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主角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主角共有2376項結果
國際總經

大調薪時代!日本勞工薪資待遇大獲全勝,日企「春鬥」調薪幅度最高14%

2024年日本春鬥大放異彩,最高調薪幅度逾14%,調薪幅度10%左右的企業亦不在少數,許多企業的調薪幅度更是超越工會要求,整體平均調薪幅度創下33年以來的新高!

日期:2024-03-18

生活消費

連《哈利波特》艾瑪華森都愛他的珠寶…台灣設計師鈦金藝術紅到國際:催生每件作品都得3、5年

AKACHEN鈦金藝術家陳智權近日發表他的全新作品「鳶尾花」,同時宣佈,2024年他的珠寶作品受邀於11月在美國加州鮑爾斯博物館(Bowers Museum)進行為期5個月的個展。之後再巡迴至德州休斯頓自然科學博物館(Houston Museum of Nature Science)展出。「鳶尾花」也將加入美國巡迴個展中。

日期:2024-03-11

政治社會

奧斯卡2024/宮崎駿《蒼鷺與少年》摘金、《奧本海默》超橫掃7獎最大贏家…完整得獎名單一次看

今周刊編按: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3月11日在美國加州洛杉磯杜比劇院登場,此次的入圍名單中,以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新片《奧本海默》囊括13項入圍,成為今年最大贏家,《可憐的東西》入圍11個獎項緊追在後。其中以《奧本海默》奪最大獎,狂拿7獎成大贏家,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席尼墨菲)等獎項。

日期:2024-03-11

美食旅遊

一坨肉餅中有50萬隻蚊子,營養價值甚至比牛肉還要高!盤點5種離奇「昆蟲大餐」,你能接受幾道?

人類屬於靈長類動物,從根源上來說,屬於雜食動物,大自然中的任何東西都會拿來嘗試一番,昆蟲也不例外。隨著人類文明發展,我們逐漸選擇好吃又有營養的肉類和蔬菜類,慢慢開始對昆蟲嗤之以鼻。但與此同時,又不得不與昆蟲競爭著空間與食物;於是,或是出於好奇心,或是出於無奈,有許多昆蟲逐漸被人們接受且端上餐桌。

日期:2024-03-08

科技

拍父親的故事 中保科林孝信著作搬上螢幕 時代劇新高度 《商魂》挑戰國際版權

一個時代的故事,如何變得好看?近來台劇《商魂》播出後,跌宕起伏的劇情,和精緻的場景,均獲台灣觀眾讚揚,下一步,製作團隊更將挑戰國際市場。

日期:2024-03-06

政治社會

酒樓賓館,未成生意先有情

(今周刊1420)時代篇章、股海搏殺、人情冷暖⋯⋯,《繁花》裡的不同面向,各有深刻的音頻觸發巨大共鳴與回響;不只對岸,台灣亦然。本刊特邀長期支持文化內容的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股市投資名家呂宗耀、曾代表外資投資銀行在上海金融圈奮戰的劉奕成,透過手札似的親筆撰文,分享他們在書裡、戲裡所觸發的聯想與回望。

日期:2024-03-06

政治社會

心轉境或境轉心? 《繁花》裡的投資靈動

(今周刊1420)時代篇章、股海搏殺、人情冷暖⋯⋯,《繁花》裡的不同面向,各有深刻的音頻觸發巨大共鳴與回響;不只對岸,台灣亦然。本刊特邀長期支持文化內容的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股市投資名家呂宗耀、曾代表外資投資銀行在上海金融圈奮戰的劉奕成,透過手札似的親筆撰文,分享他們在書裡、戲裡所觸發的聯想與回望。

日期:2024-03-06

政治社會

歌頌繁華,或也曲筆寫滄桑?

(今周刊1420)時代篇章、股海搏殺、人情冷暖⋯⋯,《繁花》裡的不同面向,各有深刻的音頻觸發巨大共鳴與回響;不只對岸,台灣亦然。本刊特邀長期支持文化內容的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股市投資名家呂宗耀、曾代表外資投資銀行在上海金融圈奮戰的劉奕成,透過手札似的親筆撰文,分享他們在書裡、戲裡所觸發的聯想與回望。

日期:2024-03-06

政治社會

股海 商鬥 浮生 拆解繁花熱

(今周刊1420)今年1月9日,在上海證交所掛牌的新華傳媒股價盤中一度漲停,自去年12月27日算起,9個交易日漲幅約達27%。新華傳媒的前身是上海時裝集團,1994年掛牌時,被稱為「中國時裝第一股」。

日期:2024-03-06

職場

從面對千瘡百孔的婚姻,到服務23萬孩童...世展會長李紹齡用「回饋」踏出泥淖:責任讓我不能離開

當孩子說「童年最快樂的事,就是看到世界展望會的車到來,就知道家中糧食有著落了!」台灣世界展望會會長李紹齡,正在做著逆轉孩子的生命的事,同時也在逆轉自我。她成長於高度重視「紀律」的軍官家庭,雖然衣食無缺,但卻是帶著「無惡意的傷」長大成人,更將「傷」帶進婚姻、家庭,長成她生命歷程中的荊棘。習以為常的紀律、黑白分明成了「雙面刃」,面對丈夫外遇加上創業失敗的負債,李紹齡熬出一身病,更一度退出職場長達5年。苦於「精神官能症」、壓力大到爆瘦,心底更不時縈繞著輕生的念頭。身為人母的她,四處擺放3名孩子的照片,時刻提醒著自己還有責任「我不可以離開」。踏出泥淖,是夫妻倆靠信仰的力量,與自我和彼此和解,李紹齡決定從追求高壓的廣告行銷,轉換至非營利組織,為國內外23萬名受助孩童灌溉更多資源與機會,也開啟了人生的逆轉時刻。

日期:202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