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佔領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佔領共有182項結果
政治社會

萊豬公投》這不是耍脾氣的時候!朱敬一:反萊豬,台灣人得付出哪些代價?

下週即將舉行的公投有四個題目,其中三個(核四、公投綁大選、藻礁)都是百分之百的內政議題,但是瘦肉精豬肉卻涉及國際政治與外交。對於這個議題我有以下意見,逐一陳述之。但在論述說理之前,我想先把政黨的責任說淸楚。

日期:2021-12-10

國際總經

攏是為了台灣! 地表最大跨國台商組織 明年5月前進東歐四國 「要好好抱抱咱ㄟ新朋友」

東歐國家以往並非我國推展對外關係的重點地區,但過去一年多儼然成為台灣拓展國際關係的最新突破口,從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到立陶宛,大有成為我國最新麻吉的趨勢。台灣與東歐國家的關係快速升溫,從去年8月底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Milos Vystrcil)率團訪台後,先是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的立陶宛,在維持與中國外交關係的情況下,同意我方設立以台灣為名的駐外代表處;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及科技部長吳政忠10月率團訪問東歐;立陶宛、拉脫維亞及愛沙尼亞等波羅的海三國的國會友台小組主席及國會議員聯合訪問團,於11月底訪台;斯洛伐克經濟部次長葛力克(Karol Galek),則於本周率團來台。隨著台灣與東歐國家愈來愈麻吉,有全球五萬名台商會員為後盾的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計劃2022年5月組織「東歐感恩考察團」訪問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及立陶宛等東歐四國,不僅是感謝這些國家今年先後捐助COVID-19疫苗給台灣,也希望以民間力量,厚植台灣與東歐的經貿關係,並促進雙邊商機。

日期:2021-12-09

政治社會

「俞敏洪,敬你是條漢子!」中國補教龍頭新東方豪捐偏鄉7萬套新桌椅,「體面退場」背後3個底氣

本文授權轉載自:正解局(微信ID:zhengjieclub)原文標題:损失60亿后,俞敏洪还捐出7万套桌椅:新东方为什么能体面退场?

日期:2021-11-10

焦點新聞

從封鎖馬祖到全面侵台! 路透推演中國發動「台灣之戰」6種可能模式

中國近期採取共機頻繁擾台、抽砂船騷擾離島的灰色戰略,國際關注台海局勢。路透社11月5日出版特別報導「戰爭遊戲:台灣戰爭來臨的那天(WAR GAME: T-DAY THE BATTLE FOR TAIWAN)」,採訪台、美、日、澳12名軍事策略專家、15名現役及退役軍官,綜合美、中、台軍事期刊和官方刊物,整理出6種中共可能採取的犯台模式、戰術行動與長期影響。

日期:2021-11-06

國際總經

直擊阿富汗》BBC記者無懼塔利班 直搗高層追問「5大尖銳問題」!一窺恐怖控制下的小鎮

極端極權組織「塔利班」(Taliban;又譯「神學士」)在美軍撤出後,僅耗費數小時就成功攻陷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正式扳倒阿富汗政府,當政者倒台、總統流亡他國,塔利班陸續佔領、統治多個地區。《BBC》駐阿富汗記者凱爾馬尼(Secunder Kemani)直搗被塔利班控制下的小鎮進行採訪,無懼於在荷槍實彈的軍人身邊,仍拋出不少尖銳問題問其首領,也藉此機會一窺當地的生活狀況。

日期:2021-08-17

國際總經

「今日的阿富汗當然不是明日台灣!」 專家分析關鍵6大差異

美軍撤出阿富汗,首都喀布爾迅速易主,美國總統拜登清楚表明,不會將阿富汗戰爭交給下一任總統;言下之意,美國將不再干涉阿富汗內政。美國此舉,不僅投注阿富汗20年人力、與高達1兆美元的支出付諸流水,連帶也讓國際聲譽大受損傷,讓美國的可信度再度成為台灣輿論關注焦點。不少人認為,美國今日為自身利益放棄阿富汗,美國恐在台海戰爭時放棄台灣…。

日期:2021-08-17

國際總經

「911事件」20年後...塔利班再奪阿富汗 為何人們寧願爬上飛機高空摔死仍瘋狂逃命

阿富汗首都喀布爾遭到塔利班攻陷,引起歐美各國恐慌、紛紛撤離駐阿大使,美國總統也發表談話,表示不後悔美軍撤軍,一切責任由他來扛。全球緊張,當地人民更是恐慌,不少人為了逃命攀爬飛機摔落高空致死,阿富汗一名女市長更絕望表示「等著被處決」,到底塔利班有多恐怖?這些QA揭開他們的神秘面紗。

日期:2021-08-17

國際總經

沙國、阿聯本是兄弟為何反目?「OPEC+」協商破局 專家曝未來油價變化要看「它」臉色

同屬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的沙烏地阿拉伯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因雙方對於石油下半年增產規模意見分歧,導致與俄羅斯產油國聯盟(OPEC+)協商破局,牽動全球油價走向,引發價格戰疑慮。對此,中東政治經濟專家劉長政認為,未來油價變化將有2大走向,就端看哪個國家會先出手。

日期:2021-07-08

政治社會

最脆弱兒童的吶喊:「不要再破壞環境!」氣候變遷加劇兒童受暴

談到「氣候變遷」你會聯想到什麼?乾旱、暴雨、北極冰融等等,這是台灣多數人對於氣候變遷的認知,如果要說有感,應該是今年五月豐水期沒下雨,造成生活諸多不便、六月初暴雨,造成多處淹水;不過,對於最脆弱的兒童來說,「氣候變遷」不只是天災,而是會危及生命,因為許多小生命來不及長大,就算好不容易長大也會受到各種剝削與暴力威脅,甚至為此犧牲生命。

日期:2021-06-21

政治社會

台灣與戰爭的距離:應替所有方案做準備

關於最近俄軍兵臨烏克蘭,以及解放軍緊盯台灣等事件,讓某些圈內人士提出警告,認為俄羅斯與中國很有可能一起測試拜登政府的底線。同時也有人認為,中俄兩國認為美國無力或無心協防台灣或烏克蘭,因此打算在這個時機點上同時出兵,以達成收復「昔日城池」的目標。另一派則分析說,無論是烏克蘭和親俄民兵的武裝衝突,解放軍機擅闖台灣防空識別區、或者派遣遼寧號在台海周邊進行軍演等,都僅僅只是試探而已。把這些小事件解讀成大規模軍事行動(入侵計畫等)的前夕不僅過於誇大,而且只會白白替張牙舞爪的國家強化其威嚇作用,反而對受到騷擾的國家人民造成更到大的心理壓力。

日期:202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