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不良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不良共有2091項結果
健康

新冠變異株威脅未遠離,如何降重症、死亡率? 疫苗不可偏廢,抗病毒藥守最後一道防線

感染 COVID-19若能在發病後的五天內,及早服用Paxlovid、Molnupiravir之抗病毒藥物,可降低26%的長新冠機率,且能有效降低重症風險因子演變成重症、死亡的機率。

日期:2023-12-29

健康

台灣防疫成績了得!疫情期間醫療成本遠低預期...醫師點出感染管制仍有這三大隱憂

2020年至2022年,全球壟罩在新冠肺炎疫情。據國外研究預估,台灣疫情期間應產生的直接醫療成本及間接成本,分別每年329億元及2320億元,總計經濟損失為每年2649億元,相當於我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0.9%。

日期:2023-12-27

情感關係

無數老母親為了孩子能兼顧事業與家庭,再次投入顧孫的修羅場...心理諮商師:隔代教養也需要愛與肯定

進入職場的女性變得更多,如今也迎來了女性握有一定話語權的時代,理所當然地,女性在社會上扮演的角色也變得更加多元,不過,更讓人訝異的是,不論是以前或是現在,女性在家庭裡扮演的角色依然沒有改變。那麼,這一切究竟是為了誰而改變的呢?我也曾產生這樣的疑問,但無論如何,我都需要一位救星來分擔我一個人無法負荷的育兒生活,那就是我的母親。

日期:2023-12-27

政治社會

高血壓、糖尿病盛行率上升 兒童肥胖成公衛危機 搶救全民健康 社區營養師短缺難應援

人口老化、慢性病盛行加上疾病年輕化,台灣各年齡層國民都須從飲食根本,改善營養狀況。卡關四十年的《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終於三讀通過,這項立法,將為國民健康帶來什麼影響?

日期:2023-12-27

政治社會

賴清德萬里老家陳設曝光!曾說兒時最怕草蓆和白布...「台灣槍王」盼有同理心:賴對金錢很潔癖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由礦工寮改建的萬里老家,接連受到藍白陣營抨擊,賴清德最後宣布將把房子交付公益信託,優先作為礦工生活紀念館。有「台灣槍王」之稱的彰化縣伸港鄉怪怪貿易董事長廖英熙,在個人臉書貼出3年多前,跟好友造訪賴清德老家的照片,內部陳設曝光。廖英熙也說出賴清德曾提到心裡的痛。他說,當時賴清德提到,小時候放學回家最怕看到草蓆及白布,然而這些場景間隔一小段期間又會重複出現,感嘆「這是多麼悲傷的故事」。

日期:2023-12-24

情感關係

不打人不喝酒也沒小三、收入高還性格沉穩...為什麼別人眼中的好老公,在41歲妻子眼中卻處處惹人嫌?

「整天都在家跟小孩玩真輕鬆。」做點小事就覺得自己「有幫忙」而志得意滿……丈夫眼中「有什麼好生氣的啊!」的小事,都是賠上家庭關係的導火線。夫妻、婚姻,究竟為何物呢──。 作者小林美希思索再三,依舊遲遲找不到答案。夫妻以及男女之間的問題,終究是古今中外永遠探討不完的主題吧。曾經山盟海誓而共結連理,為何日後卻深惡痛絕到「希望對方死一死」呢。本書從性別(社會性別)平等角度來看,頻繁出現平常盡量避免使用的詞彙,或許會令有些讀者感到訝異。這當然是因為如實還原採訪對象所說的話才會如此,但同時也想藉此證明一件事:性別角色觀念時至今日依然在日常生活中令受訪者們深受其苦。比方說,戰後嬰兒潮世代,當時的女性結婚後,就算不願意也得「主動離職」並隨夫姓,而且這被視為天經地義、理所當然,導致日後不得不過著仰賴另一半經濟能力的生活。即便自願成為全職主婦,當個賢內助操持家務與育兒,卻往往不被重視,付出的努力無法獲得評價,令許多太太感到煩惱。畢竟那是個大眾對離婚仍持有偏見的時代。女性一旦辭去工作出現空窗期,要再度就業便相當困難。若有小孩的話,教育費的開銷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統計,從幼兒園到大學就算全都讀國公立也大概要花769萬圓,國中小讀公立,其他讀私立時大約需要1280萬圓,若全都讀私立的話,費用約莫為2205萬圓。在這樣的背景下,導致女性沒有自信能靠著一己之力拉拔孩子長大,而無法下定決心離婚,接著就是無止盡的忍耐。相較於嬰兒潮世代的年輕時期,現代人對於離婚的排斥感已大幅淡化,但因為經濟問題而無法離婚的情況,在經過三四十年後的現在依然沒有太大的改變。

日期:2023-12-22

傳產

乾眼症新藥解盲失敗,這檔生技股開盤4分鐘熔斷、股價崩跌6成…4個月前才募資30億,下一步怎麼走?

全福生技(6885)週四(12/21)宣布乾眼症新藥BRM421在美國的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未達標,周五(12/22)賣壓大舉湧出、開盤價73元,4分鐘即觸發熔斷機制停止交易,股價崩跌6成、最低下探28.8元。全福表示,乾眼症新藥BRM421三期臨床試驗結果,主要療效指標未達統計學顯著差異,後續會訂定開發策略,待研究完整數據後會繼續進行細部分析討論。全福才在8月募資完成,除了提前完成且實際認購超過原訂目標2倍之多,金額高達30億元,現在解盲失敗、股價崩跌,投資人恐怕也很想知道下一步怎麼走。

日期:2023-12-22

健康

便便是黑色的?先看看有沒有吃這4種東西!中醫師教你從4顏色簡易判斷:每週排便小於2次才算便祕

自我檢視脾胃健康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觀察自己排便的狀況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中醫有「看便識病」的方法,就是依照排便的次數、色澤、粗細、形狀、氣味等等,來評斷患者的體質或疾病,也可以反映出五臟六腑、身體氣血是否通暢。

日期:2023-12-21

情感關係

2姊妹從小沒見過毒蟲爸,坐牢變「愛滋植物人」卻要她們接回照顧合理嗎?法官衡量1關鍵這樣判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真的是對的嗎?華人在根深柢固的孝道倫理觀念下成長,但面對某些家庭案例,這句話或許成了無形的枷鎖。據悉,有一男子從小就混幫派、染毒癮,早已成了進出監獄的常客,如今老了染愛滋病又變成植物人,社會局卻要求由親戚扶養長大的兒女將他接回照顧,這樣合理嗎?法官在權衡之下做出判決了。

日期:2023-12-19

健康

新冠病毒變不停,如何維持群體免疫? 後疫情時代,與病毒共存大作戰

根據衛福部2022年十大死因統計,該年「COVID-19」的死亡人數為1萬4,667人,超過肺癌死亡人數(10,053人),且年齡層在65歲以上占了86%!疫情高峰期的挑戰已過,但威脅始終存在。

日期:202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