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五年內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五年內共有660項結果
科技

宏碁一度漲停再創高 CEO陳俊聖喊「宏碁的勢要來了」...市值10年翻倍漲,他怎麼做到的?

今周刊編按:超微執行長蘇姿丰訪台備受矚目,相關供應鏈漲勢強勁,像是和碩、仁寶、英業達7/18一開盤便亮燈漲停,股價紛紛創高。不過令投資人關注的是,在蘇姿丰抵台前夕,PC品牌廠宏碁發布了旗下首款採用AMD架構的電競顯示卡新品,宣告與AMD的合作正式從PC跨向顯卡市場。蘇姿丰抵台當天,宏碁股價也在尾盤急拉至37.5元漲停,收在近11年來新高價,一舉推升宏碁市值來到1,143億元,同步寫下董事長暨執行長陳俊聖加入宏碁以來的新高紀錄。宏碁(2353)股價週二早盤再度爆衝漲停、持續亮紅燈,雖然盤中一度下挫,但最後仍收在40.3元、漲幅7.47%。

日期:2023-07-18

心法與觀點

存股助理第341期︱高股息主被動基金的亂象,以及帶來的威脅與機會

隨個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以及四年級退休潮湧現,追求安穩配息,波動度低的高股息投資成為一門顯學,相關的主動型基金,以及被動型的ETF規模成長迅猛。不過,這當中也產生一些亂象,對追求正宗高股息投資的《存股助理電子報》訂閱戶帶來一些威脅與機會。

日期:2023-06-19

政治社會

法規闕漏〉要平台下架假網拍無法源、新科技取證不算數 修完打詐五法 還要補哪些洞

(今周刊1383)「打詐五法」通過後,看似為人頭帳戶氾濫、個資外洩及假投資廣告等問題,架起多道防線;但對於整體數位平台內容監管,以及第一線打詐偵辦工具的精進,政府還有這些事可以做。

日期:2023-06-19

政治社會

幾次大停電爲什麼台電說不缺電?關鍵4問答一次看懂

在過去兩年間,台灣各地接續出現幾次大停電,加上隨著科技的發展,台灣企業耗電量愈來愈高,每到炎炎夏日,民眾總是忍不住要問:到底台灣缺不缺電?為何發生幾次大停電,台電卻說不缺電呢?從以下關鍵4問答就可以解決你的疑問。

日期:2023-06-09

科技

緯創存股變飆股「00878換股效應」連2日漲停 今年股價漲近8成!董座林憲銘「脫蘋賣廠」布局早有打算

今周刊編按:緯創(3231) 搭上AI概念股漲勢熱潮,5/25股價上漲9.98%觸及漲停,今(5/26)日漲勢未歇持續狂飆,截至10:00股價再度觸及漲停價67.8元,讓存股族相當關心是否該賣了?其實除了搭上AI概念股熱潮,據《聯合報》報導,新國民ETF-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5/25也恰巧調整成分股,名單中加入了緯創、日月光,且緯創持有比重達0.61%,00878「換股效應」也將緯創股價再度上推。不過緯創股價紅通通,但卻在科技業一片看好印度市場與製造前景之際,根據《財訊》報導,在2016年即布局印度的緯創卻反向操作,傳聞將退出印度市場;產業人士分析,其背後有兩大關鍵因素。

日期:2023-05-26

政治社會

招商引資布新局 創造千餘就業機會 彰化縣政府BOT引進第一間百貨商城

2023年,是彰化建縣滿三百週年之際,值此古往今來的歷史時刻,縣府積極透過數個重大都市計畫的推動,布局民生產業大躍進的未來。經濟發展,交通先行——在都會發展藍圖中,北彰部分,藉由台中捷運綠線的延伸串連台中,更有彰化市鐵路高架化、彰北捷運鹿港線等軌道,構築以大彰化車站為核心的大眾運輸路網。有了完善的交通建設打好基礎,縣府近年來接連以都市計畫變更及促進民間參與投資(BOT)方式,成功引進業界資源投資彰化,為都市再生啟動新局。

日期:2023-05-19

職場

鋼鐵大亨打造英超勁旅 為家鄉圓冠軍夢

一九九五年五月十四日,英超「布萊克本流浪者」足球隊在踢球季的最後一場比賽,有望贏回暌違八十年的聯賽冠軍!這支原本戰績墊底的球隊,何以在短短幾年內成為奪冠熱門?

日期:2023-05-10

科技

認了晶圓代工落後台積電,三星為何還有信心5年內可超越?曝秘密武器是1技術「客戶反應不錯」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高層坦承,目前晶圓代工事業的技術確實落後台積電(2330),目標是在五年內迎頭趕上。

日期:2023-05-05

傳產

從0到∞無限大,台灣中油邁進能源新世代 新竹光明複合充電站啟動,整合充電、咖啡、洗車多元服務滿能量

「台灣中油能源新世代0到∞」啟動!台灣中油公司首座自建自營的新竹光明複合充電站問世,提供電動車快速充電平台及「中油Pay」App啟動充電椿支付功能,締造跨足電動車充電暨管理領域的歷史新頁。

日期:2023-05-04

科技

76萬「平價電動車」將問世,特斯拉、鴻海有望成主流!分析師:像「縮小版豐田RAV4」

財經網站CNBC報導,起價在25,000至30,000美元(約台幣768,125至921,750元)之間的下一代電動車要來了,消費者可以買到續航力較短的較小車型,而車廠節省成本的能力決定他們能否稱覇大眾市場,其中以特斯拉與鴻海最受關注。

日期:202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