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保險局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保險局共有225項結果
保險

魏寶生接新壽首件事:自砍2/3辦公室、其他空間租出去!拚賺錢找增資「到處磕頭,我沒悲觀權利」

再次現身,魏寶生的新身分是新光人壽董事長,然而等待他的,卻是亟待彌補的資金缺口,魏寶生如何扭轉乾坤?又將如何帶領新壽闖過六十年來的最大難關?

日期:2023-08-09

保險

「有我在的地方,不許不融洽」魏寶生接新壽董座、首要任務就是增資!推「國民保單」自己先下手

新光人壽董事長魏寶生周四(7/20)首度以新身分在媒體前亮相,為的就是上任後新壽推出的首張保單,同時也是國內首張結合普惠金融理念與健康外溢機制的「新光人壽Go普惠定期保險」(Go普惠)。

日期:2023-07-20

金融

洪士琪花不到億元,就拿下新光金38%委託書!83歲陳淮舟接新光金董座,有兩場硬仗要打

新光金經營權變天!洪士琪率領改革派擊敗了吳東進公司派,正式入主,在戰後餘燼中,新光金要怎麼往前走,都不會是一場好打的仗。

日期:2023-06-14

金融

新光經營權大戰》吳東進親情喊話「大家都是公司派無分你我」 給吳東亮家書曝光:不希望你我成為家族罪人

新光金經營權大戰,大股東吳東進在ISS報導之下處於下風,5/27傳出吳東進向三弟、台新金董事長傳出家書,主旨是「希望你我不要成為家族罪人」。新光金當晚也發出外資報告等聲明,ISS對外資提出的評估報告,並非外資股東的投票決定。

日期:2023-05-28

保險

華南銀行數位投保好簡單 一支手機就搞定

金融科技時代來臨,以及後疫情保險業務之數位服務趨勢,華南銀行推出數位投保多元管道,讓民眾動動手指,就能線上快速購買保險商品,滿足E世代的多重保障需求,或可以透過視訊方向與業務員進行投保事宜,讓消費者在不同的場域、不同的情境下,都能隨心所欲使用金融服務與交易!

日期:2023-05-25

保險

仿效買新光金操作,投資人想搶壽險股併購題材?2危機讓三商壽跌破現增價 我該改進場撿便宜嗎

根據《財訊》報導,去年壽險股慘遭股債匯三殺,面臨淨值搶救危機,三商壽被點名有接管危機;此時一般投資人想搶先卡位併購題材,代價恐怕超出預期。

日期:2023-04-14

保險

防疫險害慘!新安東京減資99.99%,股本剩3000元…金管會要求7家產壽險限期改善,4家應立即增資

今周刊編按:保險業去年(2022)深受防疫險理賠所苦,整體已賠付超過2649億,財務狀況也跟著拉警報,據了解,保單全數在今年2月中到期的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董事會已通過第3度減資99.99%、132.99億元,減資後資本額僅剩3000元。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已積極規劃增資,3度減資正是為了第4度增資預作準備。此外,富邦金(2881)旗下富邦產險累虧也達到資本額一半,日前(4/7)公告決議辦理私募現金增資160億元;和泰產險也將「先減資、再增資」,擬現增45億元,為去年以來第3度增資。(原文刊載於2023/4/7,更新時間為2023/4/9)

日期:2023-04-09

勞保勞退

最多省5337元!國民年金祭「半價」補助,「這天前未繳」恢復原價...不繳到底有沒有關係?

政院通過疫後特別條例,編列新台幣70億元預算補助國民年金保險費,補助民眾50%自付金額,只要在2025年10月31日前繳納今年4月到12月的國保保費,一般被保險人每月繳納金額從1186年降至593元,等於每人可獲5337元補助。自今年1月1日起,國保依法調整保險費率為10%,衛福部表示費率調整後,一般民眾自付保險費從1042元增為1186元,每人每月將多付144元;如果是所得未達2倍標準及輕度身心障礙者將多付107元,而中低收入戶、所得未達1.5倍標準及中度身心障礙者則多付72元。以每個月保費為新台幣1186元計算,政府補助一半後,只需負擔593元,準時繳費的國保投保人,從4月起至今年底,最高可獲得5337元補助。

日期:2023-04-06

勞保勞退

52歲想提早退休,每月被動收入5萬夠用嗎?勞保老年給付該一次領?辭職前先想清楚3件事

又有一個朋友想要退休了,她今年52歲,勞保的投保年資已經30年,想退休的原因是現在的公司要數位轉型,她自我檢視了一番,覺得在數位這一塊領域遠遠輸給現在的年輕同事,她覺得未來公司轉型後,自己對公司來說已經沒有太多「利用價值」,而且她在這家公司已經任職30年,於是才想乾脆申請退休。

日期:2023-03-23

生活消費

國民年金為何超過4成民眾「不繳錢」?他每年繳清卻仍收罰單 「配偶欠費你要幫還」勞保局:4條件免罰

你知道國民年金欠費,配偶也有連帶繳納的義務嗎?根據勞保局規定,初次欠費者會被開罰3000元台幣,若繼續拖欠罰金則會往上疊加累進,不過一名網友表示,自己明明都有將欠費繳清卻還是不斷收到罰單,結果一問之下竟是「配偶逾期未繳納」,他必須幫忙代繳。國民年金罰款制度引起熱議,不少人挨轟不合理,更痛批假如失業還要被削一筆,諷刺簡直就是「失業懲罰金」。

日期:202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