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代管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代管共有279項結果
健康

妻子50歲那一年,向我提出辭呈,她說:為了你,我沒有自己的人生

隨著年紀的增長,當夫妻生活抽離孩子照料、工作忙碌的人生階段,邁入退休後的彼此貼身相處,往往考驗著伴侶間對於新相處模式的適應。本文的作者同樣面對著事業有成,妻子卻在50歲那一年,向自己提出辭呈的錯愕窘境。他提筆寫下身為過來人想給後輩的提醒:「我有個心願,希望到了適當時候,你們會墮入愛河,開啟長久而專一的伴侶關係,無論稱之為婚姻或其他什麼都好。作為人生和未來家庭的基石,最美好的莫過於伴侶關係。但就像其他關係一樣,婚姻維繫起來並不容易。我能幫的最大的忙,大概就是告訴你們我是怎麼走過來的,希望你們能從中吸取一些教訓。」

日期:2022-01-14

台股

辜家二少放下包袱,領著開發拚轉骨!和老班底出手,賣祖產、打虧損,下一步這樣走...

根據《財訊》報導,2020年開發資本遭遇近12年來首次虧損,開發資本董事長辜仲瑩做了幾個關鍵決定:出售舊總部大樓、大幅打消虧損,並啟動開發資本業務的再次轉型,期許為開發金帶來榮景。

日期:2021-12-24

房地產

付了10萬斡旋金,結果仲介打來說屋主反悔要加車位一起賣...該怎麼辦?買房你要懂的權益事

這兩天看到一則新聞滿有趣的,大意是某房地產社團裡網友提問,斡旋成功,賣家已經在斡旋契約上簽名。仲介臨時打來說屋主反悔,要網友多買一個車位,屋主才會賣,開始跟他推銷:車位的報酬率有多好,租給別人可以多4、5千塊的收入,網友覺得疑惑,當初斡旋契約就是一間房子沒有車位,他想問:屋主反悔不賣,只能答應他的條件多加車位,或是摸摸鼻子把斡旋金拿回來嗎?另外,斡旋成功,屋主在簽約前反悔也是很常見的事嗎?

日期:2021-12-17

房地產掃瞄

政府打房為何越打房價越高?除「羊群效應」外還有低利環境 專家:明年進高原期,留意這2件事

內政部日前通過修正草案,未來預售屋及新成屋的換約轉售都將受到嚴格限制,這也被視為對房市再下重手的「打房措施」,不過,回顧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的討論聲浪持續不斷,如央行的信用管制、地方政府欲推行囤房稅、財政部推房地合一稅2.0到內政部實價登錄等議題,成為市場矚目焦點,但是房價始終不見下跌,甚至還屢屢創高,為何政府頻頻推出打房措施,卻仍壓抑不住房價?

日期:2021-12-13

房地產掃瞄

父母遇城中城火劫雙亡 悲歌發生50天後… 他遇到暖心人士結果出意料

日前高雄城中城發生嚴重火警事故,造成46死、41人輕重傷的悲劇,其中,因居住在城中城的住戶,有不少人屬於弱勢族群,在事故發生後,馬上面臨的是流離失所的困境。

日期:2021-12-03

政治社會

青年秀公民素養 教育、公投、國安都不放過 小英總統接招 直面八大犀利提問

從居住正義、共機擾台到各項公投議題,高中生直面總統蔡英文,拋出尖銳問題與直接意見。一場跨世代對話,不僅展現了年輕人的無懼精神,也證明了台灣的公民素養已牢牢扎根。

日期:2021-11-03

政治社會

46死悲劇!「無房養老成下流老人」昔日繁華地標如今成鬼樓 城中城一把大火燒出長者無殼悲歌

高雄市鹽埕區「城中城」大樓10/14凌晨突發大火釀多人死傷悲劇,火勢從一樓開始劇烈蔓延,截至當日下午4點為止,計41人受傷,46人死亡。這棟屋齡40年、早年曾是鹽埕區繁華地標,百貨、酒樓、餐廳、冰宮一應俱全,風光一時。隨著商圈與人流轉移,百貨歇業、店面也逐漸荒廢,一度曾因設施老舊規劃改建,卻因產權複雜作罷,現成社會底層棲身之所。消防員凌晨將受傷住戶一一抬出,不少是獨居長者、失智者、身心障礙者與經濟弱勢。當地民眾說,這裏環境髒亂、幾乎無人駐足被封為「第一鬼樓」,常傳出不少老人猝死多日才被發現、也常有住戶自殺傳聞,當地人不輕易靠近。

日期:2021-10-14

政治社會

擺脫「股東至上」迷思 ——ESG思惟刻不容緩

企業是資本主義的一大特色,發展至今正處於十字路口。從推動經濟發展與創造財富的角度來看,企業居功厥偉,但細究它的成功原因,主要是將天然資源與人力資本有效率地轉化為財富,財富經常又重新分配到少數幾個股東。

日期:2021-10-13

政治社會

高齡市場餅漸大 老將新兵百花齊放 銀髮宅3趨勢進化

不只要活得久,還要活得好。翻轉「長者是被照顧者」概念,熟齡養生宅已經進化到讓長者多活動、生活更活躍的設計。

日期:2021-09-29

科技

【AIoT 的智慧未來】深耕科技製造業的 AIoT 新創:谷林運算解決企業數位轉型人力、成本痛點

選擇 AIoT 為題創業,最大的挑戰在於前期的研發期較長,資本額也要拉到更高,這是風險挑戰卻也是機會,創業所選的題目就是工業等級的產品,軟硬結合是必需,人才方面也就有更多需求,馮輝譯認為台灣在地的軟體、硬體人才都相當優秀與可靠,值得長期培養。

日期:202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