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份子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份子共有454項結果
政治社會

中共解體後的中國長什麼樣?范疇解析全光譜十種大幅改變

全光譜的十種大幅改變,目前為止,各方人士觸及國體的大幅改變的類型大約包括以下:

日期:2022-09-30

國際總經

第一時間站出來挺台灣、烏克蘭!立陶宛為何如此勇敢?故事要從30年前數十萬人上街擋坦克說起

編按:立陶宛是第一個捐贈疫苗給台灣的歐洲國家,也是在俄烏戰爭中,最早呼籲並實施不使用俄羅斯天然氣、石油、電力,並捐武器給烏克蘭的國家。自從立陶宛在台灣爆紅以來,各界對於立陶宛有許多好奇與疑問,這個國家為什麼如此勇敢、有什麼特色? 然而,相關的資訊有限,能夠看到的多是像教科書般簡略、被周邊大國欺壓的歷史敘述,或是僅限於暢銷的啤酒、巧克力,以及短期旅遊資訊。 作者在前往立陶宛前,也有一樣的困惑,深諳人們心中的疑問。因此在友人及出版社的鼓勵下,結合研究、採訪與親身經驗,深入介紹這個國家。

日期:2022-09-29

政治社會

2022永續城市大調查》台北、桃園奪永續特優獎!這些縣市為何能得獎?首長分享成功經驗

由《今周刊》主辦的「2022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週三(9/28)舉行成果公布記者會,在六都中由台北市、桃園市奪得「永續城市特優獎」,新北市與台中市則拿下「永續城市優等獎」。非六都部分,包括新竹市、金門縣、新竹縣及嘉義市則獲得「永續城市特優獎」;宜蘭縣、基隆市以及彰化縣則拿下「永續城市優等獎」。

日期:2022-09-28

政治社會

2022永續城市大調查》台南市、屏東縣獲最佳綠能發展獎,潘孟安分享「零預算達成RE100」秘訣

《今周刊》今(28)日舉辦「2022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今年邁入第3年,以聯合國2015年公布的17項可持續發展指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s)為基礎,評選出落實SDGs的最強城市。而今全球積極發展綠色能源,台灣也跟上這股浪潮,因此《今周刊》本屆特別針對淨零轉型趨勢,增設「最佳綠能發展獎」,六都方面由台南市拿下,非六都縣市則是屏東縣獲獎。獲獎的縣市,分別由屏東縣縣長潘孟安、台南市經濟發展局長陳凱凌代表上台領獎及致詞,分享衝刺綠能「獨家秘方」。

日期:2022-09-28

教育

窮人讀台大有多痛苦?國中當女工、拚命進台大:我用學歷證明「一個工人階級的女兒有多努力」

編按:作者小花媽1988年出生於新莊工人家庭,父母親分別為國小、國中學歷,由於家境困難,國中就必須去工廠工作養家,大學考上清大,一路辛苦打工賺學費生活費,花了4年終於從台大社會研究所畢業,對比台大同學們多數家境優渥,曾讓她感嘆「台大真不是窮人可以讀的學校」。

日期:2022-09-21

政治社會

展現臺灣宗教自由!《部長講堂》邀內政部長徐國勇暢談臺灣宗教多元發展

海外僑胞是臺灣國力的延伸,與國家發展有密切的關係。僑務委員會直播單元《部長講堂•與僑胞有約》邀請多位中央機關部會首長,與海外僑胞分享政府各領域重要政策,藉此瞭解國家發展現況,更期盼導引僑胞豐沛能量回流臺灣,提升臺灣在社會、科技及經貿等領域發展的動能。

日期:2022-09-15

政治社會

任內最後施政報告,林右昌:基隆是成就夢想的地方…8年減債56億,後段班翻轉成為前段班

基隆市長林右昌昨(9/15)在議會進行任內最後一次施政報告,細數8年來點滴,並在報告最後一頁寫著「基隆就是一個成就夢想的地方」。基隆負債也從124億餘元,降為不到76億元,也讓基隆由後段班翻轉成為前段班。

日期:2022-09-15

2022縣市長選舉

曾被警察追著跑…從街頭抗爭到從軍夜宿金門山洞護台灣,蔡適應參選基隆市長:要拚延續光榮

「學長快跑,警察來了…」1994年8月,蔡適應在台北市街頭狂奔,旁邊被推倒的汽車起火燃燒,一群抗爭者頭破血流倒在路邊,他心裡想著「不能被抓了,家裡的經濟狀況可付不起保釋金!」一想到這,蔡適應拚了命跨大步伐,不斷往前狂奔。

日期:2022-09-14

國際總經

「作風過時、把俄羅斯推回冷戰」!普丁將出席G20,卻搞不定自己人…18議員連署要他下台

編按:G20峰會將於11月15、16日在印尼峇里島舉行。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11日證實,普丁出席「G20峰會」沒有問題,因為就俄方的立場而言,從不放棄對外接觸的機會。根據《俄新社》報導,西方領導人關於與普丁接觸的所有呼籲「都能得到理解和認同」。

日期:2022-09-13

科技

光電齊放,太陽光電四倍增超前達標,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冠全國 「陽光、空氣、水」 打造綠能好風光

實現上任以來承諾的「清淨家園」理想,臺中市長盧秀燕率同團隊積極推動能源轉型、淨零碳排,臺中再生能源裝置容量蟬聯全臺第一,更提前超越光電四倍增,「光電齊放」邁向2030年10億瓦電力標竿。

日期:2022-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