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中國共產黨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中國共產黨共有359項結果
國際總經

美眾議員提《不歧視台灣法案》 籲美國政府支持台灣參與IMF

美國聯邦眾議員金映玉(Young Kim)日前透過新聞稿表示,她和另一名眾議員葛林(Al Green)共同提出《不歧視台灣法案》(Taiwan Non-Discrimination Act),呼籲美國政府,支持台灣參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日期:2023-01-28

科技

從趙偉國揚言「買下台積電」,到如今富士康賣股!紫光失速的背後藏著習近平對中國半導體的盤算?

編按:近日鴻海宣布子公司富士康釋出紫光股權,處分總金額53.8億元人民幣,震驚市場。回到2015年,當時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高調訪台,還揚言「買下台積電、合併聯發科」,不料7年過去風水輪流轉,紫光破產、反觀台積電卻挾全球半導體晶圓代工龍頭之姿,在美國、日本多處設廠。紫光究竟如何從風光一時走到如今失速下墜?下面是獲得「伯恩-上田國際記者賞」的太田泰彥的觀察...

日期:2022-12-21

國際總經

時隔45天「被離場」胡錦濤再度同框習近平!一路送行江澤民「作最後訣別」

中共前國家主席、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的遺體今早(12/5)移往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根據官媒《新華社》報導,上午10時舉行告別式,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等中共黨政高層向江澤民的遺體行三鞠躬,護送江澤民遺體到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報導指出,中共前總書記胡錦濤也前往醫院為江澤民送別,這是自10/22中共20大落幕當天,胡錦濤「被離場」後,時隔45天「被報導」出席公開場合。央視《新聞聯播》周一晚上播出現場畫面。

日期:2022-12-05

政治社會

中國「白紙革命」是什麼?為何被認定六四後最大示威運動?4個「白紙革命」意義起源與進程必看

近日在中國各地掀起的白紙革命,示威浪潮甚至在歐洲開展,被認為是1989年六四事件以來最大規模的中國集會示威運動。根據日本金融服務機構野村控股預測,至11月中旬,全中國有1/3地區與人口正受局部或完全封控,等同於中國經濟產出總量至少2/5受影響,讓企業與民眾已經出現防疫疲累。11/22微信出現一篇《十問》的文章,該文章就當前中國執行動態清零政策時產生的問題,向衛健委提出了「十問」,其中提到2022年世界盃沒有核酸檢測及沒有現場觀眾戴口罩,質疑中國人現在是否活在不同的星球,獲廣泛轉載。雖然這篇文章及相關帖文已遭刪除,外界視其為中國民眾對恢復正常生活遙遙無期發出的怨氣,而新疆大火更將怒火點燃,進而引爆「白紙革命」。正在進行中的「白紙革命」意義緣由?為什麼會發生這場運動?4個白紙革命不可不知的關鍵一次了解。

日期:2022-12-02

國際總經

江澤民:若要軍事行動,宜早不宜遲...強硬「江八點」的開端,要從27年前李登輝美國行說起

「如果我們要採取軍事行動,宜早不宜遲。」二○○○年陳水扁接任中華民國總統後,對兩岸關係已不再期待的江澤民曾私下向共軍將領作上述強硬表態。「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一書中,揭露江對兩岸關係的幕後態度,他在內部講話曾以「奴性十足的美國崇拜者」形容部分台灣政治人物,厭惡之感表露無遺。

日期:2022-11-30

國際總經

江澤民病逝,享耆壽96歲!在混亂中崛起,帶領中國走出封閉孤立,提拔習近平上位,晚年卻被警告「人走茶涼」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2-11-30

政治社會

江澤民病逝享耆壽96歲…《亞洲週刊》:他信奉暴力實踐暴力,因「六四」登上權力顛峰

中共前國家主席江澤民週三(11/30)病逝,享耆壽96歲。新華社報導,江澤民因白血病及多重器官衰竭,中午12時13分在上海病逝,新華社也以黑白畫面哀悼。

日期:2022-11-30

國際總經

白紙革命》民眾抗議皇帝治國!中國「自囚」五分之一GDP,習近平堅持清零恐讓經濟躺平?

一場火災引爆中國民眾怒火,實施近3年的嚴格防疫,讓人民再也無法忍受,決定走上街頭,表達對中共統治的不滿。

日期:2022-11-29

政治社會

「白紙革命」讓習近平有壓力?國務院沒「寬鬆防疫」最後只給8個字...陸港股漲明天呢?

上海抗爭群眾在上周末齊聚烏魯木齊中路,高喊習近平下台、共產黨下台後, 北京、武漢等地全中國19省、至少91所高等院校先後組織響應、發起抗議活動「白紙革命」,這是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掌權10年來,從未曾見過的全國性抗議活動。由於反封控抗議越演越烈,「健康中國」微信公眾號周二(11/29)上午公布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下午3點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衛健委發言人米鋒表示,當前各地正在抓實抓細做好疫情防控,要根據檢測、流調結果做好風險研判,精準判定風險區域。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應解盡解」,減少因疫情給群眾帶來的不便。國家疾控局監督一司司長程有全說,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專門制定了核酸檢測、風險區劃定及管控、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居家健康監測等4個技術性檔,提出防範應對措施,只要各地嚴格落實到位,就可以有效降低疫情風險。 另外,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表示,60歲以上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後引發重症的危險人群,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更是重症的高危人群。「 我們有老年人的家庭和養老機構就更應該防範感染的風險」。 由於國務院並未規定新防疫調整,眾人失望之情都反映在臉上,央視直播時掃到一名記者筆記的情況,網友說記者會都開了10多分鐘,他卻只寫了一行字。

日期:2022-11-29

國際總經

卡達世足賽讓中國民眾看見「正常世界」 習近平足球夢沒成真,封城防疫引爆白紙革命

2022年世界盃足球賽,於卡達時間11月20日正式登場,賽場上,大批球迷熱情歡呼,幾乎看不到有人戴口罩,且卡達公共衛生部10月底便宣布,取消入境前的新冠病毒檢測規範,將疫情對這場足壇盛事的影響,淡化到最低。

日期:202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