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儲備幹部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儲備幹部共有168項結果
理財

月收入7.2萬、存款60萬...37歲不理財情侶對60歲退休的金錢觀矛盾:我們應該要買房嗎?

案例故事:小熱 (化名)和她男友在不同公司擔任行政人員,每月薪水3.6萬元,兩個人最近討論到60歲的退休規劃時,發現彼此的金錢觀念差很多…小熱認為買房才能保值 + 抗通膨,但小熱的男友認為,不動產的流動性太差,應該要投資金融商品才對。為了這件事,他們爭論了一番,但討論不出什麼結果,所以小熱特別邀請我來幫忙解惑。

日期:2022-06-25

科技

歡迎回家家樂福 數位管理守護十八般武藝同仁傳遞服務價值

家樂福在台灣至今已邁入33個年頭,用在地的心來培育零售專業人才,服務每一位顧客!家樂福宣示以成為全球食物轉型的領導者為公司願景,推廣每個消費者值得最好的影響力,同時連續六年獲得零售最佳服務奬。近年來,家樂褔努力建構讓顧客最滿意的零售生態圈(ecosystem),也在數位轉型年代,期許成為「最數位化的零售公司」,藉由數位技術提升顧客服務,讓工作夥伴學習數位技能、並善用數位工具提升管理效能和夥伴工作上不同的體驗。

日期:2022-05-10

產業動態

有上班就免費喝兩杯、還有福利儲蓄信託!星巴克全台徵才700人「要夥伴而不只是員工」

面對路易莎、Cama等本土連鎖咖啡業者來勢洶洶,統一集團旗下的國內咖啡龍頭台灣星巴克選擇正面迎戰,預告全台北中南東共54間門市,將於5月14日舉辦聯合徵才,一口氣釋出700個職缺,規模創下近年最大。

日期:2022-04-29

台股

力積電營收好股價卻下跌?曾在興櫃前重壓力積電大賺,60億操盤手告訴你:力積電操作心法

20220427編按:晶圓代工業者力積電(6770)董事長黃崇仁今(26)日上午在年度股東會上表示,力積電現有產能至少到2023年底都是滿載,所謂半導體成熟製程恐供過於求的說法大有問題,因為電源管理IC及車用晶片依然供不應求。力積電去年營收 656 億元、稅後純益 160.9 億元、每股純益 4.92 元的營運佳績。然而,儘管營收創新高、產能滿載,力積電股價卻一直不見起色,為什麼會這樣?36歲的股市隱者,曾任職國內前三大法人機構的海外基金部門,是部門中最年輕的基金經理人,管理高達2億美元部位,操盤期間績效為部門第一,年化報酬率超過30%!離職後成為全職投資人,目前個人年化報酬率30%以上。股市隱者曾看好並投資力積電,在它興櫃前4個月開始買進,從股價35元買到43元,平均成本約38元,占當時資產接近50%,已於力積電興櫃2個月後高點出清,獲利了結。股市隱者以力積電舉例,市場對股價有時候會過度解讀,個股的同一個特點,在股價漲時是優點,股價跌時就變成缺點了。

日期:2022-04-27

台股

他3年把300萬翻3000萬「從不停損」,踩到地雷股一次把錢賠光啟示:投資,最怕心態炸裂

投資有很多種方式,無論是價值投資、短線交易,甚至聽消息買股,最後能賺到多少錢,還是要回到心理素質。

日期:2022-04-26

台股

年化報酬率逾30%,他如何做到?60億操盤手傳授私房招式,找到「一直漲的股票」

編按:36歲的股市隱者,曾任職國內前三大法人機構的海外基金部門,是部門中最年輕的基金經理人,管理高達2億美元部位,操盤期間績效為部門第一,年化報酬率超過30%!離職後成為全職投資人,目前個人年化報酬率30%以上。該如何找到上漲超過30%的翻轉人生贏勢股?股市隱者認為,股價反映的是公司未來價值,股價一直上漲,代表公司不斷成長。成長的動力來自於趨勢,趨勢中的贏家——贏勢股,就是投資人要找的金礦。

日期:2022-04-26

焦點新聞

好市多、全聯帶頭加薪!調查顯示過半企業下季開始加薪 徵才月薪平均近40K

零售業者好市多、全聯近期傳出調薪,讓網友紛紛詢問有無缺人?調查顯示,其實有5成8的企業都有意在今年第2季加薪,創下4年新高;有3大產業徵才意願高,平均月薪落在37K。

日期:2022-03-24

傳產

一條毛巾就挑半年!寶成鞋王跨界開飯店的龜毛學:憑什麼讓一晚2萬元頂級旅宿,10分鐘就搶光

3月1日凌晨零點,製鞋大廠寶成前董事長蔡其建的新事業「寶元紀」旗下全新旅頂級旅宿溪山行館官網正式開放訂房,儘管每晚入住房價高達新台幣1萬6千元到2萬元,但短短10分鐘,近兩個月的客房就銷售一空。讓人好奇,為什麼這個從未有旅宿管理經驗的新品牌,能夠在剛開幕就創下好成績?

日期:2022-03-01

傳產

「客人買我的早餐,卻去超商買咖啡…」Q Burger董座砸重金買咖啡機,打破「早餐店沒有好咖啡」刻板印象

近年在台灣崛起的連鎖早餐店品牌Q Burger,近年積極打入咖啡市場,根據統計,光是咖啡一個品項,每月就可以賣出超過千杯,佔單店營收5%,也帶動整體餐飲營收翻倍成長。

日期:2022-02-10