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什麼事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什麼事共有2002項結果
全球股市

從事第1份金融工作不滿1年,就遇上美股重挫22%的金融大屠殺!1987年的股市崩盤讓我學會的投資事

接著我要再告訴你一則故事。關於我永遠也忘不了的那一天。1987年10月20日,星期二。我的廣播鬧鐘在早上7點響起,新聞報導說美國股市前一天收盤重挫,跌掉了約22%的市值。那是美股史上最大單日跌幅,至今仍沒有被超越!一個半小時後,我走出辦公大樓的電梯,走進信孚銀行(Bankers Trust)位於墨爾本的辦公室。通常交易室裡都非常忙碌,但是這天早上的氣氛相當不同,沉浸在一陣死寂中。

日期:2024-04-07

教育

每個拖延症孩子背後,總有個替他們打理所有事的家長!想讓孩子學自律,首先得學做個「懶父母」

會背誦唐詩但不會收拾房間,會畫畫但早上起床要讓父母叫,會背九九乘法但不會綁鞋帶,會彈鋼琴但書包不會自己背。讀書讓老師催、寫作業讓父母陪⋯⋯孩子的這些行為,在生活中屢見不鮮。

日期:2024-04-05

健康

大魚大肉不忌口、一天睡4小時,身體卻比50多歲的我還勇...彭菊仙:80歲賣魚阿嬤教會我的養生之道

養生,就是把自己活成一頭簡單而快樂的豬 讓身體放鬆如乾透的木頭一般輕靈放鬆; 讓心神凝止、靜如平鏡,繁瑣之事過眼而不留,不再耗損能量。

日期:2024-04-05

科技

街口拚轉型、全支付追市占、LINE Pay揭策略… 30家業者搶6400億商機 電子支付新爭霸賽開打

電子支付市場競爭激烈,LINE Pay也正為申請電支執照做準備。當玩家陸續加入,補貼策略又失效,台灣業者如何站穩腳步、突破重圍?

日期:2024-04-02

政治社會

鄭華娟61歲離世…她遠嫁德國出書寫詞曲「還是高級咖啡師」!昔談德國人花錢:一切邏輯說了算

身兼歌手、詞曲創作人、作家等多樣身分的鄭華娟,驚傳3/21在德國離世,享壽60歲。她於1993年遠嫁德國,幾乎淡出台灣演藝圈,目前後事由先生Michael等親友處理。她的老東家滾石唱片也證實噩耗,表示「我們摯愛的如同家人的朋友華娟,在3月21日早上離開了這個她一直真心擁抱、熱愛的世界。」唱作俱佳的鄭華娟,長達近40年創作生涯累積近300首詞曲作品,曾推出專輯《旅途與歲月的紀念品》、《鄭華娟的招牌歌:創作精華輯》,另外也替張惠妹、梁詠琪、林慧萍、陶晶瑩、優客李林、鄭怡等人寫歌。民歌歌手鄭怡發文憶鄭華娟過往,表示「她是那個年代的文青歌手,皮膚白晰超有氣質,好似不食人間煙火的精靈」。鄭華娟22歲時前往歐洲旅遊,遇見德國老公Michael,於1993年遠嫁德國,之後還考取咖啡師證照,生活相當多彩多姿。曾發表多本觀察德國人日常生活的散文小品,皆膾炙人口。擅長從尋常日子取材的她,在2015年接受《今周刊》越洋採訪,都能隨口舉出鮮活故事,凸顯德國年輕族群的金錢觀與財務邏輯:一種以「能夠財務自立」為傲的基本價值。以下為2015年9月採訪:

日期:2024-03-25

情感關係

不想處理婆媳問題,老公索性裝傻獨留她面對婆婆...發現乳癌後她才懂:其實可以不當一個聽話的媳婦

荷美發現兩邊乳房都長了腫塊,就醫檢查後,左乳房被診斷為乳癌第一期,醫生建議手術切除。她雖然很不願意,但也沒有其他選擇,開完刀後來到我們診間。我從荷美的能量動力場上看到她一直背對先生,整個人蹲坐在地,無力起身,當我問起她在婆家生活的狀況時,原本和善平靜的荷美突然變得怒不可遏,就像是要把累積十多年的不滿統統爆發出來。

日期:2024-03-20

理財

認真工作到50歲我連存500萬都難,怎麼網上30歲年輕人隨便就能投資賠幾百萬?關於財富你要懂3件事

之前的文章寫到有年輕人因為融資、期權300萬積蓄的新聞,早上就有位讀者來訊,內容是這麼寫的:「感謝你的分享,我和27歲的那位兄弟情況非常相似,看到你的文章我的心情也好了一點點,感謝。」

日期:2024-03-20

ETF

兩周衝2200億,台灣 基金史最熱申購潮,你該跟上、該小心? 高息ETF狂潮 全解讀

(今周刊1422)史詩級的申購熱潮,讓市場見證了高息ETF募集資金的威力。投資小白藉由高息ETF敲開投資理財大門之際,必須注意哪些眉角?而大媽們解定存、借房貸,ETF狂潮的背後,資金又從何而來?當投資ETF成為全民運動,該跟上? 該小心? 關鍵在於是否做足功課。

日期:2024-03-20

生活消費

星巴克越來越退燒?別人一聽你在喝也只是笑笑帶過 內行人曝讓出咖啡界王位「致命關鍵」

想找個咖啡廳或吃下午茶休息,你一瞬間會想到哪裡?有網友好奇,以前提到星巴克總是會覺得很潮,甚至是久久才能享用一次的高級飲品,如今似乎不再那麼珍貴?

日期:2024-03-19

個人成長

時事點評家Zen大:用腦科學來化解因網路而起的正義中毒

名人出軌、政客失言、Me Too風波、Youtuber形象翻車﹍﹍這些本與我們無關的人事物,為何使我們滿腔怒火、忿忿不平,並不斷在社群網路掀起炎上、公審、肉搜等「正義」行動,甚至能令某些人口出惡言、做出人身攻擊,導致戰火愈演愈烈?《正義中毒》作者以腦科學角度解析人類之所以無法原諒他人的思維模式,提出:「正義中毒是大腦的一種機制,任何人都可能陷入此狀態。」並邀請時事點評家Zen大為本書撰寫推薦序文。

日期: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