(6547)真正的利多與接下來的3大考驗

高端COVID-19疫苗二期期中分析數據,已由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呼吸醫學(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完成審查並公開發表,標題就是寫<高端新冠疫苗(MVC-COV1901)與其佐劑之安全性與免疫性大型二期研究>,當中的結論:根據牛津AZ疫苗研究所的保護力相關指標(CoP)推估,經過抗體濃度單位的轉換後,預測高端疫苗的保護效力大概在80%~90%之間。這篇文章將從投資的角度分享對高端疫苗的看法...

日期:2021-10-15

政治社會

外送爆發背後:回收不確實、焚化變空汙 廢紙餐具回收量卡關 先查製造端黑數

曾被譽為「天才政策」的紙容器回收基金制度,因為政府無法有效掌控地下經濟而面臨危機;環保署為維持基金運作而調整費率,反而讓回收業者失去經濟誘因,降低確實回收意願。

日期:202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