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人權委員會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人權委員會共有46項結果
國際總經

中國連日軍演…裴洛西:習近平活像「嚇壞的惡霸」!我們絕不成為「孤立台灣」的幫兇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後中國持續對台灣進行恫嚇軍演,她9日接受美媒國家廣播公司(NBC)、微軟國家廣播公司(MSNBC)節目訪問時直指上週亞洲行訪問台灣「絕對」值得,重申美國不能容許中國孤立台灣,國會議員不會受中國反應所恐嚇。她還批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行為表現就像「嚇壞的惡霸」(like a scared bully)。

日期:2022-08-10

政治社會

中國關押1852天,餵餿食、衣服丟掉...李明哲出獄返台:現在的我被愛緊抱,不是恐怖圍困

遭中國大陸關押逾1852日的NGO工作者李明哲,於今天上午10點抵達桃園機場,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今天表示,由於防疫規定,「李明哲救援大隊」及家屬未接機,待李隔離檢疫期滿後,再視情況召開記者會說明。

日期:2022-04-15

國際總經

俄烏戰爭特輯》美俄爭相拉攏的關鍵對象 印度莫迪 為何對普丁引戰沉默?

俄烏戰爭打得火熱,美國帶著歐盟與聯盟國家對俄羅斯祭出全面制裁,並在聯合國發動強烈譴責,但是,印度,不只沒參加制裁,還在聯合國的各種譴責俄羅斯的提案中,連續四次投出棄權票。印度總理莫迪不是美國「印太戰略」最重要盟友?面對俄羅斯總統普丁侵略的戰火,莫迪為何如此沉默?

日期:2022-03-09

職場

血汗超商、玩命快遞背後的勞權問題—企業ESG下的人權省思

世界人權宣言定義(第二十三條):勞動是一種人權。這波疫情,肩負公共衛生任務的超商店員,因勸導顧客戴口罩遭攻擊甚至致死;送餐員為了搶快,交通意外事故頻傳,這一類非典型的就業人口,處處可見青少年員工,所衍生的職災勞工問題,也是企業永續社會責任下的人權議題。

日期:2021-12-17

政治社會

外資喊買、叫價340元! 台達電副總裁談競爭力秘訣 避企業經營最大「四字惡夢」

台達電(2308)日前因供應鏈缺料導致系統組裝廠缺貨,拉貨動能下降,第三季營收表現不如外界預期,雖然部分外資還是喊「賣」,但日前美系外資最新報告出爐,看好台達電的電動車、汽車產品可以在晶片供應逐步回升下帶動,中長期也看好公司清潔能源相關產品的發展,將在2021年到2025年年復合年增長率上看26%,推動公司盈利能力,因此重申「買入」評等、叫價340元。台達電子副總裁蔡榮騰今分享秘訣,指出在世界塑造綠色供應鏈趨勢下,ESG成為企業發展最關鍵的一環,而企業經營的最大惡夢,就是被貼上「血汗工廠」的標籤。

日期:2021-12-06

政治社會

以ESG創造永續發展 陳菊盼企業治理與人權齊步雙贏

國家人權委員會於今(6日)舉辦「提升企業治理,人權齊步前行─2021台灣人權與企業行動論壇」,希望人權意識落實於企業面,使人權保障成為提升企業發展最重要的競爭力,因此邀請政府相關單位、企業界及關心此項議題的民眾參與,就ESG(Environment環境保護、Social社會關懷、Governance公司治理)相關議題交流,分享經驗,創造企業與人權雙贏。

日期:2021-12-06

傳產

大立光、安隆…公司治理兩樣情!黃志芳:ESG將是未來企業核心競爭力

上月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落幕(COP 26),顯示各國越來越重視全球暖化議題;而國家人權委員會(人權會)主委、監察院長陳菊今(6)日出席公開活動引述貿協董事長黃志芳文章,強調「ESG是未來國際趨勢,像海嘯一樣來臨」,時值全球供應鏈重組時機,台灣企業需要調整轉型,以因應國際對於ESG要求,才能與國際競爭。

日期:2021-12-06

政治社會

國家人權委員會一週年特刊-人權不斷向前

國家人權委員會歷經20年的努力、三次政黨輪替,終於在2020年8月1日正式揭牌成立。由主委、副主委、及8名委員,藉由多元的組成和不同的專業,促進人權團體與政策的溝通對話、人權教育推廣、人權議題研究、座談與研討、還有國際人權交流…..盤點過去一年的成果,形成一週年大事紀,讓民眾認識人權的普世價值要如何在台灣更加普及與落實。

日期:2021-08-31

政治社會

國家人權委員會成立週年 溫暖的力量 持續推動臺灣人權向前

2020年8月1日,一個看似平凡卻意義深遠的日子,這一天國家人權委員會正式成立,從此臺灣有了國家級的人權機構,掀開人權史劃時代的新頁;轉眼間週年已至,國家人權委員會舉行週年成果發表記者會,主任委員陳菊表示,一週年只是起點,未來將一步一腳印,為落實與促進人權做最大的努力。一年前,國家人權委員會成立當天,蔡英文總統親臨現場揭牌,提出三項期許:「讓國家人權委員會成為國家的良心」、「以制度讓人權工作穩定長久」,以及「分享台灣人權經驗貢獻國際」。陳菊在週年成果發表記者會上致詞強調,一年來如履薄冰,儘管人力、資源及經驗有限,又逢疫情肆虐影響,全體委員及幕僚同仁依然上下齊心,全力以赴,投入各項國家人權業務。

日期:202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