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人搶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人搶共有361項結果
國際總經

直擊馬紹爾群島「滅頂」邊緣的生存危機!海平面上升、椰子樹倒塌...氣候難民下一個輪到台灣?

全球暖化導致冰川融化、夏日融冰量高於平均,格陵蘭和南極洲冰蓋融化速度更快、冰川更快流向大海,造成海平面上升,海島國家面臨「滅頂危機」、從地圖上消失,流離失所的氣候難民該何去何從?「沉沒」的倒數計時不是電影場景,而是現在進行式。

日期:2023-11-24

科技

北捷將可多元支付,悠遊卡面臨強大挑戰…林志盈如何守護千萬個會員:要把最早的DNA拿回來

挺過新冠肺炎疫情,上班族回到辦公室,帶動悠遊卡公司2023年上半年獲利成長超過12倍,只是,對儲值卡龍頭來說,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頭。台北捷運閘門2026年將大翻新,屆時將開放信用卡、QR Code等多元支付,悠遊卡公司可能失去最強大的護城河。悠遊卡公司董事長林志盈接受《今周刊》專訪,面對通勤環境改變、電子支付的新挑戰,他反而堅定地堅守悠遊卡公司DNA,以及公益初心。

日期:2023-10-23

ETF

從0050、0056到00878、00929...台股ETF有3大變化!林奇芬:新手存股ETF得懂4件事

台股ETF持續發燒,目前ETF數量不斷攀升,總規模也突破1.1兆元。面對各投信公司不斷推出的ETF,該如何挑選呢?不要只看名稱,或只看配息頻率,你應該要先問自己四個問題,才能挑對適合自己的ETF。

日期:2023-10-23

情感關係

專門負責安寧病房,護理師列出病人在臨終之際最後悔的5件事...「如果不那麼拚命工作就好了」

前一陣子,醫師專用的社群媒體發布電子報,裡面有篇澳洲護理師布朗妮・維爾寫的文章。她專門負責安寧緩和醫療,內容使我深受衝擊。安寧緩和醫療接觸的是臨終的人,她列出5項「人在臨死之際後悔的事」。

日期:2023-10-04

職場

文憑不等於高收入保證?大學畢業「所得中位數」竟低於專科!一文拆解數字背後的盲點與隱憂

教育程度或學歷高低通常被認為會與收入有正相關,但根據主計總處統計,觀察過去7年所得收入者可支配所得中位數分佈,卻出現專科教育所得者的可支配所得中位數,高於大學學歷所得者。以2022年統計資料為例,該年全體所得收入者的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為台幣47.5萬多元,研究院所以上學歷者則是以近91.2萬元,居各學歷之冠,然大學學歷者僅為53.6萬餘元,低於專科學歷者56.7萬餘元。勞動學者、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分析會有此狀況,第1個原因是該統計沒納入年齡因素,因為現在幾乎已快沒專科可就讀,目前有專科學歷的人通常是年紀較大的工作者,等於有較多工作年資,而工作年資也與收入高低有相關性,不一定能支持「有一技之長比有大學學歷更吃香」的論點。此外,因為高等教育擴張太快,導致大學供過於求,不只許多大學生畢業後,較多從事相對低薪的服務業或文組相關工作,也會產生求職向下排擠的效果,因此青年低薪的困境,與大學普及、教改有高度相關性。辛炳隆說,他不贊成學子選擇從高中、大學、碩士、博士「一路讀到底」,因為這樣會讓就業的路愈走愈窄,如今在職專班很方便,青年可在高中職、專科畢業後先投入職場,工作後若認為自己仍需要,再回頭就讀即可。

日期:2023-09-11

教育

竹女嫁陽明交大…數十所高中職都想變大學「附中」!背後全為錢?拆解五都改制後的糾纏現況

新竹女中改隸陽明交通大學案,遭校友強烈反彈,不只攸關「校名」保衛戰,更牽涉敏感的教育資源分配。近年高中職吹起大學「聯姻」潮,已有逾10所學校成為「附中」,改隸背後,關乎一場場經費爭奪戰。

日期:2023-09-06

職場

老外說Your idea has legs. 不是說你的想法有腳

在行銷會議上,Mark向外國老闆提到一個新的idea,Mark興致勃勃,說得很起勁。老闆說:Your idea has legs.Mark低頭看了一看自己的腿,Idea有腿?是甚麼意思?難道是說這想法不可靠,稍縱即逝?還是指畫蛇添足,沒事找事?老闆究竟是讚許,還是批評?今天我們來看看幾個leg的商場用法,用錯會有些尷尬的字眼。

日期:2023-08-30

理財

為什麼月薪13萬,卻依舊覺得買不起房子養不起孩子?同事的抱怨讓她醒悟:窮人和富人最大的差別

我屬於比較幸運的小孩,出生在中產家庭,從小到大沒怎麼為錢煩惱過,也有機會出國讀書,看看這個世界,體驗不同的文化。但同時,和大部分國內長大的小孩一樣,我也並沒有接受過太多關於金錢方面的教育。小時候爸媽會告訴我:錢的事情你不用管,你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考個好學校,找份好工作,你就會賺到錢,擁有好生活,至少是安穩的生活。於是,認真學習、努力工作就能賺到錢,便是我對於金錢的全部認識。我從來沒想過為什麼要這麼做,也從沒有人告訴過我什麼是投資,對財富的概念也並不明確。我理解的收入,就是直接和薪水畫上等號。

日期:2023-08-28

品味收藏

曾砸51億買下《斜倚的裸女》 他從計程車司機變身億萬富豪!為何這次拍賣成交冷?原因竟是它

今周刊編按:國際拍賣行蘇富比香港在10/5晚間,為中國收藏家劉益謙、王薇夫婦舉辦專場拍賣會,最後39件藏品中有10件流拍,僅29件成交,總成交額約5.5億港元。此次拍賣收藏近40件國際級藝術家的作品,總估價高達7.5億至10.6億港元,39件作品上拍,最終成交29件,總成交額5.5億港元,遠低於此前蘇富比的最低估價。有分析認為,這是因為中國經濟欠佳,導致藝術品拍賣市場疲軟。(原文刊載於2023/8/23,更新時間為2023/10/10)

日期:2023-08-23

房地產

林志玲持有2年的豪宅再被轉賣,獲利沒姐姐厲害…專家:她逢低入手小賺就走「眼光精準」

藝人林志玲2016年逢低進場中正區豪宅「力麒南海麒御」,她持有兩年後轉手,獲利了結400萬元。最近在實價揭露中再度出現,屋主持有5年以1.6365億賣出,單價92.7萬元,獲利約265萬。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指出,這次屋主賣的價位並不算亮眼,反倒是林志玲逢低入手,小賺就走,眼光精準。

日期: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