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乾旱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乾旱共有187項結果
生活消費

中南部解渴有望?氣象專家曝未來2周降雨預測 2縣市已「供5停2」演練

當前台灣水情告急,尤其中南部水庫狀況更為吃緊,全國從上到下無不關注何時能天降甘霖,一解旱渴;未來2周的降雨預測出爐,但是否能真正幫助到水量庫存,來場及時雨,氣象專家對此並不樂觀。適逢百年乾旱時期,大家應盡可能地節約用水,一同度過缺水危機!

日期:2021-03-12

科技

缺水警報》水情吃緊衝擊台半導體大廠 美周刊:出貨蘋果、特斯拉恐遭影響

台灣可謂當今全球最大半導體生產基地之一,不過,包含台積電等數家重要晶圓代工大廠正遭受數十年來最嚴重的干旱,巴隆周刊 (Barron's) 周三 (10 日) 報導,若水情持續吃緊,晶片短缺恐進一步惡化,蘋果、特斯拉等公司將受波及。

日期:2021-03-12

政治社會

台積電霸業如何不被56年大旱打敗? 別管鑿井了 專家斷言「這三件事」才是正解

台灣逢56年來最大乾旱! 外國媒體上個月警告,旱象恐衝擊台灣半導體產能、影響股價,對此經濟部長王美花日前公開表示,「科學園區和工業區用水需求,可在旱災期間鑿井使用」。此言一出在網路掀起熱議。王美花事後澄清,這是竹科廠商建議,且鑿井早有前例,但外界仍罵聲四起,批評不濟燃眉之急。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駱尚廉指出,在估算地下水量、安全取水量前提下,鑿井確實是緊急應變手段,但並非長遠之計,反而海水淡化、回收水設備更新,以及在都市外圍間防洪地下蓄水道,才能因應極端氣候。

日期:2021-03-10

房地產

打房短期陣痛!北台灣房價漲定了 專家:買房把握上車機會,觀望車票恐更貴

據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2020年Q4新成屋、預售屋成交行情持續上漲,而且是自2014年Q3、睽違6年多來,重新出現各縣市季增幅與年增幅全面轉為正成長,連此前最弱勢宜蘭地房價也出現急彈。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雖然去年Q4房市籠罩在打炒房的陰霾中,但因有著低利支撐與買氣穩定應援,以及營造工、料雙漲的環境下,建商持續調漲售價趨勢不變。雖然房價持續上揚,但打炒房確實已經產生抑制效果;假如沒有打炒房措施,則Q4季漲幅恐怕會更大。

日期:2021-01-14

焦點新聞

曾1年漏掉近5億噸水,如今減少的漏水量可裝滿逾1座石門水庫!56年來首度汛期無颱,台灣如何留住更多水?

今年是1964年以來,台灣首度出現汛期無颱風,且6至9月,水庫集水區降雨量,僅有歷史平均值的2到6成,加上中央氣象局預測,受反聖嬰現象影響,明年春雨可能偏少,故桃園、新竹、苗栗及台中供水區水情燈號,自10月14日起,由代表「水情提醒」的綠燈,轉為「實施自來水減壓供水」的黃燈。

日期:2020-12-09

焦點新聞

台灣真有金鐘罩?氣象專家解密:為什麼2020年沒有一個颱風登陸台灣

2020年沒有颱風登陸臺灣的原因與影響專家意見

日期:2020-12-01

健康

台北捷兔在台灣已將近半世紀!謝金河:我的一大雙腳成了第2509次主題照片

台北捷兔2500次:我的一雙大腳!

日期:2020-11-22

科技

美國那斯達克水處理指數創新高——基士德科技在趨勢線上

缺水危機,逐漸受到全球重視,其對產業的威脅更不容忽視,無論是民生用水、企業用水或相關基礎建設,都將回歸產業趨勢線上,值得投資人注意。

日期:2020-11-18

國際總經

如果明朝有發達的國債市場,結局會怎樣?

假如中國也很早就有國債市場,中國歷史可能真的會不一樣!我們來探討「如果明朝有債券市場,結局會怎樣」這個話題。

日期:2020-10-27

政治社會

台北市》以教育為導向的都市計畫 柯文哲超前部署數位學習 幫弱勢族群拿到翻身門票

「永續政策,我最在意的就是教育,因為教育可以讓窮人翻身。」台北市長柯文哲感嘆,過去三級貧戶變總統的環境已經不復存在,所以,他任內大力推行「數位教育」政策,希望數位工具可以拉近貧富間的教育資源差距。

日期:20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