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中國科技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中國科技共有260項結果
聰明理財

2020最強ETF績效暴衝91%!漲幅更勝台積電、聯發科,誰說ETF表現就是溫吞?

2020年投資市場在全球央行大印鈔下表現亮眼,回顧2020年所有掛牌ETF的表現,漲幅最多的一檔繳出飆漲91.37%的成績,漲勢更勝2020年的飆股聯發科(漲幅68.97%),而漲幅排名第二與第三的ETF也分別有52.15%與46.95%的漲勢,顛覆過往投資人認為ETF因為風險分散,報酬相對溫吞的想法。

日期:2021-01-04

科技線上

不只蔣尚義及梁孟松! 台積電最大中國對手 還有過這4位台灣戰將

半導體原本只是兩岸科技業的主要競爭領域,過去三年隨著美國川普政府將美中貿易戰升級為科技戰,並接連對中國手機及通信設備龍頭華為及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等重要廠商,祭出出口管制及投資禁令等各種限制,兩岸半導體競爭已經蒙上濃濃的政治味。因此,當2013年從台積電執行副總暨共同營運長一職退休、人稱「蔣爸」的蔣尚義,不論是2016年受聘為中芯國際獨立董事、2019年接掌武漢弘芯執行長,或是本周確定接任中芯國際副董事長,全都引起國內半導體業側目。因為,1997年他被延攬返台接任台積電研發副總後,最大戰功就是把台積電的技術水準從國際二軍拉到一軍,甚至獨霸全球,所以沒有人敢小看他的影響力。其實,從2000年中芯國際創立至今,中國晶圓代工業一直離不開台灣半導體人才的專業及貢獻。以中芯國際為例,從創辦人張汝京以降,在歷屆董事會及經營團隊,至少有六位高層來自台灣。更有意思的是,其中四位來自台積電(2330),或曾經任職台積。

日期:2020-12-17

科技線上

台積電讓台灣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地方」 拜登將改變美中情勢?台灣半導體還能享有訂單紅利?

日前,《紐約時報》刊登1篇由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Morgan Stanley Investment Management)全球首席策略師夏瑪(Ruchir Sharma),所撰寫的文章,該文稱,隨著美中冷戰持續加劇,台灣的半導體技術和市場影響力,將更具優勢;但,令人好奇的是,在白宮易主後,夏瑪筆下的台灣優勢,是否會有所改變?

日期:2020-12-17

科技

中美紛爭催化全球軟體業務——論軟體開發商資通電腦

即使美國政權更迭,科技股仍將為美中雙方重點保護對象。近年來新科技圍繞AI及5G,也從中衍生出龐大資安商機。

日期:2020-12-16

國際總經

曾揚言入股台積電、買下聯發科 陷破產危機的紫光能靠「2大救命繩索」起死回生?

曾揚言入股台積電、買下聯發科的紫光集團,財務風暴愈演愈烈,多筆境內外債券陸續跳票引發交叉違約。身為紫光的大家長趙偉國,要如何拯救這家被認為是中國半導體國家代表隊的公司?

日期:2020-12-16

全球股市

建立「居高不懼高」心態 最強操盤手公開私房飆股

多頭行情氣勢正旺,哪些趨勢成長股最給力?飆股贏家帶你在資金洪流下,精準布局漲勢黑馬股。

日期:2020-12-09

科技線上

「為什麼中國這麼多廠搶不過台灣?」 黃崇仁:這三個原因 讓寶島掌控全球半導體命脈!

力晶集團暨力積電(6770)董事長黃崇仁認為,當前台灣之所以掌握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命脈,原因至少有三,首先是20~30年前半導體是少數未能將產線遷移至中國的科技業,反而在台灣開花結果。第二,中國IC設計業蓬勃發展,但在地產能遠遠跟不上需求,因此亟需台灣晶圓代工的產能支援。第三,美國川普政府大力打壓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繼華為之後將矛頭對準中國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SMIC),促使非陸系的各家IC設計業者訂單轉進台灣。

日期:2020-12-07

理財

大拙勝大巧,中國重練基本功

十四五計畫政策轉向,追求高品質發展的長期競爭優勢。

日期:2020-12-03

科技

芯鼎三年轉型成功 靠他的「不偏食」策略

老牌數位相機IC設計公司芯鼎,在董事長詹文雄跳出掌舵以來,往車用領域轉型發展,他大膽下決策,移動資源到業績稀少的領域,瞄準兩大潛力市場,三年下來,終於端出重要戰績。

日期:2020-11-11

焦點新聞

〈觀察〉美國大選拜登聽牌 對台灣政經六大影響面面觀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仍未出爐,但是拜登贏面較大,反映到財經面,似乎利大於弊,台股已經連 5 紅,新台幣更是狂升,6 日彭淮南防線一度失守;面對白宮可能變天,對台灣政經面將有六大影響。

日期:20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