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以民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以民共有352項結果
台股

國泰金、富邦金...金融股都適合存股嗎?投資達人:選「這1種」股息領到往生,傳子又傳孫

上週股市的震撼彈是南山人壽淨值大跌,居然有可能造成它的大股東潤泰新、潤泰全,和寶成工業面臨下市的風險。南山人壽雖沒上市,但卻影響了三家上市公司。另外,上市公司三商人壽也因投資失利,股價大跌。存金融股,有沒有可能存成骨灰?

日期:2022-08-02

保險

周渝民夫妻買儲蓄險,被閨密詐財3447萬!你的保費也可能被A走?必學3招防保險詐騙

編按:前偶像團體F4成員仔仔周渝民的妻子喻虹淵,向閨密馮姓女保險經紀人買了1張6年期的高額儲蓄險,每期保費高達684萬多元,馮女利用喻虹淵的信任,以保費額度太大,恐被金管會誤認為洗錢,或被國稅局查稅為藉口,要求將自動扣款改為現金繳款,沒想到馮女收款後竟私吞保費,前後騙走周渝民夫婦3447萬4745元。台北地院周三(9/6)依詐欺取財罪判馮女2年8月徒刑,可上訴。該如何避免保費被騙走?保費交由業務員代繳時,該注意哪些事?(原文刊載於2022/8/1,更新時間為2023/9/6)

日期:2022-08-01

政治社會

搶救醫療量能作戰正展開…防疫走到最後,調度重責將在縣市長身上!指揮中心或可轉型「兩功能」

當染疫人數從一天破1萬,2萬、3萬、4萬、5萬,然後破10萬,甚至更高來到20、30萬時,確診數的多寡不再是重點,而是要關注中重症比例。目前台灣中重症還未突破1%,但隨著確診人數增加,中重症比例一定會再往上升,就會牽動死亡人數的高低,所以指揮中心已再度上修輕重症分流收治的年齡到80歲以上,意謂著一場搶救醫療量能大作戰正要展開。

日期:2022-05-06

政治社會

焦點新聞 美方關注 妨害名譽訴訟威脅新聞自由 誹謗未除罪 台灣人權表現未臻完美

美國務院近期公布《各國人權報告》,台灣在各領域皆表現良好,僅有新聞記者面臨刑事誹謗罪訴訟威脅一項缺點,讓民間推動二十餘年、卻始終沒有進展的誹謗除罪化議題,再次引起關注。

日期:2022-04-20

焦點新聞

陳時中7月表態選北市?2原因讓民進黨還不急著掀鍋 惟「這件事」恐成他的夢魘

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接受訪問,被詢及蔡英文總統是否曾找他談過參選一事,他說沒有正式談過,那是否有非正式談過時,陳時中並沒有否認,不過陳時中說,他跟民進黨選策會召集人黨祕書長林錫耀有閒聊過。陳時中的話欲言又止,背後所透露的訊息值得玩味。

日期:2022-04-14

幸福熟齡

推拿整骨可以做,物理治療師卻違法? 物理治療師也是台灣預防醫學關鍵!

全球進入高齡化時代,預防醫學與提升生活品質儼然成為各國醫療佈署最重要的一環,今周刊於本月11日舉辦「物理治療全球現況與專業趨勢論壇」,邀請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立法委員、律師、社會研究學者等多名專家共同與會,以提升全民醫療與生活品質為前提,針對物理治療師法修法內容進行討論。

日期:2022-04-13

房地產

他砸700萬退休金買人生第一間預售屋 全被那建商「看似熱心」舉動騙了…訂屋前必做1件事!

購買預售屋真的要做功課,如果自己對買房的相關知識一問三不知,那麼很容易受騙上當,最後連存了很久的退休金都沒了!

日期:2022-04-01

焦點新聞

物價回不去了!百元商店恐消失?你的消費力會不會被通膨打趴,關鍵就看「這件事」

國際原油、大宗物資價格上漲,所導致的輸入性通膨,使台灣物價隨之走揚,光是外食售價變化,就讓不少民眾「很有感」,也令消費者擔憂,物價一漲不回頭,能買到便宜商品的百元商店,未來恐不復存在。

日期:2022-03-25

政治社會

獨家調查》勞工多盼兼顧權益與投資選擇權 勞退自選有市場 逾八成青年挺開放

在台灣,無論雇主或勞工每月提撥的退休金,目前皆統一交由勞動基金運用局操作,但根據《今周刊》最新民調,多數民意期望政府比照先進國家,開放勞工自選退休金投資標的。

日期:2022-03-16

生活消費

95無鉛明天起「衝破33元大關」創7年半新高 混加92省錢行不行?中油解惑回應

民眾加油要快了!台灣中油公司自明(14)日凌晨零時起汽、柴油各調漲0.3元,92無鉛汽油每公升31.6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33.1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5.1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9.4元。為了省油錢,有民眾把95無鉛汽油改加92無鉛,但這樣省錢妙招真的行得通嗎?

日期:202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