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便秘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便秘共有152項結果
生活消費

抓到!2款雞蛋被驗出禁藥殘留 連全聯也中標「這款切塊雞肉」檢出違規用藥,吃過量有什麼副作用?

衛福部食藥署今公布「113年3至4月份衛生單位檢測禽畜水產品藥物殘留結果」共計585件抽檢,檢出5件不合格,當中包括2件「雞蛋」。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瑞成畜牧場「雞蛋(紅)」檢出氟甲磺氯黴素(Florfenicol)0.01ppm、永裕畜牧場「雞蛋」則檢出乃卡巴精(Nicarbazin)0.009ppm,皆為不得檢出的用藥殘留,各遭裁處3萬元。另外,全聯販售的雞肉也中標,檢出違規動物用藥。

日期:2024-06-03

健康

噁心、想吐、拉肚子...天氣越熱越要小心食物中毒!毒理專家列常見6罪魁禍首,5招避免憾事發生

細菌類中毒最常發生的便是食物中毒,根據定義,食物中毒泛指兩人以上因食用相同食物並產生相似症狀,因此可將食物中毒視為多人中毒的事件來看。為了檢測食物中毒,必須針對患者的嘔吐物、血液採檢確認。

日期:2024-03-29

健康

一週排便不到「這次數」失智風險高1.8倍 便祕不只是腸道問題!醫:人類死亡從大腸開始

你有便祕困擾嗎?這不只是腸道不順問題,也攸關罹患失智風險高低。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引用諾貝爾獎得主梅契尼可夫(Élie Metchnikoff)一段話「人類的死亡從大腸開始」,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因為每天排便次數、糞便軟硬,皆會影響免疫反應、神經傳導以及認知能力。

日期:2024-01-29

健康

便便是黑色的?先看看有沒有吃這4種東西!中醫師教你從4顏色簡易判斷:每週排便小於2次才算便祕

自我檢視脾胃健康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觀察自己排便的狀況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中醫有「看便識病」的方法,就是依照排便的次數、色澤、粗細、形狀、氣味等等,來評斷患者的體質或疾病,也可以反映出五臟六腑、身體氣血是否通暢。

日期:2023-12-21

健康

別搶了!台鹽霸氣曬庫存照「產量足夠」…台灣鹽巴從哪來?吃太鹹不只洗腎、高血壓,腸胃道恐有3後遺症

日本福島核電廠排放核廢水入海,讓中國、南韓民眾陷入恐慌,紛紛開始「囤鹽」,不少台灣民眾也到賣場搶購。台鹽(1737)連續發聲明稿,說明通霄精鹽廠產能足以供應全台民眾食用所需,呼籲切勿人云亦云造成不必要的恐慌與囤鹽。同時也秀出多張通霄精鹽廠的庫存食鹽,像民眾保證「不會缺貨」,也強調製鹽海水送原能會檢測,都是輻射零檢出。台鹽周一(8/28)盤中股價衝至40.5元,創近19年新高,周三(8/29)收在34.7元,盤中一度下挫9%,收盤成交量為7048張,較昨日成交量減少。

日期:2023-08-29

生活消費

4張「網狀芒果」照讓35萬日網友驚豔:這樣切避開種子真好!芒果營養素超多,但3種人別吃太多

芒果是夏天必吃的消暑水果,不只是好吃,而且富含維生素C以及膳食纖維,營養價值高,日本、南韓觀光客來到台灣,也常把吃芒果冰列入必走觀光行程,芒果成為行銷台灣的最佳幫手。不過,想要把芒果切妥妥的又漂亮可不簡單,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日前就在推特分享如何切芒果,讓日本人看了直呼太厲害!

日期:2023-07-19

政治社會

維他命B群、消化酵素須「自費」 15項藥品健保不給付了...未來1顆藥對荷包影響有多大?

維他命B群、消化酵素等15項指示藥品,未來健保將不再給付,民眾如有需要必須自費,價格平均一顆0.5元,衛福部健保署說明,會再請各醫學會盤點每年用量小於5000顆的指示藥品,並於1個月後討論是否繼續給付。對此,醫界出現另一部份聲音,認為如果未來多項藥品都必須自費,恐怕民眾難以接受外,也會破壞醫病關係。

日期:2023-06-09

生活消費

夏天要來了肥肉藏不住...凸肚「4癱軟形狀」你是哪種? 一張表教你有效「對症」剷肉

身上那圈小腹好難消!到底要怎麼剷肉呢?其實那一圈肥肚、肥小腹未必是你吃得太多,有時候是身體發出的「警訊」,4種位子、形狀的肚子,教你找出原因以及該如何消除。

日期:2023-04-26

健康

輕熟女、上班族7大族群吃的益生菌大不同!藥師揭作用與成份真相 補充益生菌「4類食物」也行

健康人腸道是一個極為複雜的細菌共生體,超過100萬億個細菌細胞,涵蓋1000個不同種屬的菌株。很多人會把「排便順暢」和「促進消化」兩個混為一談,益生菌在一般情況下,主要被探討的是「減少腸道壞菌」與「整腸」的功能。「促進消化」則是指把營養素分解讓人體可以吸收攝取,適合補充的是消化酵素、鳳梨酵素、木瓜和奇異果酵素才能有促進消化作用,兩者有所區別,消費者很容易混淆。

日期:2023-04-24

健康

不是地瓜葉!「高纖蔬菜排行」榜首是它:不只助排毒、解便秘,還能改善更年期不適

國人外食比例接近7成,尤其早、午餐比例最高,但用餐「老是在外」往往吃進過多油脂與醣類,又因蔬果攝取不足而缺乏膳食纖維。營養師李婉萍提醒,缺乏膳食纖維易導致便秘、累積毒素,可透過高纖蔬果補足,除了地瓜葉、菠菜等「深綠色蔬菜」,牛蒡、香菇、黃秋葵與苦瓜的排名竟然遙遙領先。

日期:202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