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來函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來函共有75項結果
產業動態

大同荒謬亂象》6個字、沒附件就申報超過1700萬…林郭文艷與市場派交戰費用 竟由大同全體股東買單

大同公司派與市場派的纏鬥,自2016年開打,4年多來雙方打得如火如荼,攻防中彼此都付出龐大金錢與名譽受損等慘痛代價,最後終於在去年10月的股東臨時會分出勝負,由市場派正式取得這家百年老店的經營大權。

日期:2021-03-24

傳產

大同荒謬亂象》南港建案完銷3500萬獎金,林郭文艷一人獨領3000萬「功在指揮」

2020年10月21日,大同經營權變天。隔日證交所立即發函大同,質疑公司過去的部分費用異常飆高;大同新團隊主動擴大查核,坦言「發現重大疏失」、「恐已涉及相關法律責任」。除了「新團隊揭發過去隱藏亂象」之外,在股東行動主義風起雲湧的這1年,公司小股東、內部員工對經營者的監督行動愈趨積極,本刊亦陸續接獲相關檢舉投訴⋯⋯。從大同的調查,以及我們對一封封檢舉信的查證,過往未被看見的公司治理荒謬亂象,開始陸續現形。

日期:2021-03-24

政治社會

大同林郭治理荒謬劇!本業年虧8.6億,卻花7億打官司、拼廣宣...只為保住個人經營權

2018年,《公司法》修法,納入強化股東權益的「大同條款」。2019年,「股東行動主義」開始成為台灣資本市場新風潮。2020年10月21日,大同經營權變天。隔日證交所立即發函大同,質疑公司過去的部分費用異常飆高;大同新團隊主動擴大查核,坦言「發現重大疏失」、「恐已涉及相關法律責任」。除了「新團隊揭發過去隱藏亂象」之外,在股東行動主義風起雲湧的這1年,公司小股東、內部員工對經營者的監督行動愈趨積極,本刊亦陸續接獲相關檢舉投訴⋯⋯。從大同的調查,以及我們對一封封檢舉信的查證,過往未被看見的公司治理荒謬亂象,開始陸續現形。這不是翻舊帳!這些被傷害的股東權益應該被平復,至少,接受法律調查。裡面怪奇甚至荒謬的情節、招式,過去未被看見,現在應該被掀開,接受更透明的檢視、討論,以及制度補強。公司治理的進步,是從正視每一家公司治理的痕跡開始。

日期:2021-03-24

政治社會

變性網紅稱「人體試驗懷孕」炫照 醫界狂打臉轟「別鬼扯會害死人」!婦產名醫:僅4種可能

台灣知名變性網紅「罔腰」日前開心宣布喜訊,稱自己靠著天價的人體試驗成功懷孕,引發外界一陣譁然。對於這樣的消息,不僅衛福部出面痛斥,直言沒子宮懷孕根本是「鬼扯」,更有婦產科醫師出面「打臉」,若無子宮與卵巢,目前醫學技術要懷孕的機率微乎其微,整起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衛福部將介入調查。

日期:2021-02-19

焦點新聞

長榮海運曾被重要外資列黑名單 如何成功「洗白」重獲青睞?原來是在ESG下了這番苦功

近年來ESG已成為企業經營的顯學,更在全球掀起革命性趨勢浪潮,不僅考驗企業是否落實企業社會責任,與建立永續供應鏈的治理能力,顯見永續將是未來資本市場最重要的新課題。長榮海運(2603)副總經理唐嘉生26日在《今周刊》第一屆ESG永續台灣國際高峰會上,以公司曾被大股東挪威主權基金列入投資黑名單一事為例說明,長榮海運如何在ESG領域,做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

日期:2021-01-28

傳產

獨家!林文淵宣布辭去大同董事長,內定接任人選盧明光,為何連林郭文艷都支持?

今(22)日下午林文淵召開記者會,宣布辭去大同公司董事長一職。

日期:2020-12-22

焦點新聞

金管會再槓胡亦嘉 不准任街口投信董座 最重將撤照

完全無遵法意識,金管會17日對街口投信及其大股東胡亦嘉發出「紅色警告牌」,即二周內應讓街口投信董事會恢復正常運作、公司儘快上軌道,提供金管會相關回復及說明文件、儘快確定新任董事長與總經理,否則金管會10月即可能開罰,最重是撤銷街口投信的經營執照。

日期:2020-09-17

傳產

1000天的煎熬!為何一封「不尋常」信函,讓長榮海運被外資列為「投資黑名單」,歷經3年才「洗白」?

「就我們了解,這應該是國內船運業發展史上的第一次!」說話的,是長榮海運的一位資深主管,他的語氣裡,難免夾雜一些驕傲;但,驕傲感終究只是配角,流露更多的,是「暫時放下重擔」的釋然。

日期:2020-09-16

管理

1000天的煎熬!為何一封「不尋常」信函,讓長榮海運被外資列為「投資黑名單」,歷經3年才「洗白」?

「就我們了解,這應該是國內船運業發展史上的第一次!」說話的,是長榮海運的一位資深主管,他的語氣裡,難免夾雜一些驕傲;但,驕傲感終究只是配角,流露更多的,是「暫時放下重擔」的釋然。

日期:2020-09-16

產業動態

1000天的煎熬!為何一封「不尋常」信函,讓長榮海運被外資列為「投資黑名單」,歷經3年才「洗白」?

這是一場「風雲錄」,風雲錄中,台灣最大的海運業者,耗費千日,只為更新廢船政策;全球最大的電子代工廠,首度在股東會暢談「永續治理」;國內金融業的永續模範生,為回應大股東的一紙提問,而緊急「跨部門動員」;國內知名紡織大廠,每個月固定要做的一件事,是與「跨國NGO」開會;全球最大半導體封測廠,為了遵守法令,連「客戶的客戶」也要關心,他們那麼拚命,都只為了一件事,這件事,叫做ESG……

日期:20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