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不在於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不在於共有456項結果
科技

AI判讀快又準,未來會取代醫師嗎?前衛生署署長:人工智慧在醫學運用上常見的2迷思

已經有很多證據顯示,AI人工智慧在數位醫療影像上的判斷準確率已經高於一般醫師,AI判讀快又準,未來會取代醫師嗎?

日期:2023-05-30

政治社會

「你自認比兩位蔣總統更了解中共嗎」?曹興誠喊話郭台銘:最好遠離老喊反戰、胳膊往外彎的蠢人

國民黨2024總統候選人周三(5/17)即將宣布,鴻海創辦人郭台銘週二(5/16)連續取消兩場活動,其中一場是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原訂今晚宴請國民黨中常委的「挺郭宴」。宣明智下午表示,因為他和要參加的朋友覺得時機太敏感,決定以後擇日再聚,並強調,「侯友宜是我的好朋友,任何人出來我都支持」。而聯電創辦人曹興誠上周曾寫給郭台銘一封公開信,提出兩大問題,包括台灣現在最重大的問題和危機是什麼,以及什麼叫「不獨」後,週二在臉書再發第二封公開信。曹興誠說,看到郭台銘5/13在金門發布的「和平宣言」,「感覺你的想法不可能為兩岸帶來和平,反而將給台灣帶來災難;因此不得不再寫封信給你」。

日期:2023-05-16

健康

吃甜食、炸物不只是變胖,恐「慢性發炎」誘發重大疾病!1表看這5種食物為何要少碰

想維持身體健康就要從良好的生活作息及飲食做起,營養師許育禎指出,民眾以為吃甜食、炸物只會導致發胖,她直言「還可能導致身體慢性發炎、誘發許多慢性疾病!」另外,加工食品、反式脂肪及香菸都易致炎,平時應盡量少碰。

日期:2023-05-14

情感關係

想要突破情緒重圍,讓思考更具彈性?將你的名字放進去,試著運用第二人稱,與自己對話。

在刻意使用的情況下,自我對話會是最有效的學習工具,有時會被稱為「目標導向的自我對話」,和自發性自我對話非常不同。

日期:2023-05-12

台股

大家都想在股市撈一票 但該何時灑網、捕撈?為何獨立操盤人想滿載而歸 最重要就是「觀測天時」?

很多人對獨立操盤人的日常生活懷著各式各樣的想像,有的人覺得獨立操盤人,只要盤中動動手指,錢就會像吃角子老虎一樣,嘩啦啦地掉下來,收盤後優閒地喝著下午茶,度過快樂的一天;有些人覺得獨立操盤人,成天殺進殺出,無時無刻繃緊神經,害怕一個閃神就會失去絕佳的交易機會,或是造成極大的虧損。

日期:2023-05-03

傳產

砸億元收爛攤子 起死回生在台賣成全球前五強 打掉重練 鳳凰電波續命暴紅

美國電波拉皮經歷市場混亂無章的困境,背後有一段壯士斷腕又絕地反攻的故事,博士倫台灣老總是靠什麼抓住消費者,重返高峰?

日期:2023-05-03

保險

妳家的保險真的保險嗎?陳敏莉:保險重點在風險分散和高倍數保障!

陳敏莉觀察,台灣部分已婚女性可能因為風險意識比先生高,但無法與先生取得投保共識,因此,為自己買了許多保險,卻疏於讓身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先生把風險保障規畫做足;另一個常見的極端則是,過度把保險預算重心放在配偶或子女身上,疏於照顧自己的風險保障⋯⋯

日期:2023-04-03

退休

診治6千多個老人,精神科醫師35年診間體悟:留下一堆財產,家族分崩離析,自己無人祭拜,白忙一輩子

編按:高年級的你, 還是堅持「錢留子孫」?拼命存錢捨不得花,只會落個吝嗇之名;大筆的遺產,更常常成為子女鬩牆的導火線。作者和田秀樹擔任老年精神科醫師35年,診治超過6000名老年人,一年解剖一百例大體,最後他明白,沒有任何人能在年過85歲之後,大腦沒有阿茲海默行神經病變、體內沒有任何癌細胞、動脈沒有任何硬化症狀。換句話說,不論怎麼努力,人終究只能接受年華老去。坦然認老,不是認輸棄守,而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還能做的事,從容不迫的面對老年生活,成為一個有格調的高年級生。

日期:2023-03-31

政治社會

中國自己搞先進半導體有機會?《晶片戰爭》作者米勒:缺「這點」無法照搬台灣成功經驗 但當心可能在成熟製程玩爛市場!

暢銷書《晶片戰爭》作者米勒(Chris Miller)認為,中國沒有像共產社會老大哥蘇聯一樣,靠偷竊抄襲的方式仍未能成功建立本身的半導體技術,反而是因為與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密切結合,建立了目前在全世界的重要市場地位。但問題是,隨著美國日益限縮中國能取得的各類先進半導體技術及人才,中國想要照過去的成功經驗,也就是過去台灣、南韓及日本建立本國半導體產業的成功經驗,挑戰愈來愈大。但米勒提醒,即使北京在發展先進製程上沒輒,但絕對別忽視在成熟製程上打亂市場秩序的可能性,也就是把之前以大筆政府補貼扶植中國太陽能產業的作法拿出來,玩爛了全球市場一樣。 若哪一天真的如此,從台灣、日本、歐洲到美國,可能就要頭大了。

日期:2023-03-28

理財

明明是高薪的律師工作,為何工作7、8年他卻越努力越窮忙?你可以窮,但不可以有「貧窮思維」

19世紀的第一個億萬富翁、美國石油大亨約翰.洛克菲勒說過一句話:「整天工作的人,沒有時間賺錢。」這句話乍一聽很矛盾,工作是我們重要的收入來源,按照常理來說,應該是越努力工作,收入越高,可現實真的是這樣嗎?

日期:202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