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中共的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中共的共有278項結果
政治社會

面對台灣,中共強調「寸土不失」…卻被金庸當年1句話打臉!謝金河談習近平中國夢:王朝頹危前兆

金庸的前瞻遠矚這一集的年代數字台灣,我邀請來賓一起探索過去400年來台灣走過的歲月,從1624年荷蘭人在台南建立熱蘭遮城,到1626年西班牙人在基隆和平島建立聖薩爾瓦多城,台南市及基隆市政府都邀請考古專家挖掘歷史古蹟。未來二,三年,台南及基隆市都可以舉辦建城400年的慶祝活動。這一集,我原以為是冷門題材,沒想到收視率奇高,也許大家逐漸重視台灣走過的來時路。

日期:2022-11-08

政治社會

駭人聽聞!范疇揭中共元老特權秘辛:定期輸換年輕人血液「進院坐輪椅,出院用走的」

過去30年來,中國崩潰論,乃至於中共專制政權垮台的議題,持續引發各方論戰。而世界是在演化的,昔日「南斯拉夫」解體後已成歷史用語,面臨內外交迫的中共極權還能走多久?面對這位亦敵亦友的強鄰,你究竟了解多少? 本書是一本設想中共集權財政解體後的「狀況分析報告」。先以可量化的財政標準,論斷中共統治框架已經鬆動;再分析國內外甚至跨區域、跨國家的因素對「後中共的中國」將產生何種動力或阻力;接著,針對中共於解體後所可能主動或被動採取的動作進行推演,以及這些動作會如何形塑「後中共的中國」樣貌;最後從台灣的國家利益角度,告訴台灣人在政治、民防、經濟和國際等領域中,可以做哪些超前部署的「預策」。

日期:2022-11-02

國際總經

股市的「東降西升」

中共20大落幕了,中、港、台10月股市表現脆弱,其中的港股已跌到1997年回歸前的水準;對照美股在10月的強力反撲,股市出現「東降西升」現象,是判斷20大後世界經濟的焦點之一。

日期:2022-11-02

政治社會

用人以「敢鬥爭」優先!習近平20大報告、這1.6萬字沒說出口…一文揭密「選擇遺漏」重要關鍵

10月22日,為期一周的中共第20屆全國代表大會正式閉幕,會後,一幅由習近平治理下的「新中華帝國」圖景,也在全球媒體與資本市場的一片驚詫聲中,緩緩鋪展開來。究竟,20大報告中的「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是什麼?究竟,台海戰爭的火線是否可能引燃?究竟,大權在握的「習家軍」,又將把中國經濟帶往何方?

日期:2022-10-26

中共20大 特別報導

中共20大》一個因素決定中國是否武力犯台 習近平冷眼看胡錦濤被架走背後的3個意涵

為期一周的中國共產黨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共20大),於10月22日閉幕,在隔日登場的第20屆一中全會上,破例3連任中共總書記的習近平,帶領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正式亮相。

日期:2022-10-24

國際總經

胡錦濤真是健康問題?中共20大「整肅髒畫面」刻意露出 離場時間點警示意味濃,BBC:恐怕不是意外

英國廣播公司(BBC)駐北京記者麥笛文(Stephen McDonell)報導,在22日中共二十大閉幕會議上,中共前總書記胡錦濤被要求離場的畫面成為全球關注焦點,引起諸多揣測。報導指出,胡錦濤在鏡頭前被帶離場,他離場的時間點,可能不是意外。

日期:2022-10-23

政治社會

中共20大》曾坐牢、被下放當農民 回顧習近平從政路,「小火慢燒」力排眾敵奪大位

編按:中共20大10/16登場,除了人事更替和美國、日本的政治角力,中國的經濟也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而習近平雖然幾乎可以確定會連任第三任,但是這次,中國內部也罕見出現反習聲浪,甚至北京路上還出現罷免習近平布條。20大到底會談什麼、結果如何,外界都在看。回顧習近平從政路,當初尚未坐上國家主席大位時,他已經貴為王儲,但是行事作風極為低調,他以「小火燒溫水,長燒不斷火」來描述自己的工作態度,這樣一位天天燒小火的人物,又憑藉著什麼獨到的工夫,超越數以億計的競爭者,取得十三億人的九五尊位呢?為什麼他對台灣並不陌生?(原文刊載:2010/10/28 更新時間:2022/10/15)

日期:2022-10-13

科技

台海若戰爭,張忠謀直言「台積電會被摧毀」!美國只撤T家工程師?陸行之:其他台灣人怎辦?

編按: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CBS ) 60 Minutes節目訪問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張忠謀表示:「若經濟福祉是中共的首要之務,我認為中方會避免攻擊台灣」。行政院長蘇貞昌周二(10/11)在立院備詢也被問到這個問題,他說,就像張忠謀說的,對岸若用武力拿下台灣,台積電都被毀了,這對世界半導體與供應鏈是災難,中國不僅得不到東西,還會得罪全世界。而日前《彭博》引述匿名人士說法,指如果中國入侵台灣,美國會考慮撤離台灣晶片工程師,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則是感到無言也不知怎麼評論,他在臉書上寫到,如果這事真會發生,不但對台灣及全球半導體及科技業是超級重大影響,「理論上有利於那個產品一直在延遲的英特爾,以及一直跟台積電搶第一的三星」。陸行之分享3個重點,他認為,在戰爭下「誘使」台積電員工赴美,跟誘使一堆歐洲猶太人科學家赴美有異曲同工之妙,「除了台積電4萬員工及家人外,不知道其他重點半導體人才是否跑得掉?那菁英跑了,我們其他人及台灣怎麼辦?」此外,「美國政府就算是台灣很重要的夥伴,憑什麼可以私自決定摧毀台積電設施,等同摧毀台灣整個半導體及科技產業的命脈?這些美國政客在胡扯什麼?」最後陸行之說,其實最近美國對中國加碼管制HPC先進晶片、半導體設備,美國半導體人才等,如果同樣套用在台積電上,就已經很慘、等同殘廢了,何須摧毀台積電?

日期:2022-10-11

國際總經

重磅觀點〉猜人事 更要懂得掌握局勢 北京未來兩年鎖國?掀戰? 二十大後台灣的危與機

危險中作出抉擇、機會前抓準時機,才是勇敢又聰明的人,中共的二十大,對台灣而言,就是一個風險與機會並存的時刻。

日期:2022-10-05

國際總經

權力核心〉盤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熱門人選 重頭戲在二十大閉幕後 誰能躋身中國最高決策機構?

中共「二十大」即將於北京召開,外界關注誰能「入常」?誰將被「七上八下」?誰又是下任總理熱門人選?《今周刊》彙整國際權威專家意見,一一為讀者解析。

日期:2022-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