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二專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二專共有148項結果
聰明理財

存股總編謝富旭:年領百萬股息,從改變「投資記帳」方式開始!

德國哲學家韋伯認為,記帳方式的變革,大大促進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同樣的,一個對投資記帳方法的小小改變,可能引起您財富甚至人生的連鎖質變。

日期:2023-05-31

台股

1億元賠到剩50萬...悟出投資三鐵律「體育老師翻億元大戶」:斷頭慘敗教訓學到寶貴一課

編按:作者林上仁當了一輩子的國中體育老師,退休後竟能累積上億元身價,然而回顧整個投資歷程,真正讓林上仁刻骨銘心的,不是賺到第一個億的經過,而是從億元身價摔下來只剩50萬元的過程。「我父親是低調、保守的國文老師,見到我在股市賺大錢並不高興,只給了我十三個字:少年得志非福,賺錢容易守成難。結果真的被他命中,在一次事件中,財富全部付諸流水。」這次慘痛的經驗讓林上仁赫然驚覺,股市拚搏不只要比爆發力,更要比耐力,他從失敗中悟出3個投資鐵律,又再翻身到上億元身價!

日期:2023-03-21

職場

中年失業找工作好難!47歲大主管待業一年告白:年薪數百萬成包袱「小公司請不起,大公司沒位置」

專利加外派,大主管資歷燙金一樣難逃中年危機?

日期:2023-01-12

房地產

「我們這房不能斷子絕孫,借還是不借給句痛快!」堂弟為結婚買房湊不夠320萬頭期款,我該借嗎?

當面對資訊爆炸,各種消息滿天飛,尤其身為投資者的你,在面對財經新聞時究竟該如何解讀?但隨著每天接收到各種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的財經資訊,若只是單純的看過就忘、讀過而不懂,就可能賺錢不成反陷危機!因此,快速且精準的掌握到財經新聞中消息面的賺錢門道,不只可以躲掉金融危機、避免損失,還能取得最佳投資機會、領先他人。作者教你用案例一起看懂財經新聞...

日期:2022-12-16

職場

光靠醫院收入難存留學基金...護理師當foodpanda外送員攢錢圓夢、美甲型男也來跑單!

護理師正妹謝宜蓁心中有個留學夢,但只靠醫院一份收入,無法存到留學基金。為了存錢,她彈性運用排班以外的空餘時間投入外送行列。平時就愛騎車兜風的她,加入foodpanda,替自己增加一份收入,期盼早日完成留學夢!

日期:2022-12-02

2022縣市長選舉

女兒挖苦「別人60歲都安享餘年了」…柯志恩拚高雄市長:進棺材前都要不斷磨練

「可能這就是我的DNA吧!直到進棺材之前,會不斷接受『歷練』!」向來心直口快的柯志恩,代表國民黨出戰2022年高雄市長選舉,明知道勝選堪稱「不可能的任務」,依舊展現高昂鬥志,並不忘挖苦自家人,「哎呀!國民黨男人都想太多、躊躇不前,反而黨內女力的特質,是不畏戰、不懼戰。」對柯志恩來說,打這場選戰與她奉行的人生哲理相同,挑戰來了就接受,拚盡全力做到最好。

日期:2022-11-17

職場

中華郵政年終4.4個月保住了,交通部長承諾不縮水!郵局鐵飯碗很涼?他列缺點:3個月就想離職

中華郵政今年比照軍公教人員調升4%薪資,年終獎金則是考核獎金加績效獎金的加總,最多可領4.4個月,近期卻傳出恐面臨19年來首度縮水,原因除了調薪導致人力費用增加外,加上疫情使得高達4成第一線員工確診,導致加班費暴增,預估年底人事費用可能破288億元,因此年終獎金傳出減少0.3至0.5個月,引起反彈。對此,交通部長王國材今(10/27)日出面緩頰表示,郵政公司在經營、防疫表現優異,因此將排除用人費限額計算,讓員工照領4.4個月的年終獎金。

日期:2022-10-27

台股

台股從萬八→萬三,現在是歷史級買點?給存股新手的8大建議:此刻進場存股,該怎麼做

最近有年輕人看到現在股市大幅下跌,且自己也存了一些錢,覺得是買進的好時機,問我這時候該怎麼買股來存股,我想,今天就藉這個機會來說明一下我的建議,我整理成「五要三不」的8個原則,希望作為年輕人及初進存股領域的朋友們參考。

日期:2022-10-12

企業辦理職工運動專區

健康的員工 是全虹企業驕傲的財富資產

工作,不外乎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創造自我價值的成就感,但如果同時擁有健康樂活的身心,相信更是無價,想知道是如何辦到的嗎?來聽聽全虹企業員工的幸福分享!從事各行各業,一定都有不同的工作壓力,要讓每天的任務順利完成、保有對工作的熱情,就必須找到排解壓力的方式。

日期:2022-09-22

教育

高薪5-7萬不如公職穩…客運司機每天跑車10hr,自學考上司法特考「全國第13名」超勵志!

編按:主計總處日前公布7月失業率上升至3.78%,創下9個月以來新高,且預估8月還會再攀升。而在薪資方面,雖然今年1至6月經常性薪資平均44,262元,增幅達到3.02%,但物價同步上揚,實質經常性薪資41,452元,年減0.11%,是6年來同期首見負成長,顯示薪資成長跟不上通膨速度,實質薪資倒退嚕。特別是疫情尚未看到盡頭,讓在重災區包括觀光業、運輸業工作的民眾,只能苦撐甚至最後被迫轉職。有一位38歲客運司機,在社群平台分享自己雖然一個月薪水有5-7萬,但還是擔心飯碗有一天會不保,因此決心考國考。他說每天開車10小時,只有利用午休或休假時自修,而第一次準備國考就真的上榜,而且是全國第13名!(原文刊載於2022/6/7,更新時間為2022/8/30)

日期:202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