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九二共識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九二共識共有258項結果
政治社會

「若台灣人民沒有國家認同,那未來已被註定!」學者提悲觀前景:兩岸政治將重新融合、改造

就像我一再強調的,台灣的疑美論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只是有許多台灣學者們有如此的想法。 更有少數的人膚淺的斷定美國政府對台灣的一切政策都是在為美國軍火製造商推銷武器。以下是我與一位美國同事對於台灣如今的疑美論的綜合看法,供大家參考。

日期:2023-04-15

政治社會

讓台灣成為民主世界MVP!賴清德登記民進黨總統初選,轟中共大玩和戰兩手策略、揭3目標4挑戰

民進黨周三(4/12)召開第20屆第12次中執會,身兼黨主席副總統賴清德迴避,推選代理主席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主持,會中通過2024年第16任總統提名候選人案,正式公告由賴清德代表民主進步黨參選2024年第16任總統。賴清德獲得黨內提名後發表談話,強調上周總統蔡英文的出訪,與前總統馬英九的中國行,呈現對台灣不同的意義和價值。馬是走回過去一個中國原則框架,蔡總統則是在民主的道路上走向國際迎向未來,這正是2024年之後的國家未來兩個截然不同的選項。賴清德也揭示、承諾將帶領全體立委候選人完成2024年大選兩大總目標為總統高票當選、國會單獨過半,並以此穩定的民主力量,實踐「民主團結」、「民主治理」,以及「民主和平」三大民主行動,來推動國家希望工程,達到「民主」、「繁榮」、「和平」的目標。至於有關第11屆區域立法委員黨內初選作業,民進黨新聞部主任、發言人張志豪轉述表示,共計有39個同額競選選區停辦民意調查作業,2人以上登記參選之14個選區須辦理民意調查作業。民進黨中執會審查2024年第11屆區域立法委員提名初選76位登記參選人,經業務單位審查,除「公職候選人提名條例」第六條規定的消極資格將轉請中選會協助查證外,其餘參選資格均符合規定。此外,會中也同意屏東縣第一選區黃信茗、嘉義縣第一選區黃榮利、高雄市第三選區劉世芳退選,退選後嘉義縣第一選區形成同額競選,一併同意停辦民意調查作業。針對高雄市第三選區劉世芳退選後,該選區形成無人登記,後續提名作業,是否重新辦理初選登記作業或採徵召方式,交由2024大選提名策略小組進行研議後,再送中執會決議。(原文刊載於2023-03-15,更新時間為2023-04-12)

日期:2023-04-12

政治社會

中華民國對中國擁有主權,只是沒治權「這是詭辯」!他翻遍學術著作:主權不可分割道理也能曲解?

黃介正博士(國民黨國際部主任,美國喬治城大學國際關係博士)的立場向來算是深思又中肯,至少值得我們在自由民主的社會討論與交流。只是黃博士曾多次表示依據Treaty of Westphalia(威斯特伐利亞條約)而斷言中華民國對中國大陸擁有主權(sovereignty),只是沒有治權(governance),我聽到後遍翻學說著作,找不到這種詭辯(sophistry)。難道我多年來教美國學生關於主權的最基本的概念都錯了嗎?為什麼台灣至今沒有任何一位學者出來糾正?

日期:2023-04-09

政治社會

馬英九「兩邊都中華民國」、宋濤「家裡事商量辦」,蔡英文:1970年的論述,現在已2023

今周刊編按: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宋濤4/6晚間在上海為前總統馬英九餞行時指出,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家裡面的事」商量著辦,都能得到妥善的解決,決不能讓外人插手。決不能容忍「台獨」分裂行徑,勾連外部勢力搞台獨「注定失敗」。兩岸同胞要相向而行、攜手並進,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共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榮光。馬英九則表示,這次到大陸祭祖、交流,深切體會兩岸應珍惜「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在此基礎上恢復交流,避戰謀和。兩岸都是炎黃子孫,同屬中華民族,應一起推動和平,奮鬥合作,振興中華。對於馬英九赴中談話時提到,「我們的國家分兩個部分,一個叫台灣地區,一個叫大陸地區,都是我們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對此表示,「現在已經是2023年了,他這個論述應該是在1970年代的論述,這個講法跟現在環境是有些差距的」。

日期:2023-04-07

政治社會

「蔡英文是世界上最重要領導人之一」紐約時報:贏得可靠對話者的地位,北京排擠她是弄巧成拙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04-06

政治社會

赴湖南大學「解釋」兩岸關係條例,馬英九盼真誠交流:台灣與大陸同屬一個中國

前總統馬英九參訪中國行程今(2)日進入第 7 天,前往湖南大學進行中台學生座談會,在會議尾聲馬英九特地補充說明了兩岸關係,點出「我們國家中華民國於 1997 年修改憲法,一個是台灣地區,一個是大陸地區,都同屬一個中國」。

日期:2023-04-02

政治社會

馬英九見國台辦宋濤,喚習近平「這稱呼」!稱有九二共識才能共創雙贏、追求和平

前總統馬英九拜訪中國祭祖行程第三天,他在週四(3/30)晚間與國台辦主任宋濤面談時,以「習先生」稱呼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習近平,並表示他今年將滿73歲,能夠踏上「大陸」土地並將到湖南老家祭祖,對他個人意義重大。馬英九也不忘再提「九二共識」,他表示「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強調在他總統任內有了「九二共識」,能實現三通直航,兩岸交流暢通,也讓兩岸人民都受惠,且有「九二共識」,兩岸才能擱置爭議,共創雙贏,共同追求和平發展。

日期:2023-03-30

政治社會

馬英九12天行程曝光,國台辦歡迎「但未提前總統3個字」!連自家人都憂影響2024大選曾勸阻

今周刊編按:前總統馬英九將於3月27日至4月7日赴中國祭祖,還將率領30名青年學生與大陸多地大學生交流,對此,國民黨回應,尊重馬前總統辦公室規劃,也對馬前總統訪中致上祝福之意。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召開記者會表示,此行是前往中國祭祖,馬英九的3位姐姐、1位妹妹都會同行,而太太周美青有事不會前往。至於馬習會都互稱先生,這次去中國也是稱先生,對岸會用尊重、禮遇和安全的方式接待。對於是否會臨時安排去北京,蕭旭岑表示,行程很滿,不會臨時到北京,也不會會見北京相關人事,有關維安的部分則尊重國安局相關安排。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周一(10/20)上午表示,大陸方面歡迎馬英九先生來大陸祭祖、參訪,並帶領台灣青年學生前來交流。馬曉光表示,慎終追遠是中國人的傳統,清明節祭拜祖先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習俗。兩岸青年加強交流交往,能夠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增添新生力量、注入青春活力。「我們願意為馬英九先生來訪提供必要協助,祝他此行一切順利」。國台辦聲明雖展現歡迎之意,文中卻隻字未提「台灣」二字,也未提及馬英九的「前總統」頭銜,僅稱他的全名或是「先生」。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3/19晚間表示,總統府目前尚未接受相關訊息。依照相關法規,馬英九的出境管制期限在2021年5月19日雖已屆滿,但若欲前往中國,仍必須依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辦理,應於赴中前及返台後向總統府申報。根據規定,馬英九赴中必須在出境前2日及返台後7個工作日內,分別填具進入大陸地區申報表,並檢附必要之佐證資料,向原服務機關申報。只是,馬英九卸任總統已7年,也不是在野黨的黨主席,即便如此,馬英九登陸的政治效應仍是難測,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連自家人國民黨都傳話希望馬英九不要去中國,以免打壞國民黨2024的布局。

日期:2023-03-20

政治社會

中國人大閉幕,習近平3連任再提一中及九二共識「反台獨、堅定推進統一進程」…陸委會回應了

今周刊編按:中國全國兩會周一(3/13)正式閉幕,國家主席習近平第3度當選國家主席與中央軍委會主席,如何處理兩岸關係備受關注。他發表談話首度提及「台灣問題」,表示將積極促進兩岸和平發展,反對台獨分裂,強調將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進程。該段話說完,現場掌聲持續12秒。對此,陸委會主委邱太三表示,對台政策應維持不變,基本上習近平的對台基調,就是所謂的促統促融,跟反台獨反介入,不過他們還是沒有看到整體台灣人民最重要的核心所在,也就是希望能尊重台灣的主權跟領土,更重要的是,尊重我們的民主自由機制。

日期:2023-03-13

國際總經

「中共2號」李強接總理,卻連弱勢總理都稱不上…全面「習核心」擴權無極限!台灣人要懂的4解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強周六(3/11)成為中國國務院新總理,新華社報導,大會經投票表決,決定李強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63歲的他是中共領導層中,繼周恩來後,第一個沒當過副總理卻直升總理的。李強上位二把手後的角色,會因為深受習近平信任,而採取更務實、對民營企業更友善開放的態度?或者一如其在上海市委書記任內主導封城的作為—更加貫徹習意志?答案呼之欲出。

日期:2023-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