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傀儡花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傀儡花共有8項結果
政治社會

從大航海時代發跡到先進半導體重鎮 百年大商幫、南瀛第一世家獨家口述風雲史 台南400年蛻變記

(今周刊1430)環泥1962年在路竹廠蓋了第一座水泥窯,但因為90年代台灣西部禁止採礦的政策,這裡已經不再做水泥業了。環泥掌門的侯博義一家卻在這塊土地上,蓋起了「利永環球」無塵室及石膏板產線,至於起家厝所在的台南民權路,「是我們心靈的錨」,侯博義父子說,「利」就是祖師爺侯雨利的「利」,「永」則是侯博義父親侯永都的「永」。嶄新的事業、念舊的名字和土地,濃縮了台南幫侯家對「台南」、對「傳統」,以及對「未來」的願景,直到現在,他們都以台南這塊發跡之土為榮。從1624年荷蘭人在台南築造熱蘭遮城,台南「建城」,走過4百年的悠長歲月。1624年,台南接上大航海時代的世界史,讓原本就承載數千年原住民歷史的土地,混入了更多血脈。再經歷清領、日治,直到今日,上世紀原本是一片甘蔗田的南科台南園區,已成為全球半導體先進製程的重鎮,與老城區充滿層次肌理的宮廟、巷弄相輝映。不只侯家,被稱為「南瀛第一世家」的劉家,出身台南的醫師作家陳耀昌、也是世家子弟的台南市副市長葉澤山,每個人都依戀著這塊土地,更從這裡獲得了值得珍視的精神。

日期:2024-05-15

焦點新聞

金鐘57》執導《斯卡羅》像跳火坑…曹瑞原:我的任務是用一部片帶動產業 不是承擔歷史

編按:第57屆電視金鐘獎於10月21、22日登場,導演曹瑞原執導的《斯卡羅》,獲得包括「戲劇節目獎」等13項入圍,在曹瑞原眼中,這是將台灣影視作品推向國際的大好機會。「我不希望只是把台灣的歷史故事講出來給台灣觀眾聽,這不夠,我給自己的任務是讓台灣的影視往外走,被國際觀眾看見。」曹瑞原也樂見所有因觀賞《斯卡羅》後所引發的溝通與辯證,也期待對那段歷史感興趣的影視工作者,繼續投入創作,「我相信有了《斯卡羅》的背景描述,會讓未來的戲劇容易得多。」(原文刊載於2021/8/22,更新時間為2022/10/13)

日期:2022-10-13

政治社會

「斯卡羅」154年後》今年剛出爐的美軍報告解密:1867年對台出兵吃敗仗 原來敗在這三件事!

公視討論度極高的歷史劇《斯卡羅》本周末將進入大結局,本劇近期討論焦點之一是,1867年6月美國派出海軍及陸戰隊登陸恆春,是首次對台灣出兵,為何才幾個小時就被排灣族擊退,最後鳴金收軍、「乖乖撤退」?無巧不巧,美國海軍職司史料保存及整理的單位「海軍歷史及遺產司令部」(NHHC),今年7月一篇文章就是介紹1867年的福爾摩沙遠征行動(Formosa Expedition)。該文明白提到,這場行動一開始規劃就有問題,「對於目標及地形都沒有掌握到情報,連達到目標的計畫都付之厥如,只說要『懲罰排灣族』」,最後難逃失敗命運。

日期:2021-09-16

政治社會

「斯卡羅」發生13年前 美軍就來過基隆! 為何美國當年差點買下台灣?

公視歷史劇《斯卡羅》本月開播後收視率急速竄升,不僅人氣爆棚、討論度破表,也再度引發國人對近代台灣歷史的關注及興趣。改編自醫師陳耀昌小說《傀儡花》的《斯卡羅》,故事從1867年3月美國商船羅妹號(亦稱羅發號,Rover)在恆春半島觸礁,船上13人上岸求生、被當地原住民誤認為侵略者而殺害說起,引發美國該年6月派兵出征恆春,但遭原住民擊敗。這個故事讓不少觀眾意識到,美國軍隊與軍艦在1867年就來過台灣,但若打開當時的歷史記載,美國軍艦在發生羅妹號事件前13年,也就是1854年,已經來過基隆。不僅如此,當時美國在東亞的部分高層人士,從商人、外交官到海軍將領,都曾因貿易、海運或軍事考量,主張美國應該買下台灣,但後來都沒有被華府接受。也就是說,如果當年歷史轉個彎,台灣很可能已成為美國領土。

日期:2021-08-30

傳產

3歲迷上電影、《天橋》《返校》都經過他的手 「金獎製造機」林仕肯 放膽進擊的電影夢

電影製片習慣性在幕後默默付出,但作為電影片場的穿針引線人,林仕肯靠經營團隊提升專業度,接續拍出一部又一部能兼顧品質的電影。

日期:2020-05-28

政治社會

想像中的臺灣邦聯時代

雄踞南臺灣的大龜文王國、中臺灣霸主大肚邦聯、一統恆春半島的瑯嶠十八番社……你知道嗎?這些陌生的政權,曾真實的存在臺灣這座島嶼上。17世紀之前的臺灣,並非空白一片,穿過歷史的迷霧,臺灣原住民族在各地建立部落聯盟,發展出不同的文化、歷史,勾勒多彩多姿的臺灣聯邦時代。

日期:2018-12-06

話題人物

曹瑞原:為一個時代留下影子,比作品大賣更值得

20210824編按:歷史大戲《斯卡羅》8月14日播出後,在公視的收視率超過2%,創下21年來新高,引起觀眾熱烈討論。2017年9月,當公共電視發出英雄帖,以新台幣1.55億元預算,公開徵求能將歷史小說《傀儡花》改編成十集電視連續劇的影視團隊,曾以《一把青》奪得金鐘獎最佳導演的曹瑞原接下重任,他表示「能為一個時代留下影子,比拍一部大賣的作品更值得。」以下是《今周刊》2018年5月的專訪報導。

日期:2018-05-10

話題人物

台灣血液權威跨足文壇 「無心插柳」的創作人生

60歲開始書寫,10年來累積3本長篇小說,還原清領時期南台灣的族群關係,陳耀昌笑稱自己其實曾經30年沒摸過筆,生活重心全放在醫學研究領域。

日期:2018-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