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健全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健全共有1395項結果
金融

金控首見!增資新壽不力,新光金董座遭罰年薪砍半、新壽董座打7折…金管會細數過程轟「不作為」

新光金、新光壽董座被罰了!金管會在週二(4/23)公布,對於新光金控子公司新光人壽資本適足率未達標,多次督促新光金應對新光人壽增資,但新光金董座陳淮舟與新光壽董座魏寶生未有積極作為、增資不力。金管會要求新光金與新光壽調降2人今年度所有薪酬50%與30%、為期1年,這也是首度出現有金控董座因子公司增資不力而被罰。

日期:2024-04-23

國際總經

日本經濟失落十年、歐洲經濟復甦之路漫長,全都是「殭屍企業」造成的?

《時間的代價》為愛德華.錢思樂的最新作品。書中闡述利率的存在,影響了人們配置資產與投資的決策。一旦貨幣過於寬鬆,金融市場就會失去穩定,造成社會貧富差距擴大、房價居高不下、人們手上的錢越來越薄,甚至導致我們一輩子無法退休……第一次有人用「殭屍」來形容企業,是講1980 年代末期苦苦求生的美國儲貸機構。由於伏克爾主政的聯準會實施高利率政策,重創這些名為「互助儲蓄銀行」的在地型儲蓄機構,導致他們的資金成本遠高於未清償貸款的報酬率。

日期:2024-04-23

金融

這家投信經理人跟單炒股!不只被罰120萬,新ETF募集也掰掰…究竟違規有多嚴重金管會這麼說

國泰投信1名經理人,利用職務之便管理委託投資帳戶交易期間,利用他人帳戶炒股跟單,且未依規定向公司申報,金管會認定違反投信投顧法,開罰國泰投信120萬,並解除經理人職務。

日期:2024-04-18

ETF

高股息ETF這麼多,為何選00878做核心持股?達人存股千張00878、2年領374萬股息:符合1條件「退休金領不完」

很多粉絲應該知道,孫太一開始存股投資是從存「個股」開始,當時存最多的就是第一金,等到規模達2,000萬左右,為了「降低單一持股比重+更穩定的現金流」,因此孫太從存個股第一金開始轉換至ETF——00878!

日期:2024-04-18

金融

彭金隆、郭智輝、黃彥男入閣,國票金董座魏啟林看「行動創新內閣」:令人驚艷

即將在今年5月走馬上任的新任內閣,在週二(4/16)公布第三波人事,確定由彭金隆、郭智輝與黃彥男分別掌管金管會、經濟部與數位發展部。對此,票券金融公會理事長兼國票金控董事長魏啟林表示,對於賴清德新任總統及內閣所提出的「行動創新內閣」財經內閣名單,「令人耳目一新及讚賞」,他同時表達對金融發展與開創性政策相當期待。

日期:2024-04-16

政治社會

偽造賴清德聲音宣稱「支持藍白合」!政治假新聞1.4萬來自中國帳號,分工炒作疑美論

去年總統大選,台灣首見政治人物的生成式AI假訊息。台大新聞所所長洪貞玲指出,儘管這些AI假訊息目前品質拙劣,容易破解,但已出現聲音、AI主播等各種型態,過去的查證技術逐漸不足以應付。此外,雖然這些AI假訊息對選舉影響不大,但許多炒作「疑美論」的誤導性論述,長期恐影響台灣社會對國家認同、國際地緣政治的公共討論,是需要特別注意之處。

日期:2024-04-12

科技

台積電下屆獨董候選人赫見林全入列!總統府資政和半導體圈有淵源?還有這位女獨董來頭不小

台積電週五(4/12)宣布10位董事被提名人,包括3位現任董事魏哲家、曾繁城、龔明鑫,以及4位現任獨立董事彼得‧邦菲、麥克‧史賓林特、摩西‧蓋弗瑞洛夫、拉斐爾‧萊夫。另外,3位新獨立董事候選人包括:美國商務部供應鏈競爭力諮詢委員會副主席烏蘇拉‧伯恩斯、美國Baker Hughes公司獨立董事及治理與企業責任委員會主席琳恩‧埃爾森漢斯,以及總統府資政、台灣東洋董事長林全,列入為下屆董事會之董事候選人,並於6/4股東常會的董事改選中進行選舉。

日期:2024-04-12

台股

統一(1216)2024年還能存股嗎?配息率破百「公司還有一堆錢」...千張大戶持有86%,為何成為有錢人最愛?

中國光是2023年前10月整體規模就已經來到7.4兆元人民幣,換算新台幣是32.7兆元,這塊餅遠比台灣市場更大...

日期:2024-04-11

ETF

兆元級ETF市場的機遇與挑戰 高股息ETF規模衝向兆元 如何創造穩定被動收入?

台灣ETF規模至二零二四年二月逼近四‧二兆元續創新高,ETF佔整體基金七‧二兆元比重達五八%,不僅規模破紀錄,也躍居亞洲第三大。為了探討台灣ETF市場發展現況,《今周刊》三月二十九日舉辦「兆元級ETF市場的機遇與挑戰」論壇,邀請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Mr. Market市場先生與台灣金融培訓協會理事長林昌興分享市場概況,現場座無虛席,吸引大批投資人參與。

日期:2024-04-09

政治社會

專家觀點 碳交易之父籲政府從用途反推費率 碳費怎麼定 先釐清錢要怎麼花

(今周刊1424)「政府應該要把評估結果先告訴我們,到底影響多大?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的喊價,這實在不是一個現代化國家應該要有的作法⋯⋯。」接受《今周刊》視訊專訪時,李堅明輕嘆了一口氣。

日期:202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